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7年第5卷第7期

社区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研究社区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寻找相应防治对策,为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定上海市江浦社区402例脑梗死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脑梗死患者生活完全自理227例,占56。191例患者每周锻炼3次,占47。...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寻找相应防治对策,为开展社区慢性病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定上海市江浦社区402例脑梗死患者及其主要照顾者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结果 脑梗死患者生活完全自理227例,占56.5%,部分自理103例,占25.6%,丧失自理能力72例,占17.9%;143例伴有功能障碍,其中伴语言障碍52例,占36.4%,伴肢体功能障碍86例,占60.1%;191例患者每周锻炼3次,占47.5%,其中106例每次<60 min,85例≥60 min;曾接受社区康复治疗45例,占11.2%。结论 脑梗死患者的居家状况不良,社区康复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脑梗死;居家状况;调查;语言障碍;康复


    脑梗死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有关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的研究少见报道,我院对上海市江浦社区402例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行设计“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调查表”,内容为一般资料,生活习惯,诊疗情况,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功能等),康复训练情况等。采用逐个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402份。

    1.2  方法  402例脑梗死患者来源于上海市杨浦区江浦社区,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均神志清楚;其中男188例,女214例;年龄45~92岁,平均(67.1±11.4)岁,病程6个月~5年。

    2  结果

    2.1  合并疾病情况  脑梗死患者402例中合并高血压347例(86.3%),冠心病162例(40.3%),高血脂123例(30.6%),糖尿病98例(24.4%);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检查307例(76.4%),建立家庭病床27例(6.7%);配有专职陪护人员112例(27.9%)。

    2.2  药物治疗情况  坚持服药387例(96.3%),其中服用中成药如丹参、脑安、脑心通、血塞通等脑梗死防治药物375例,占96.9%,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药物154例,占39.8%,伴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坚持服用相关药物分别为151例(93.2%),251例(72.3%),93例(94.9%)和25例(20.3%)。

    2.3  日常生活能力  脑梗死患者生活完全自理227例,占56.5%,部分自理103例,占25.6%,丧失自理能力72例,占17.9%;143例伴有功能障碍,其中伴语言障碍52例,占36.4%,伴肢体功能障碍86例,占60.1%;有负性情绪278例,占69.2%,主要表现为情绪易激动、焦虑、有负罪感或无用感、自我否定等;191例患者坚持每周锻炼3次,占47.5%,其中106例每次<60 min,85例≥60 min,主要外出散步和参加社区健身活动。

    2.4  其他  曾在医院住院时接受过专业人员的康复指导,内容包括肢体、语言功能和ADL训练等51例,占12.7%;曾接受社区康复治疗45例,占11.2%;曾接受过针灸等理疗182例,占45.3%。

    3  讨论

    本组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生活部分自理和丧失自理能力占43.5%,多伴有语言、肢体等功能障碍,69.2%患者存在各种负性情绪,多数患者未进行康复训练或家庭设施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造,这些因素均不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和其家人都能够认识到康复训练的作用,有一定的康复意识,但缺乏正确的指导,只是靠家属或保姆进行有限的活动,训练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住院时的指导,或者患者在本小区内的运动器械活动场所进行自我锻炼,接受过针灸等理疗者45.3%,可见病人和家属对脑梗死后功能恢复的治疗是很积极的,同时也说明现在上海市的社区还没有形成真正广泛性的有组织的社区康复治疗服务网络。有研究认为,脑梗死患者在形成固定损害5年后仍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3~5]。所以社区康复指导的工作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脑梗死复发率较高,文献报道再复发率为4%~14%[6~8],再复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体格检查等,可使脑梗死的再复发率明显下降。本组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96.3%坚持服药,但多以丹参等中成药为主,从防治效果而言,多数药物缺乏大样本循证医学资料支持,而业已证实能有效防治脑梗死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服用者仅为39.8%,而76.4%患者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复诊,可能由于社区医师对此认识不足造成,因此对社区全科医师进行脑梗死防治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市目前采取的二、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到社区担当首席医师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医疗水平,尤其是慢性病的防治将起到一定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着“六位一体”的功能,尤其预防、保健、康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医疗制度改革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这些都为脑梗死的社区康复提供了基础,相信通过各方努力社区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必将有所改善。

 

【参考文献】
  脑梗死是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致残率和复发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1],有关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的研究少见报道,我院对上海市江浦社区402例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行设计“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调查表”,内容为一般资料,生活习惯,诊疗情况,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语言功能等),康复训练情况等。采用逐个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收回有效问卷402份。

1.2 方法 402例脑梗死患者来源于上海市杨浦区江浦社区,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的诊断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均神志清楚;其中男188例,女214例;年龄45~92岁,平均(67.1±11.4)岁,病程6个月~5年。

2 结果

2.1 合并疾病情况 脑梗死患者402例中合并高血压347例(86.3%),冠心病162例(40.3%),高血脂123例(30.6%),糖尿病98例(24.4%);定期到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检查307例(76.4%),建立家庭病床27例(6.7%);配有专职陪护人员112例(27.9%)。

2.2 药物治疗情况 坚持服药387例(96.3%),其中服用中成药如丹参、脑安、脑心通、血塞通等脑梗死防治药物375例,占96.9%,服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药物154例,占39.8%,伴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坚持服用相关药物分别为151例(93.2%),251例(72.3%),93例(94.9%)和25例(20.3%)。

2.3 日常生活能力 脑梗死患者生活完全自理227例,占56.5%,部分自理103例,占25.6%,丧失自理能力72例,占17.9%;143例伴有功能障碍,其中伴语言障碍52例,占36.4%,伴肢体功能障碍86例,占60.1%;有负性情绪278例,占69.2%,主要表现为情绪易激动、焦虑、有负罪感或无用感、自我否定等;191例患者坚持每周锻炼3次,占47.5%,其中106例每次<60 min,85例≥60 min,主要外出散步和参加社区健身活动。

2.4 其他 曾在医院住院时接受过专业人员的康复指导,内容包括肢体、语言功能和ADL训练等51例,占12.7%;曾接受社区康复治疗45例,占11.2%;曾接受过针灸等理疗182例,占45.3%。

3 讨论

本组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生活部分自理和丧失自理能力占43.5%,多伴有语言、肢体等功能障碍,69.2%患者存在各种负性情绪,多数患者未进行康复训练或家庭设施未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改造,这些因素均不利于患者康复。本研究发现绝大多数患者和其家人都能够认识到康复训练的作用,有一定的康复意识,但缺乏正确的指导,只是靠家属或保姆进行有限的活动,训练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住院时的指导,或者患者在本小区内的运动器械活动场所进行自我锻炼,接受过针灸等理疗者45.3%,可见病人和家属对脑梗死后功能恢复的治疗是很积极的,同时也说明现在上海市的社区还没有形成真正广泛性的有组织的社区康复治疗服务网络。有研究认为,脑梗死患者在形成固定损害5年后仍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功能恢复[3~5]。所以社区康复指导的工作有必要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脑梗死复发率较高,文献报道再复发率为4%~14%[6~8],再复发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体格检查等,可使脑梗死的再复发率明显下降。本组资料表明,脑梗死患者96.3%坚持服药,但多以丹参等中成药为主,从防治效果而言,多数药物缺乏大样本循证医学资料支持,而业已证实能有效防治脑梗死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服用者仅为39.8%,而76.4%患者定期到附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访复诊,可能由于社区医师对此认识不足造成,因此对社区全科医师进行脑梗死防治的培训显得尤为重要,上海市目前采取的二、三级医院专科医师到社区担当首席医师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对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体医疗水平,尤其是慢性病的防治将起到一定作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着“六位一体”的功能,尤其预防、保健、康复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医疗制度改革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这些都为脑梗死的社区康复提供了基础,相信通过各方努力社区脑梗死患者居家状况必将有所改善。


作者单位:200092 上海,上海市江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作者: 刘钧钧,李德康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