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1期

浅谈出入境检验检疫保健中心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工作规范一般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分为两种。一种为规定的预防接种: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对出境者前往某些烈性传染病的疫区或流行区要求的预防接种并持有有效的国际预防接种证书。...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一般出入境人员预防接种分为两种。一种为规定的预防接种:是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对出境者前往某些烈性传染病的疫区或流行区要求的预防接种并持有有效的国际预防接种证书。这类预防接种有黄热和霍乱;另一种为推荐性的预防接种:是检疫医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每周公布的疫情和出境者前往国家的疾病流行情况,推荐出境者接种相应的疫苗,保护出境者不受病原体的感染和发病。做好出入境人员的预防接种工作,要求医务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熟悉疫苗的性能,认真执行有关禁忌证的规定,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使免疫制剂安全、成功接种到人体。

    1  接种场所的要求

    (1)室内宽敞清洁,光线明亮,通风保暖。(2)准备好接种工作台、坐凳及提供受种者休息、等候的条件。(3)接种场所应当按照登记、健康咨询、接种记录、观察等内容进行合理分区,确保接种工作有序进行。(4)同时接种几种疫苗时,分别设置醒目的疫苗接种标记。(5)保持室内清洁,每天用有效的紫外线消毒,并做好消毒记录。(6)接种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戴帽子和口罩,双手要清洗干净。(7)在接种场所应公示疫苗的品种、作用、接种方法、免疫程序、禁忌证等。

    2  冷链设备的使用

    2.1  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的温度要求  (1)乙肝疫苗、冻干甲肝减毒活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菌体霍乱疫苗、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乙脑灭活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在2 ℃~8 ℃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2)麻疹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风疹疫苗、脊灰疫苗在-20 ℃~8 ℃条件下运输和避光储存。(3)黄热减毒活疫苗在-20 ℃条件下避光保存和运输,自干燥之日起有效期为2年,2 ℃~8 ℃保存和运输,则有效期为6个月。

    2.2  冷链设备中常用冰箱的使用  (1)冰箱内储存的疫苗要摆放整齐,疫苗与疫苗之间应留有1~2 cm的空隙,并按品名和有期效分类摆放。(2)冰箱门因经常开启,温度变化较大,门内搁架不宜放置疫苗。(3)每天记录冰箱内的温度及其运转情况。温度计应分别放置在低温冰箱冰柜的中间位置,普通冰箱冷藏室及冰冻室的中间位置,冰衬冰箱的底部及接近顶盖处。(4)使用冰衬冰箱储存疫苗时,注意应将卡介苗、脊灰疫苗和麻疹疫苗存放在底部,并将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和乙肝疫苗放在接近冰箱顶部,不可将冷藏保存的疫苗放在距冰箱底部15 cm内的地方,以免冻结。(5)储存疫苗的冰箱内禁止放置私人物品。

    3  核实接种对象

    (1)检疫医生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每周公布的疫情和出境者目的地国家疾病流行情况,推荐出境者接种相应的疫苗。(2)医务人员应核对受种者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及接种记录,确定受种对象、接种疫苗的品种。

    4  接种前告知和健康状况询问

    4.1  医务人员应当告知受种者所接种疫苗的品种、作用、禁忌、不良反应以及注意事项  告知可采取口头或文字方式。如黄热减毒活疫苗,是适用于进入或经过黄热病流行地区(包括非洲、南美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的人员,但小于6月龄的幼儿不得注射。皮下接种黄热疫苗后可刺激机体,10天即产生免疫力,用于预防黄热病,免疫力可持续18年以上,国际规程要求10年加强免疫一次。有发热及急性疾病患者;孕妇;有过敏史,尤其对鸡蛋过敏者;免疫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严重心、肝、肾等慢性病患者均不能接种本疫苗。还应尽量避免空腹接种。接种本疫苗后个别有发热、头晕、皮疹者需注意观察,必要时给予适当治疗。少数人注射后局部出现疼痛,一般可在1~3天内消退。医务人员有责任和义务让受种者对自己所接种的疫苗有一定的了解,而不是一无所知。

    4.1.1  严格掌握各生物制品的一般禁忌证与特殊禁忌证  正确掌握禁忌证,对防止严重反应或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1.2  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工作  提高受种者的自我预防知识。

    4.2  实施接种前  应询问受种者健康状况及是否有接种禁忌等情况,并如实记录告知和询问情况。

    5  接种场所疫苗管理

    (1)接种前将疫苗从冷藏容器内取出,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容器的次数。(2)核对接种疫苗的品种,检查疫苗外观质量。凡过期、变色、污染、发霉、有摇不散凝块或异物,无标签或标签不清,安瓿有裂纹的疫苗一律不得使用。

    6  不同疫苗的接种

    (1)2种灭活疫苗、1种灭活疫苗与1种减毒活疫苗或1种注射的减毒活疫苗与1种口服减毒活疫苗在同时接种时,一般不会产生免疫干扰或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以同时或任何时间在不同部位接种。(2)2种不同注射的减毒活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如未同时接种应间隔4周以上。(3)接种免疫球蛋白需至少间隔4周才能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2周后才能使用免疫球蛋白。

    7  接种操作

    7.1  医务人员  在接种操作前再次查验核对受种者姓名、性别、年龄、预防接种证、免疫接种申请表及本次接种疫苗的品种,无误后予以接种。

    7.2  皮肤消毒  (1)确定接种部位;(2)用75%酒精棉签由内向外螺旋式对接种部位皮肤进行消毒,涂擦直径≥5 cm,待晾干后立即接种。禁用2%碘酊进行皮肤消毒。

    7.3  疫苗的接种部位途径和剂量  参见国家药典的规定,对未收入药典的疫苗,参见疫苗使用说明书。

    7.4  接种时严格执行安全注射  (1)接种前方可打开或取出注射器具;(2)抽取疫苗时剂量一定要准确。剂量不足达不到免疫效果,过量则有可能加重不良反应或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3)在注射过程中防止被针头误伤;(4)注射完毕后,不得回套针帽,用截针器毁形后统一回收销毁。

    7.5  安瓿开启后  活疫苗超过30 min、灭活疫苗超过1 h未用完,应将疫苗废弃。

    8  接种记录和观察

    (1)接种后及时记录接种时间、疫苗的名称、剂量、接种部位及疫苗批号。(2)接种后,受种者应留观15~30 min。如有异常反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3)嘱受种者3天内注意保持注射部位的干爽清洁,不要饮酒、食海鲜及刺激性食物,避免劳累和激烈运动,以免增加反应或局部感染。(4)嘱受种者妥善保管好预防接种证书,以便出入境和到国外申请入托、入学、就业或医疗保险等时,能出示国际认可的有效证书。


作者单位:362000 福建泉州,泉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预防接种室

作者: 宋小梅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