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2期

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中药不良反应。中药及制剂。中药合理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些因用药不当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疑惑。比如比利时的减肥茶事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导致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尿毒症,被炒作为中草药肾病。...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中药不良反应;中药及制剂;中药合理应用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了一些因用药不当出现不良反应的事件,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与疑惑。比如比利时的减肥茶事件,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导致肾损害甚至发展成为尿毒症,被炒作为“中草药肾病”;又如日本将小柴胡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肝炎,且长期服用,结果出现了间质性肺炎。笔者现就怎样正确地认识中药不良反应以及产生的原因做一概述。

    1  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

    我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所有药品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中药也不例外。近年来,随着中药使用日益广泛,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的关注也在增强。虽然各方面都在关注中药不良反应,但是人们对其认识还普遍存在两大误区。

    1.1  中药没有或很少有不良反应,可以长期大量使用  传统西药(化学药品)的药品说明书上一般会将不良反应标记得比较清楚,中药说明书却很少甚至不标注不良反应。因此人们往往对西药的不良反应比较重视,而长久以来却普遍认为中药安全无毒、有益无害。在发掘中药宝库时偏重于宣传它的特色和疗效,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中药不良反应的存在。人们对天然药物有一种盲目的认识,认为凡是天然的就是安全的。其实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中药也一样,既有促进健康的正面效应——疗效,又有妨害健康的负面效应——不良反应。

    实际上,我国医药界很早就认识到了中药的不良反应。自古就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诸多医学典籍中也有大量关于不良反应的记载。在最早的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中载药365种,即按药物的毒性强弱、能否久服而分为上药、中药、下药。中医用药还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讲究相辅相成,相反相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和降低毒性。违反了辨证论治准则和药物配伍规律,就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1.2  使用中药后出现有害反应即为中药的不良反应  随着人们对中药不良反应认识的不断深入,出现了这样一种趋势:把原本不是中药不良反应当成中药不良反应,扩大了中药不良反应的范围。其原因主要有:(1)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混淆不清;(2)在判断用药与不良反应因果关系上缺乏证据,非专业媒体不负责任的炒作也起到了误导大众的作用;(3)非中医药专业人士对中药缺乏了解或有偏见。

    2  中药基础研究的薄弱,制约着对中药不良反应认识的深入

    由于中药主要来源于动植物,其成分极其复杂,以现有的科技水平,难以完全清楚每种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对中药的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及机制的研究较为困难。综合文献报道,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可以从中药本身的质量与临床应用两方面来概括。

    影响中药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原料和制剂两个方面。原料质量与药材品种、生长环境、生长年限、采收季节、炮制加工、储存条件等有关;制剂质量与制备工艺是否合理、质量标准是否合理、药品质量是否可控等有关。

    在临床应用方面,是否对症下药、复方中药的配伍是否得当、疗程的长短都影响了对不良反应的判断。中医用药讲究辨证论治,并因人、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中药的应用范围缺乏十分明确的界限,所含化学成分繁多,每一种化学成分常常含量较少,作用不够显著,其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正面或负面效应往往不很明显,易被忽略。由于这些原因,在中药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人们还未认识到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在认识中药不良反应方面:(1)要明确“是药三分毒”,既有为患者促进健康的一面,同时存在伤害健康的一面;(2)要掌握好中药不良反应的判断标准,不要人云亦云;(3)要重视中药及制剂质量,争取让优质、安全、经济的中药及制剂进入临床;(4)要重视中药及制剂的合理应用,在临床上不论是组方和应用成方都应首先辨明证候,因人、因时、因地选用,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单位:643010 四川自贡,自贡市中医院

作者: 张蘋,田 辉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