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3期

气管切开术320例的治疗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方法分析320例昏迷、胸部挫伤、呼吸道不畅患者的气管切开术治疗效果。结果320例中,200例成功拔气管套管,1周内死亡74例,36例因转上级医院未能拔管,5例管瘘周围明显感染,1例套管反复脱落数次,3例术后气管切开术区出血均床头重新拆线止血全部成功,1例并发皮下气肿。结论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非常重要,呼吸困难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昏迷、呼吸道不畅、下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的有效治疗方案,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方法 分析320例昏迷、胸部挫伤、呼吸道不畅患者的气管切开术治疗效果。结果 320例中,200例成功拔气管套管,1周内死亡74例,36例因转上级医院未能拔管,5例管瘘周围明显感染,1例套管反复脱落数次,3例术后气管切开术区出血均床头重新拆线止血全部成功,1例并发皮下气肿。结论 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非常重要,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时间越久,气管切开术越紧张,并发症越多,死亡率越高。分析原因是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时间越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越差,脑、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受缺氧和二氧化碳增高的损害性越大。手术效果就越差。

【关键词】  昏迷;呼吸道不畅;气管切开术

    颅脑外伤、中毒、脑出血等原因所致的昏迷、呼吸道不畅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如缺乏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我科从1990~2006年共行气管切开术320例,其中死亡74例,为提高气管切开术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现就诊治过程中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20例患者,男200例,女120例,年龄7~73岁。颅脑外伤180例,药物中毒100例,胸部挫伤18例,脑出血22例。

    1.2  手术方法  320例患者,302例采用平卧位,18例采用半卧位。术前充分垫肩,可将颈部拉直上提气管,充分暴露颈部,保持气管居中。浅昏迷及清醒者均采用局麻,用1%利多卡因在环状软骨下至胸骨上窝,颈前正中浸润麻醉,深度昏迷无需麻醉。在环状软骨下正中纵行切开皮肤2~2.5 cm,分离皮下、胸骨舌骨肌和胸骨甲状肌至正中线。显露甲状腺峡部,并将其向上推移,用甲状腺拉钩将甲状腺峡部向外上牵拉,纵行切开气管前筋膜1.5 cm,将气管前间隙脂肪组织稍作分离,显露气管环针刺抽吸确认气管后,纵行切开颈2~3气管环,用气管撑开器将造瘘口撑开,插入江苏省江都环球医疗器械厂生产的银质气管套管,缝合皮下及皮肤,将其固定于颈部。

    2  结果320例中,200例成功拔气管套管,一周内死亡74例,36例因转上级医院未能拔管,5例管瘘周围明显感染,1例套管反复脱落数次,3例术后气管切开术区出血均床头重新拆线止血全部成功,1例并发皮下气肿。

    3  讨论各种原因所致的昏迷以及胸部挫伤,患者因疼痛而抑制咳嗽反射致痰液滞留,并发肺部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旦出现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或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烦躁不安,行气管切开可有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3.1  关于气管切开的并发症  主要是出血、切口周围感染、皮下气肿、气胸、呼吸骤停。昏迷患者,咳嗽反射消失,痰液排出不畅,易发生肺部感染,故应加强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关键。应做到勤吸痰,吸痰时应轻柔,以防止气管损伤,勤滴药,给予气管温化,气管内给予抗生素及α-糜蛋白酶滴入,以防痰块阻塞,可有效控制切口感染及肺部感染[1]。内套管必须每4 h清洗、消毒。由于昏迷患者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液不易咯出,血氧饱和度降低,身体抵抗力弱,因脓痰及呼吸道分泌物从套管周围漏出,插管时间较长、异物刺激,故每天需清理套管周围1~2次并更换敷料。

    3.2  为了减少气管切开术后出血的发生应注意  (1)切口位置不要太低、分离要细致、尽量钝性分离,解剖面要清楚,层次要分明,止血要彻底,小动、静脉血管或大的渗血要做结扎或缝扎。切口过低虽不能损伤无名动脉等大血管,引起致命性的出血,但颈段部气管位置深在分离组织相对增多,扩大创面,增加出血机会也加大了损伤胸膜顶部引起气胸的风险。(2)术中随时触摸气管位置,当分离过深仍没有找到器官时,应松开拉钩,摸准甲状软骨后沿之向下重新分离。(3)甲状腺峡部稍做分离向上牵拉后,可暴露气管2、3环,气管前筋膜尽量不分离,直接挑切气管,以免术后形成皮下气肿或纵隔气肿,尽量不要损伤甲状腺包膜及其分配的动、静脉分支,否则导致术中渗血,结构不清[2]。

    3.3  术后发生脱管的原因  (1)套管选配不当,气管套管偏短,大小不合适。(2)气管切口过低;(3)颈部肿胀消退,颈部绷带没有及时调整,相对较松,套管固定不牢;(4)患者体形肥胖,颈部粗而短;(5)术中头部过度后仰,气管切口位置易偏低,当头位恢复正常时切口向下缩回胸骨后而脱管;(6)患者烦躁,体位变动,头部活动幅度大;(7)更换套管用力不当,套管弧度掌握不佳;(8)留鼻饲胃管时位置摆放不当,操作不细致。发生脱管时应积极抢救,在保持呼吸道畅通的前提下,尽快将脱出的套管准确无误地插入。操作时间不宜过长,动作应熟练、轻巧以免器官软骨环损伤致切口过大,刺激剧咳而发生大出血、呼吸骤停。

    3.4  皮下气肿发生  (1)手术不细致,解剖分离不清, 软组织分离过多;(2)气管切口过长或缝合过紧;(3)套管选配不当;(4)气管环切除过多;(5)拔管过早。

    3.5  手术时机正确掌握  气管切开的手术时机非常重要,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时间越久,气管切开术越紧张,并发症越多,死亡率越高。分析原因是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时间越久,患者对手术的耐受力越差,脑、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受缺氧和二氧化碳增高的损害性越大[3]。手术效果就越差,故笔者认为,凡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或胸部挫伤,考虑短时间内不能好转或治愈者,为治疗原发病创造条件应尽早行气管切开术。下呼吸道分泌物用吸引器尽量吸除,从而改善肺泡与气体交换,使血氧量增加,二氧化碳积聚减少,同时,术后不再用经咽喉部,而直接用气管切开处吸入,减少了呼吸道无效腔,改善了肺部气体交换,有利于脑、心、肺、肾等脏器功能的恢复,另外,气管内勤滴药、勤吸痰减少肺部感染。

 

【参考文献】
  1 马健,张明,牟善宇.气管切开体位器的制作与使用.中国耳鼻喉颅底外科杂志,2000,6(3):186.

2 毕晓红.用金属气管套管和塑料气管套管在临床应用的比较.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2,11(8):619.

3 黄东海,肖健云,赵素萍,等.气管切开术156例分析.临床耳鼻喉科杂志,2005,19(8):353-355.


作者单位:713500 陕西彬县,彬县县医院耳鼻喉科

作者: 徐科平,杜惠芳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