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4期

旁路搭桥治疗下肢动脉缺血 25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缺血的诊断方法和旁路搭桥的疗效。方法对25例确诊的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25例(100%)均获随访,最长2年,随访期间截肢1例,1例术后1个月人工血管有血栓形成,再次手术取栓,1例术后1年因患胃溃疡停用华法林,出现人工血管堵塞,再次行人工血管旁路搭桥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缺血的诊断方法和旁路搭桥的疗效。方法 对25例确诊的下肢动脉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肢体疼痛均减轻或消失,趾端溃疡术后3周痊愈,1例开放性截趾于术后 6周愈合。本组25例(100%)均获随访,最长2年,随访期间截肢1例,1例术后 1个月人工血管有血栓形成,再次手术取栓,1例术后1年因患胃溃疡停用华法林,出现人工血管堵塞,再次行人工血管旁路搭桥术。结论 下肢缺血行动脉旁路搭桥手术,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使大多数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从而挽救肢体或降低截肢平面。

【关键词】  下肢动脉缺血;旁路搭桥;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外周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的严重下肢动脉缺血发病率逐年增高。外科手术治疗的目的是重建患肢血液供应以救治缺血肢体[1]。我院 2006年 1月~2007年12月采用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旁路搭桥治疗下肢严重动脉缺血25例,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其中男14例,女11例。年龄最小50岁,最大80岁,其中60岁以上占68.4%。25例中病变累及单侧肢体20例,双侧肢体5例。伴随疾病:房颤5例,高血压冠心病10例,脑梗死1例,肾功能不全1例。

    1.2  诊断方法  全组患者均行下肢CT动脉造影(CTA)或磁共振动脉造影(MRA),结果显示动脉闭塞的部位为:腹主动脉-双髂动脉 1例,髂总动脉4例,髂外动脉5例,股动脉15例。股动脉病变最多,占60%。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所有切口均Ⅰ期愈合,肢体疼痛均减轻或消失,趾端溃疡术后3周痊愈,1例开放性截趾于术后 6周愈合。

    2.2  随访  出院后口服华法林抗凝,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3.0。本组25例(100%)均获随访,最长2年,随访期间截肢1例,1例术后 1个月人工血管有血栓形成 ,再次手术取栓,1例术后1年因患胃溃疡停用华法林,出现人工血管堵塞,再次行人工血管旁路搭桥术。并发症有心功能不全2例,急性肾衰竭1例和脑梗死1例,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

    2.3   围术期处理  手术开始时即应用抗生素,连用 5~7天。术后抗凝治疗 5~7 天,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2次/d;低分子葡萄糖酐500 ml,1次/d。密切观察患肢血运及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情况。术后第 10 天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了解移植血管通畅情况[2]。 

    3  讨论

    外周动脉狭窄与闭塞的常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糖尿病等,在CTA及MRA造影检查能真实直接地显示动脉闭塞病变,但动脉造影检查是血管疾病诊断的金标准。准确的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是选择动脉旁路搭桥重建方式的重要前提。

【参考文献】
  1 朱杰昌,罗宇东,朱理玮.股-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高危主髂动脉闭塞症的临床研究.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7,13(3):370-372.

2 刘继前,曹建春,游冬阁,等.缺血肢体血管旁路治疗的探讨.华中医学杂志,2007,31(3):161-162.


作者单位:161005 黑龙江齐齐哈尔,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血管外科

作者: 王世伟,张丽媛,李 虹 2008-6-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