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7期

前列腺癌患者诺雷德治疗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如何为前列腺癌患者更好地执行诺雷德治疗。方法总结4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的100余次诺雷德治疗护理经验。结果40例患者经过诺雷德治疗达到药物去势目的。结论在治疗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治疗过程中做好疼痛护理和预防出血护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如何为前列腺癌患者更好地执行诺雷德治疗。方法 总结40例前列腺癌患者进行的100余次诺雷德治疗护理经验。结果 40例患者经过诺雷德治疗达到药物去势目的。结论 在治疗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治疗过程中做好疼痛护理和预防出血护理。

【关键词】  前列腺癌 诺雷德 护理


    在欧美国家,前列腺癌是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位居第二。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平均约为2.41/10万人口男性,明显低于西方国家。但随着物质生活改善,人均寿命延长,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我国前列腺癌发病率明显呈上升趋势[1]。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重要部分,它能使进展期前列腺癌获得明显治疗效果[2]。内分泌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诺雷德(醋酸戈舍瑞林,zoladex)是一种LH-RH拟似物,用于治疗晚期前列腺癌能够达到与睾丸切除术相同的疗效[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04年1月~2006年7月,经病理诊断确诊为前列腺癌在本院进行诺雷德注射治疗3次以上的患者,建立患者个人资料档案,共40例。年龄61~92岁,平均76.4岁,其中大于80岁者12例,连续注射10次以上者有18例。32例患者为外科手术后,配合使用诺雷德治疗,8例患者为体检发现PSA升高,经前列腺穿刺病理确诊后,行诺雷德治疗。每次进行注射治疗由固定人员负责。

    1.2  注射操作方法  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仰卧位,松解裤带,双腿屈膝,暴露腹部皮肤,注射部位取两侧脐下腹前壁处,仔细检查该处皮肤有无破损、感染等现象,用5%PVP消毒皮肤,以注射点为中心直径约10 cm左右共2次。打开药物包装,取出内有醋酸戈舍瑞林缓释植入剂的注射器,认真检查药栓后除去针套及安全夹卡,无需排气。左手拇指、食指、中指提起患者腹部皮肤,右手拇指、食指在防护套管处握紧注射器,以小角度(30°~50°)进针,将针筒的活塞完全推入,注入植入剂并启动防护套管。

    2  结果

    注射期间,每月复查一次血PSA、血肝肾功能、血尿常规、X线胸片等以评价肿瘤是否发展。有8例患者在第一次或第二次注射后出现血PSA值较上次检验略有上升,但40例患者在第3次注射后血PSA值都下降至正常值以下即小于4 ng/ml,达到药物去势目的。1例患者注射十次后因肝功能异常,后改用抑那通继续治疗。8例患者在连续注射4~6次后,停止注射约1年发现血PSA升高(即大于4 ng/ml)连续3次,再次行诺雷德治疗。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当患者确诊罹患癌症,大多有明显的心理变化,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抑郁、焦虑等,有的甚至出现明显的精神症状[4]。诺雷德药物价格昂贵,在我国使用时间不长,患者对药物疗效了解不多,对执行治疗者技术存在不同程度的疑虑,尤其在初次注射时表现更为明显,患者及家属大多会试探性询问:“有没有别的患者在这里注射过此药物?”“你会不会注射?”等。为了消除患者的疑虑,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1)热情接待每位患者,像亲人一样给予患者同情与理解,耐心解释回答患者及其家属提出各种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为患者提供一个优美、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3)做好健康宣教。对那些文化程度高、性格开朗、对自己病情有所了解的患者,提供有关前列腺癌治疗、康复信息以及LH-RH拟似类药物的药理作用,让患者了解当前医学飞速发展,癌症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无瘤生存或带瘤长期生存的病例越来越多,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患者若对自己病情未知情,要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与家属统一口径,在治疗前解释要慎重。(4)尊重患者知情权,每次给药前,操作者自己检查后,并让患者及家属观察一下诺雷德植入剂,允许家属观看整个操作过程。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告诉患者,让患者心中有数,以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5)帮助患者赢得社会支持,加强对患者家属和朋友的指导,使患者得到家属和社会的关心、理解、尊重、帮助和经济支持,有助于减轻焦虑。

    通过上述护理措施的实施和熟练地操作技术,40例患者在接受1~2次注射治疗后,对医护人员信任度增加,对疾病的焦虑、恐惧心理明显减轻,能积极配合治疗。

    3.2  疼痛护理  诺雷德是一种可在体内逐渐进行生物降解的多聚缓释植入剂,置于一注射器中,针头相当于16号穿刺针粗细。在进行腹部皮下注射时引起疼痛程度比常规皮下注射大得多。1例患者因害怕粗针头,注射4次后改用抑那通皮下注射。

    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对20例患者分别进行一次先用0.5%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再进行药物注射(简称局麻法),另一次不做局麻直接进行药物注射(简称直接法),每次注射后立即评估注射引起的疼痛程度。

    3.2.1  疼痛判断标准  采用文字描述评定法(VDS),把一条直线等分成5段,每个点均有相应描述疼痛程度的文字,其中一端表示无痛,另一端表示无法忍受的疼痛,中间依次为微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非常严重疼痛[5]。每次注射前操作者向患者说明评估疼痛的标准,请患者按照自身疼痛的程度选择合适的描述文字。

    3.2.2  结果  将两次注射致疼痛程度比较见表1,经SPSS 11.0软件,χ2检验,P=0.692,没有显著差异。  表1  两种方法注射引起的疼痛程度比较 注:χ2=0.737,P=0.692

    3.2.3  在进行直接法注射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护理体会  注射前使患者精神放松,卧位舒适,腹部肌肉放松;注射时设法使患者对疼痛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可采用内在的如:让患者心里数数,默诵口诀,回忆一次有趣活动,愉快地聚会等方面;外在如:听音乐),可减少对疼痛的感受强度。但嘱患者不可说话,因为说话容易引起腹壁肌活动;进行注射时左手捏起腹部皮肤(可在皮肤消毒前试捏几次,在注射时左手拇指与食指中指要将皮肤捏紧),右手在进针时小鱼际触及注射部位周围的皮肤,达到绷紧皮肤的目的,进针速度快,以减少表皮痛觉神经末梢刺激。

    3.3  预防出血护理  因诺雷德注射针头粗,与一般注射不同的是注射时不需抽回血,因此注射后皮下出血发生几率比一般皮下注射要高。

    3.3.1  预防措施  注射前要向患者说明注射后可能会引起皮下淤血,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进针时避开腹部皮肤表面血管;在注射时当药栓注入皮下安全套下弹后,立即用两根干棉签按压注射点,按压力度以皮肤下陷1 cm为准,按压2 min,局部无渗血后贴无菌敷贴,再让患者或家属以食指指腹按压(再按压),以进针点为着力点,顺着进针方向按压力度逐渐减少,以防将药栓沿针孔挤出。按压3~5 min后,再检查敷贴确认无渗血,让患者离院。

    3.3.2  观察再按压按时间长短与皮下出血关系  在注射后5天左右,电话随访,了解注射部位有无淤血情况。在40例患者100次注射中,有3例患者各一次出现注射部位轻度淤血(面积小于2 cm×2 cm),其按压时间均少于3 min;1例患者当时注射后因有急事再按压不足1 min,未经同意便匆忙离院,出现重度皮下淤血(面积大于2 cm×2 cm);有1例患者再按压时间大于5 min,可出现2次轻度淤血,查阅病历得知患者长期服用肠溶阿司匹林,当将再按压时间改10 min后,未发生皮下淤血情况。因此在以后治疗中一般患者常规再按压5 min左右,服用抗凝药物或凝血功能异常者为10 min左右。

    4  讨论

    腹部皮下注射,临床最常见用于胰岛素、低分子肝素钠等药物应用,注射针头比较细,一般为5号或5号半。诺雷德腹部皮下注射,其药栓预置于一次性针筒内,注射针头相当于16号穿刺针头,长度约30 mm,因此与一般药物皮下注射相比,注射时引起的疼痛程度要大,注射后致皮下出血情况要多。在40例患者100多次注射中,通过采取上述护理措施,使患者疼痛程度减轻,皮下出血发生率减少。但对一些全身营养状况差,腹部皮下组织菲薄患者,感到注射困难,此类患者注射时进针速度不能太快致使疼痛程度增加,还有刺入肌肉及腹膜危险。另外根据药物说明上操作提示“在进针时,注射针头斜面向上,将注射针刺入脐下腹前壁处的皮下组织,直至防护套管触及患者的皮肤”可理解为将针头全部长度刺入腹部皮下组织,但临床每个患者腹部皮下组织厚薄不一,进针长度是否应该有所区别?其次在保证药栓不外漏前提下进针长度与药物疗效有无因果关系,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张晓亮,魏少忠.前列腺癌的治疗进展. 肿瘤防治杂志,2001,28(2):151-153.

2 沈周俊.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实用肿瘤杂志, 2002,17(4):226-228.

3 顾方六.现代前列腺病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 422.

4 李宇晴. 癌症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2(12):1081-1082.

5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2-53.


作者单位:310003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作者: 赵亚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