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8期

小儿哮喘的健康教育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小儿哮喘在正规有效的治疗下加以耐心细致、人性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护士针对不同的患儿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给予心理指导,治疗指导,预防过敏源的指导,出院指导。【关键词】哮喘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小儿哮喘在正规有效的治疗下加以耐心细致、人性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护士针对不同的患儿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给予心理指导,治疗指导,预防过敏源的指导,出院指导。让患儿及家长认识疾病,了解疾病的各种表现。采取相应的措施增加护患沟通减轻患儿的痛苦,减轻家长的负担,树立良好的护士形象。

【关键词】  哮喘 健康教育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我国儿童哮喘病总患病率0.9%~1.1%,最近有明显上升趋势。哮喘的发病机制极为复杂,尚未完全清楚,与免疫、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和遗传学背景密切相关。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6年8月~2007年8月收治支气管哮喘儿童56例,男40例,女16例,平均4岁,平均住院7天。经过细心周全的治疗和健康教育均达到满意的效果。

    2  健康教育方法

    2.1  患者评估  入院时,由主管护士了解患儿病情及家长对支气管哮喘的了解程度并详细记录评估效果。

    2.2  教育对象  患儿、患儿家长及长期陪护者。

    2.3  健康教育方式  根据不同年龄、家长不同的文化程度,选用不同的教育方式。采用个案教育、集体教育、画图教育。其中以个案教育为主。

    2.3.1  个案教育  入院后根据患儿病情及不同用药具体讲解,使家长掌握患儿的一切基本情况。

    2.3.2  集体教育  对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集中授课举行联谊活动,观看哮喘防治的录像片,讲解疾病知识,了解治疗的最新动态,交流经验体会。

    2.3.3  文字图画  向患儿及家长发放健康教育资料。使其清楚了解哮喘的发病机制、发病诱因、用药的注意事项,强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2.4  健康教育内容

    2.4.1  心理指导  哮喘是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引起气道高敏反应。儿童哮喘的预后较成人好。30%~60%的患儿可完全治愈。因此给予患儿及家长心理上的疏导和疾病知识的介绍,指导调整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同时避免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及时提供有效的治疗信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以良好的情绪接受治疗。

    2.4.2  治疗指导  告知患儿家长治疗原则为长期、持续规范和个体化治疗。采用口服,皮下注射,静脉滴注或吸入疗法等方式给药,其中吸入疗法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无侵入性损伤操作等优点。是目前国际上哮喘治疗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沙丁胺醇、普米克令舒、特布他林等。现临床常用高压泵雾化代替以前的雾化,其作用是药剂量小(2~3 ml),雾化颗粒小(4~5 μm),可达肺细支气管甚至肺泡,能快速有效的缓解气管痉挛,止痰化咳,特别是针对哮喘持续状态。每个新患者接受吸入疗法时,我们应耐心细致的讲解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让患者反复多次的练习,知道掌握正确方法。发作期治疗重点为抗炎、平喘,快速缓解症状,缓解期应坚持长期抗炎,避免诱发因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在药物使用方面应尽量使用不良反应少的,以抗炎药物为主导,尽可能少用或不用β2受体激动剂。

    2.4.3  预防过敏源,减少复发  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主要病因,非特异性刺激物(如灰尘、烟、化学气体、油漆、冷空气)、气候变化、剧烈运动、食物(如鸡蛋、花生和鱼虾)和药物(阿司匹林)均可能成为诱因。指导患儿及家长注意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物,不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病室定时通风换气,紫外线每日照射两次,有过敏物质时应采用脱敏疗法,达到免疫耐受,并杜绝再次接触过敏源。指导家长长期正确使用糖皮质激素,气雾治疗是康复的关键,其剂量应个体化,采用接受治疗方案。

    2.4.4  出院指导  出院前制订详细的指导计划。(1)按时劳逸结合,预防感冒,防止复发。(2)增强体质,预防感冒,防止复发。(3)控制过敏源,避免诱发原因,勿剧烈运动。(4)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担当帮助、支持、监督患儿完成整个治疗计划的重任。(5)建立医患联系卡,设计复诊计划,随时欢迎患儿及家长咨询或复诊,达到建立一个良好的长期的护患合作伙伴关系的目的。

    3  结果

    通过对支气管哮喘进行健康教育。患儿及家长对哮喘的知识掌握有了明显的提高,疾病顺利控制,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急诊次数,减轻患儿的痛苦及家长的经济负担,大大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与患者的交流增多,护患关系融洽,提升护士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与沟通技巧,得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论

    高质量的健康教育可以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取消偏见,有利于社会及患儿进一步认识护理工作。

    健康教育作为一项新技巧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需要我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总结自己的特色经验,形成一套简单而有序的工作程序,将健康教育贯穿于临床护理的全过程,在现代护理观的指导下,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水平,有针对性地、更好地实施健康教育。

 


作者单位:330003 江西南昌,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儿科

作者: 刘忠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