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9期

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体外冲击波碎石。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约4~5∶1,复发率高。我院2007年1~6月,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满意效果。随机分成2组,碎石加中药组(治疗组)58例,结石位置:肾结石21例,输尿管结石30例,膀胱结石7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辨证治疗

泌尿系结石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约4~5∶1,复发率高。临床表现为腰痛,痛势剧烈,甚则痛不欲生,有时有血尿、尿急、尿痛等症状,属中医之“腰痛”、“石淋”、“血淋”之范畴。我院2007年1~6月,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辨证治疗泌尿系结石,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94例,女22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16岁;病程最长者11年,最短2 h。随机分成2组,碎石加中药组(治疗组)58例,结石位置:肾结石21例,输尿管结石30例,膀胱结石7例;单纯体外冲击波碎石组(对照组)58例,结石位置:肾结石23例,输尿管结石29例,膀胱结石6例。所有病例均参照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符合治疗原则[1]。两组临床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卫生部1993年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有典型的病史和症状(患者有腹痛、腰痛、尿路刺激等症状,少数患者伴血尿);(2)有典型的结石体征;(3)辅助检查:经X线、超声、尿液检查等符合泌尿系结石诊断(结石横径、纵径均小于1 cm);(4)排除严重心、肾等其他疾病。

    1.3  治疗方法

    1.3.1  体外冲击波碎石  两组均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组采用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原则,急性疼痛者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同时进行中医辨证,碎石后口服中药治疗,若碎石效果差,1周后可再次碎石1次。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采用超声对结石进行定位,将震波聚焦后进行碎石,上尿路结石和下尿路结石均适用此疗法。禁忌:结石以下有尿路梗阻、妊娠、过于肥胖不能聚焦。治疗后有血尿、肾绞痛等并发症,若有较大结石存留,可引起梗阻,需进一步处理。

    1.3.2  中医辨证  有以下常见5种证型:(1)下焦湿热:此型临床最多见,病程相对较短,多见于泌尿系结石急性发作期伴感染者,以青壮年为主。患者多表现为腰腹绞痛,疼痛难忍,痛连小腹或向阴部放射,小便短数不畅,灼热刺痛,尿中带血,时夹砂石,余沥不尽,舌质红,苔黄或厚腻,脉濡或弦滑。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排石,方用石韦散加减:药用石韦30 g,车前子12 g,瞿麦12 g,冬葵子15 g,滑石30 g,榆白皮15 g,木通15 g,赤茯苓12 g,加金钱草30 g,海金沙20 g,鸡内金20 g。若腰腹痛明显加川楝子15 g,元胡15 g;血尿明显加大、小蓟各15 g,白茅根20 g ;湿重苔厚加苍术15 g,云苓20 g;热重口渴加黄柏10 g,蒲公英15 g;尿少加猪苓15 g,萹蓄20 g。(2)气滞血瘀:此型病程相对较长,常有明显的反复发作史。大多因多枚或较大结石,久滞于肾、输尿管未排除所致。患者多表现为腰痛反复发作,痛有定处,小便赤涩不畅,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治宜行气活血、通淋排石,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用熟地黄15 g,川芎8 g,白芍10 g,当归12 g,桃仁6 g,红花4 g,加金钱草30 g,海金沙20 g,鸡内金20 g。若血尿明显加大、小蓟各15 g,白茅根20 g。(3)肝郁气滞:此型多见泌尿系结石急性发作,病程相对短,多见青壮年,女性更多见。患者因情志抑郁,或多烦善怒,胁腹胀满痛或腰痛难忍,小便不通或通而不畅,苔薄或薄黄,舌红,脉弦。治以疏调气机,利水排石为主,方用沉香散加减:药用沉香1 g(冲服),石韦30 g,滑石20 g,当归15 g,橘皮15 g,白芍10 g,冬葵子15 g,甘草3 g,王不留行10 g,加金钱草30 g,海金沙20 g,鸡内金20 g。若腰腹痛明显加红花15 g,元胡15 g;呕吐加法半夏、生姜、竹茹各10 g。(4)阴血亏虚:此型多见于中老年,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素体阴亏血虚,或在失血、汗下太过之后,面色无华,唇甲不华,发色不泽,神疲懒言,饮食减少,腰部胀痛,小便量少灼热或小便不通,舌淡红,苔薄黄,脉弦细。治宜滋阴养血,通淋排石,方用四物汤加减:药用当归10 g,川芎8 g,白芍12 g,熟地黄12 g,加金钱草30 g,海金沙20 g,鸡内金20 g;若乏力纳差明显加黄芪20 g,党参15 g。(5)脾肾亏虚:此型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病程较长,部分可长达数年,病变由实转虚,肾功能均为不同程度的损害,患者多表现为面色无华,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小便淋沥,时作时止,舌质淡,脉沉细乏力。治宜健脾补肾,利水排石为主,中药方拟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莲子肉15 g,薏苡仁30 g,缩砂仁6 g,桔梗10 g,白扁豆15 g,白茯苓15 g,人参10 g,甘草3 g,白术15 g,山药15 g,加金钱草30 g,海金沙20 g,鸡内金20 g。

    以上各型经辨证加减每剂水煎3次,取汁500 ml,每日1剂,早中晚3次温服,服药时间一般10天,服药期间多饮水,多活动。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2]  (1)痊愈:症状全部消失,经X线、超声复查证实结石全部排出,无残留结石,尿常规检查正常;(2)有效:症状全部消失,经X线、超声复查,结石数量减少,体积缩小;(3)无效:症状减轻,但经X线、超声检查结石数量体积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结果见表1,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表1  治疗组治疗结果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注: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  随访  患者中医辨证治疗结合体外震波碎石,随访1年,其中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各1例复发,经再次治疗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无病情复发。

    3  体会

    泌尿系结石属祖国医学“石淋”、“血淋”、“腰痛”之范畴。大多由于多食肥甘酒热,以致湿热蕴积于下焦,复与尿中沉浊物互结,日积月累,逐渐结聚成块,小者为砂,大者为石,或湿热蕴结日久,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瘀热互结而成石;或湿热蕴结日久,病久伤阴,病久致虚,气机运行无力,蕴结于下焦而成石;或恼怒伤肝,气滞不宣,气郁化火,气火郁于下焦,膀胱气化不利,郁结成石。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我们应用止痛、止血、清热、化湿、通淋排石、行气活血、疏调气机、滋阴养血、健脾补肾等中草药通过辨证论治结合体外震波碎石可以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促进排石,使很多患者免受手术取石之痛苦,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那彦群.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8-307.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453.


作者单位:浙江永康,永康市中医院

作者: 胡安定,胡孟忠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