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年第6卷第9期

毒蕈中毒32例救治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毒蕈。中毒。救治毒蕈又称毒蘑菇,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常由于不少毒蘑菇与食用蘑菇不易区别而误食中毒。本院2006年6月~2008年7月共收治毒蕈中毒患者3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毒蕈;中毒;救治

毒蕈又称毒蘑菇,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常由于不少毒蘑菇与食用蘑菇不易区别而误食中毒。因目前尚无特异性解毒剂,病死率较高,给临床抢救工作带来很多困难。本院2006年6月~2008年7月共收治毒蕈中毒患者32例,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龄14~56岁。潜伏期为1~12 h,从服食毒蕈到入院时间为14~24 h。

    1.2  临床表现  所有患者均有头昏、乏力,其中以阵发性腹痛,频繁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同时伴肝功能损害,心肌酶谱升高者20例(其中4例入院时查即升高,另18例入院后48 h复查转氨酶、心肌酶谱明显升高),5例出现肾功能损害。血常规32例均有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心电图4例有窦性心动过速、心肌缺血。

    1.3  方法  本组入院后均给予综合治疗,包括加速毒物排泄,保护重要脏器、对症预防感染及支持治疗。具体方法:(1)导泻、灌肠(所有患者入院时距食毒蕈已超过12 h,故未催吐、洗胃);(2)大量补液,在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前提下利尿促进毒物的排泄;(3)应用青霉素、细胞色素C、辅酶A、维生素C加速毒素清除;(4)肾上腺皮质激素:地塞米松20~30 mg/d静滴;(5)无肝肾损害者给予肌注二巯基丙磺酸钠 0.25,每6 h一次肌注,症状改善后改为每12 h一次,连用5~7天;(6)对20例严重肝损害、心肌损害或有肾功能损害者行血液透析:1次/d,连续5天;(7)保肝治疗:促肝细胞生长素、苷力康;(8)支持治疗。

    1.4  结果  10例肝功能损害轻,无心、肾及神经系统损害患者经上述药物治疗后5~7天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16例患者有肝脏、心肌损害者经药物治疗同时行血液透析后25天肝功能、心肌酶谱恢复正常,随诊1个月患者无不适反应,复查上述指标皆正常。6例经抢救无效1~5天死亡。

    2  讨论

    目前已证实的毒菌有100多种,主要有黑菇菌、牛肝菌、毒蝇伞、白毒伞等菌种。毒菌中毒病例分为4种临床类型[1]:(1)胃肠炎型:几乎所有毒蕈中毒首先表现为胃肠炎;(2)神经精神型:主要有毒蝇伞、毒红菇,主要症状是精神兴奋、精神错乱或精神抑制等症状;(3)中毒性肝炎型:主要有白毒伞、毒伞等,此型病情凶险、变化快,死亡率高,可达50%~90%[2];(4)溶血型:主要为鹿花菌引起,主要症状是在1~2天内发生溶血性贫血。我院收治的32例患者中均有胃肠炎表现,22例为中毒性肝炎型,考虑为误食毒蕈中的白毒伞所致中毒,其主要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早期表现有胃肠道症状,有假愈期,2天后逐渐出现多器官损害症状。

    本组32例中死亡6例均为中毒性肝炎型,其中2例老年人同时饮用了白酒,加速了毒素的吸收,4例为14~18岁青少年,可能为进食量大及青少年对毒菌的毒素耐受性较低有关。治愈26例中,16例行血液透析治疗,说明采用血液透析可加强毒素的排泄,可提高毒蕈中毒的治愈率。巯基解毒药可与毒肽及毒肽伞相结合,打断其分子中的硫醚键,使毒素活力减弱,但此类药本身对肝肾功有影响,故肝肾功不全者慎用。青霉素与细胞色素C联合应用,它们与血清蛋白结合有较高的亲和力,可加速毒素的清除。激素具有抗毒、抗休克作用,对有中毒性心肌炎、中毒性肝炎、出血倾向者等适用。对毒蕈中毒肾功能衰竭、肝功能损害及时进行透析很重要。

    菌类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屡见不鲜,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故提醒食用菌类时应注意鉴别有毒菌,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及时洗胃以减少毒素的吸收,为后期综合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及时到有条件的县级以上的综合医院治疗,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97.

2 张文武.急诊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567.


作者单位:贵州德江,德江县人民医院

作者: 卓慧,张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