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1期

脾气虚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脾气虚证。临床。基础研究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水谷水海,气血生化之源,在脏象学说中居于独特的地位,而脾虚证是临床上多种疾病最常见的证候。因此,对脾虚证的研究一直是中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且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如D-木糖排泄率,已经成为脾虚证诊断的实验室指标。...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脾气虚证;临床;基础研究

 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水谷水海,气血生化之源,在脏象学说中居于独特的地位,而脾虚证是临床上多种疾病最常见的证候。因此,对脾虚证的研究一直是中医学基础与临床研究的热点之一,且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如D-木糖排泄率,已经成为脾虚证诊断的实验室指标。现将近年来关于脾虚证的研究做一个大致的综述。

    1  脾气虚证的临床研究

    1.1  脾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脾居腹中,经脉连胃,故互为表里。脾与胃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精微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转输。因此,脾、胃合称为“后天之本”。而脾的这些功能,被称为“主运化”。正如《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脾转输之精微,上输心肺,变化为营血,所以脾既是血液化生之源,同时有统摄血液之功;此外,脾主升清阳之气;主运化水湿而喜燥恶湿;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主肌肉与四肢。

    1.2  脾气虚证的病因病机  引起脾病的原因有:饥饱无常,暴饮暴食,直损伤胃肠;饮食习惯不良,过于偏食,致精微化源不足,脾胃生机不振;饮食不洁,恣食生冷,或过食辛辣、肥甘之品,可损及脾之阳或耗损脾之阴,此外脏腑之虚损相互影响。其他脏腑病损,累及脾病者亦常见。如肺气虚衰,致脾气虚;肝气郁结,肝木横逆克土,久则成肝郁脾虚等。

    1.3  脾气虚证的临床表现  脾气虚证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并见全身气虚之症状,如肢体倦怠,少气懒言,舌淡,脉弱等。若脾脏既损,“不能输运,则气血精神由此而日亏,脏腑脉络由此而日损,肌肉形体因此而日削。故有怠惰嗜卧,四肢无力,面色痿黄,食亦消瘅,肿满泄痢之病生焉。经云:三损于肌肉,肌肉消瘦,饮食不能为肌肤(《明医指掌·脾胃证》)”。

    1.4  脾气虚证的证候特征研究  对于脾气虚证的证候特征研究相对较少,主要研究有:梁俊雄等[1]在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门诊观察了1 564名患者中有407人诊断为脾虚证,达26.02%,进一步分析脾虚证诊断贡献率较大的症状有:食欲减退(22.79%)、食后腹胀喜按(18.33%)、面色萎黄(17.99%)、肌瘦无力(17.04%)、大便溏泄(12.19%)、神疲乏力(5.89%)、少气懒言(4.61%)、五心烦热(2.26%)、舌淡苔润(1.89%)、脉沉微迟(1.33%)、全身或局部畏寒肢冷(1.38%)等11个。刘士敬等[2~5]从北京市几家重点的中医院提取了868例临床住院病例,进行诸多诊断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以抽样分析的方法归纳目前脾气虚证大概的共性特点:(1)病例取自1988年以后即从中医规范化研究工作以来,有较统一的诊疗标准。(2)病种广泛,见于妇、儿、内、眼、皮肤等科的129种病症。(3)观察标本数量大,共计868例。(4)提取的868例各科患者的病例数的比例按1991年中日友好医院各科病例的比例,如内科占37.1%,妇科占27.4%, 儿科占21.4%,外科占13.4%,皮肤科占2.1%,眼科占2.7%。(5)在诸多诊断因素的回归分析中,为使脾气虚证与其他证型鉴别诊断,所选脾气虚证的病例尽可能选择单纯性脾气虚证型。研究结果表明,脾气虚证常易出现的临床表现有: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肠鸣、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舌淡胖嫩、口淡无味、面色萎黄、食后困顿、浮肿、唇色淡、慢性出血、虚脉类、四肢乏力、脘腹隐痛、消瘦及低热等。

    2  实验研究

    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的功能综合单位,它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神经、免疫、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的部分功能。脾虚证开展研究的四十年以来,学者们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从消化、免疫、神经内分泌、血液循环、分子生物学等多个角度与层次,对脾虚证的本质进行研究与探讨。

    2.1  脾气虚证与消化吸收功能  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脾与消化系统关系最为密切。许多实验结果表明,胃肠道运动功能、胃肠内分泌细胞、胃肠道激素、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改变,均是脾虚证发生的病理机制。如李庆明等[6]观察了脾虚胃痛患者胃黏膜的超微结构后发现,脾虚证患者G细胞分泌功能低下,餐后血清胃泌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杨维益等[7]对30例脾气虚证患者进行了胰腺外分泌功能的测定。结果表明,发生脾气虚证时,血清淀粉酶及其胰淀粉酶同工酶、胰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且胰淀粉酶同工酶活性下降的幅度与脾气虚证的程度具有相关性。提示胰腺外分泌功能的降低是脾气虚证发生的病理机制之一。

    2.2  脾气虚证的免疫学研究  中医学认为脾旺则不受邪。脾虚气血生化不足,导致免疫力下降。贾军等[8]发现脾虚大鼠血浆丙二醛(MDA)升高,尤其是红细胞膜MDA升高,可以严重影响红细胞膜上存在的具有免疫黏附活性的多种受体的活性,引起免疫下降。章梅等[9]用酶标免疫法测定,发现脾虚患者血浆纤维结合蛋白(血浆Fn)和吞噬细胞功能下降,且二者呈高度相关。章梅等还指出脾虚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提示脾虚时白细胞黏附作用减弱。刘玉生等[10]用ANAE法测定脾虚小鼠外周T细胞百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根据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可分为Th、Ts、Tc、Tm等亚群,其中对Th、Ts调控免疫应答意义重大。万集今等[11]对脾虚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生周期和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BrdU+)在脾脏内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发现脾虚小鼠细胞周期异常,S期细胞减少,脾中Brdu+细胞数目低于正常,脾结缩小,帽状区IgM+B细胞基本消失,表明脾细胞DNA及IgM合成不足,B细胞增生能力下降。

    2.3  脾气虚证与神经内分泌研究  研究发现,脾虚时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会发生紊乱。劳绍贤[12]通过对脾虚时唾液淀粉酶活性、胃电、乙酰胆碱、血真性胆碱酯酶含量、皮肤电位、尿VMA、多巴胺β羟化酶、大脑皮层诱发电位和血环核苷酸含量等的改变进行总结,提出脾虚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1)交感神经功能偏低,副交感神经功能偏亢;(2)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应激能力低下。胃肠道被认为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它不仅能分泌各种消化液完成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而且能分泌许多胃肠激素调节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的生理功能。近年来学者对脾虚证胃肠病模型动物血浆的胃肠没找到如胃泌素、胃动素、血管活性肠肽、神经降压素、P物质和β-内啡肽等做过许多的研究,但结果不尽相同[13,14]。总体认为,脾虚时胃肠激素的分泌呈紊乱状态。

    2.4  脾气虚证与微循环系统及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  中医理论认为“脾统血”,若脾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或统摄无权,血溢脉外,均可因虚致瘀。强调脾虚在瘀血形成中有一定作用。这说明脾虚与微循环系统、血液流变学有一定的相关性。贾钰华等[15]对70例脾虚证及脾虚兼证患者甲皱微循环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后发现,微血流速度减慢,可出现红细胞聚集及管拌周围出血、管拌交叉和畸形增多、清晰度下降。血液流变学改变的特点为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增高、血沉增快、血小板聚集率增高,而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等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2.5  脾气虚证与微量元素含量关系的研究  微量元素是人体多种酶的组成成分及激活因子。它们源于先天,属水谷精微之气的一部分,又赖后天脾胃的运化而不断充养人体。若脾虚,势必影响微量元素在体内的吸收、分布、排泄,从而导致血清及骨骼肌中微量元素分布的异常。张立德等[16]对脾气虚家兔骨骼肌微量元素的变化进行了测定,发现骨骼肌中钾、钠、铜的含量减少,而铁、钙、锌的含量增加。马建伟等[17]观察了40例脾气虚证患者,结果发现血清中锌与铜含量下降(P<0.01),铜锌比值下降(P<0.01),血清镁有升高倾向。提示脾气虚存在着微量元素代谢的异常,其含量的变化与中医脾虚证有一定关系。

    2.6  脾虚证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目前,从分子水平对脾虚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信号传递和基因表达等方面。刘晓颖等[18]研究发现,脾虚证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癌基因p53表达异常。刘素梅等[19]研究发现加味四君子汤可升高脾虚大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王肃等[20]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利血平脾虚证大鼠模型大脑皮层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发现筛选出两张芯片上4 096条靶基因中,脾虚证模型基因差异表达一致的基因145条,占检测基因的3.45%,其中已知基因表达上调的有27条,表达下调的20条。罗云坚等[21]采用cDNA芯片技术, 对脾气虚证外周血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谱进行了研究,分别比较脾气虚证慢性胃炎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同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脾气虚证慢性胃炎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CD9 、CD164 、PF4 、RARB 基因表达下调, IGKC、DEFA1、GNLY基因表达上调。结论脾气虚证发生有免疫相关基因组学基础。   

    2.7  脾气虚证与唾液的关联性研究  国内学者利用现代研究方法探讨了唾液的流率、唾液淀粉酶活性、唾液的免疫功能等多个方面与“脾病”(即脾脏证候)之间的联系[22~25],以期探讨“脾主涎”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可为脾脏证候的客观化辅助诊断方面所有发现。陈德珍等[26]研究报道健康人组、脾阴虚组及肾阴虚组唾液流速分别逐次下降,且各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单位时间内唾液溶菌酶含量,脾阴虚组、肾阴虚组均较健康人组低,且有显著性差异,而脾阴虚组与肾阴虚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孙理军等[27]研究发现大鼠脾虚模型唾液腺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唾液溶菌酶值与正常大鼠比较明显升高,提示:大鼠脾虚证与唾液免疫具有一定的关系。何羿婷等[28]通过临床症状的观察及唾液淀粉酶活性的检测,行消化系统及非消化系统进行多系统脾虚证的同步观察,以了解脾虚证某些检测指标的特异性及不同系统脾虚证的共同特点。共观察了正常对照18例及3个系统10个病种共43例病例,各组分别同步观察淀粉酶活性及D-木糖排泄率,结果表明脾虚患者在安静状态下酶活性较正常人显著为高(P<0.05),酶活性比小于1。脾虚证多系统间各指标的两两比较表明,唾液淀粉酶活性均无显著性差异。

    3  存在问题

    随着脾气虚证研究的不断深入,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表现为:(1)脾虚证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较少;(2)实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存在不足。目前研究主要停留在简单理化检测、单个蛋白质的水平,研究内容相对单一,存在着低水平重复,研究深度不够,缺乏多指标同步监测研究等。因此,应加强对脾虚证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从中医理论出发,立足临床实际,将整体与局部、微观与宏观紧密结合,引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寻找有代表性的并具有内在联系的指标群,是脾虚证客观化、标准化研究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梁俊雄,吴永毅,罗丹峰.脾虚证计算机量化诊断的探索.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14(4):229-232.

2 刘士敬,林佩冲.中医各系统病证脾气虚证诊断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6,3(1):9-12.

3 刘士敬,杨维益,朱倩.中医妇科病证脾气虚证型量化诊断标准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7,24(6):246-247.

4 刘士敬,杨维益.中医内科脾气虚证型量化诊断标准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6,23(5):195-197.

5 刘士敬,杨维益.中医儿科病证脾气虚证型量化诊断标准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6,23(7):293-295.

6 李庆明,吴交芳,吴金浪,等.脾气虚证壁细胞线粒体G细胞分泌颗粒与血清胃泌素、胃粘膜SOD、MDA的变化.中山医科大学学报,1999,16(1):45-48.

7 杨维益,梁嵘,陈家旭,等.脾气虚证与胰腺外分泌功能关系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7):414-416.

8 贾军,曲瑞瑶,章敏,等.实验性脾虚大鼠红细胞的MDA含量变化.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3(2):78-79.

9 章梅,夏天,南耕,等.脾虚患者血浆纤维连接蛋白和巨噬细胞功能的变化.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5):36-37.

10 刘玉生,徐复霖,胡石伟,等.脾虚小鼠的免疫状态及健脾益康丸对其的影响.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1,3(6):36-37.

11 万集今.实验性脾虚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周期和免疫细胞化学的研究.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4,3(2):116-122.

12 劳绍贤.脾虚证候的现代研究概况.新中医,1985,9:49-53.

13 金敬善.胃肠道激素的研究进展及其与中西医结合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学杂志,1993,1(1):63-65.

14 吴玉生,王凤香.神经降压素对胃肠病患者脾气虚证形成的作用.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学杂志,1998,6(4):253.

15 贾钰华.脾虚证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同步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91,26(7):315-317.

16 张立德,周维贤.脾气虚家兔肌电图和骨骼肌微量元素变化的实验研究.辽宁中医杂志,1995,22(8):378-379.

17 马建伟,郝刚,李江.脾气虚证与血清锌铜镁关系探讨.浙江中医杂志,1990,25(10):471.

18 刘晓颖,陈小野,李卫红,等.CAG证病结合模型胃粘膜病理和癌基因表达研究.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2):31-34.

19 刘素梅,曲瑞瑶,王伟,等.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窦部SP、VIP、CGRPH含量的研究.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8,19(2):105-108.

20 王肃,陈小野,邹世洁,等.利血平脾虚模型大脑皮层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初步研究.中医药学刊,2003,21(9):1512-1515.

21 罗云坚,修宗昌,黄穗平,等.脾气虚证免疫相关基因组学机制初探.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5(4):311-314.

22 李怀东,孙理军.涎、唾与脾肾的免疫相关性研究.现代中医药,2004,1:8-9.

23 余华,郑闵琴,王文莉,等.麦粒灸对脾虚泄泻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及血浆中分子物质含量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1):65-67.

24 刘晓秋,梁幼雅,贾晓林,等.脾虚证患者唾液淀粉酶活性变化与一氧化氮相关性的初步探讨.中药药理与临床,2002,18(4):45-47.

25 潘文奎.脾主涎的生理病理及实验研究的探讨.辽宁中医杂志,1993,2:45-47.

26 陈德珍,魏睦新,顾宇春.脾、肾阴虚证病人唾液溶菌酶和唾液流速测定及分析.江苏中医,1996,17(11):42-43.

27 孙理军,张登本,李怀东,等.大鼠脾虚模型的唾液免疫学研究.陕西中医,2004,25(7):665-666.

28 何羿婷,许鑫梅,劳绍贤.多系统脾虚证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5,12(1):16-20.


作者单位:北京,总装备部后勤部亚运村门诊部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