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3期

泛影葡胺诊治黏连性肠梗阻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泛影葡胺对黏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以及手术时机选择的价值。方法将2000年9月~2006年8月收治的93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均于胃肠减压后60min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40ml加生理盐水40ml,夹闭胃管2h后继续胃肠减压。结果74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手术治疗19例,全组病例均获治愈。结论早期应......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泛影葡胺对黏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以及手术时机选择的价值。方法 将2000年9月~2006年8月收治的93例黏连性肠梗阻患者均于胃肠减压后60 min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40 ml加生理盐水40 ml,夹闭胃管2 h后继续胃肠减压。分别于4、8、12、24、48 h摄X线腹平片,系列观察造影剂是否到达结肠。结果 74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手术治疗19例,全组病例均获治愈。结论 早期应用泛影葡胺可以较早判断肠梗阻程度以及是否需行手术,且泛影葡胺对肠梗阻也有治疗作用,泛影葡胺在黏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适用、安全、廉价、方便性,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关键词】  泛影葡胺;黏连性肠梗阻

黏连性肠梗阻在腹部外科临床中较为常见,如贻误诊治,可导致肠坏死、肠穿孔,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手术时机的选择是临床医生的最大困扰,选择一种简便、安全、经济的方法,建立一个标准以指导基层医生是临床需求。我院应用泛影葡胺诊治肠梗阻效果良好,现总结资料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0年9月至2006年8月我院共收治黏连性肠梗阻93例,住院2次9例,住院3次4例。男52例(55.9%),女41例(44.1%);年龄16~86岁,平均48.5岁。本次发病至入院时间1~7天。38例既往有过多次肠梗阻发作病史。88例有腹部手术史(94.6%),其中各类阑尾炎手术史61例,胃手术史12例,胆囊手术史11例,宫外孕手术史4例。

    1.2  临床表现和诊断  所有患者均有腹痛,87例表现腹胀,69例出现呕吐,83例肛门停止排气或排便。其中11例在入院时或非手术治疗过程中出现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炎体征;8例住院期间非手术治疗中发生肠绞窄。绞窄原因分别为肠黏连和肠扭转2例,黏连索带压迫6例。所有患者摄X线腹部平片,均提示不全性或完全性肠梗阻。所有患者住院期间行多次X线腹部平片检查。所有患者入院后在留置胃管、胃肠减压60 min后,经胃管注入76%泛影葡胺40 ml加生理盐水40 ml,夹闭胃管2 h后继续胃肠减压。分别于4、8、12、24、48 h摄X线腹平片,系列观察造影剂是否到达结肠。如能到达,预计肠梗阻可经非手术治疗缓解。

    1.3  治疗  8例因非手术过程中发生肠绞窄,11例因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而中转手术。其余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的综合治疗措施,包括禁食、胃肠减压、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感染和经胃管注入泛影葡胺。74例经非手术治疗缓解。手术治疗19例,包括单纯黏连索带松解9例,黏连分离+肠扭转复位3例,黏连分离+坏死肠段切除7例。

    2  结果

    全组病例均获治愈。其中手术病例中,2例单纯肠黏连松解者,分别于术后第7天和第11天又发生肠梗阻。再次手术切除黏连成团的肠段后治愈。

    3  讨论

    黏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疾病。主要由腹部手术或感染引起,其中以发生于腹部手术后最常见。对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出现腹痛等肠梗阻临床表现,结合X线腹部平片,诊断多无困难,关键是治疗方法的选择。传统以来,对单纯的黏连性肠梗阻多主张非手术治疗。但在非手术治疗中转手术的时机与指征的掌握上,对基层医生有一定的难度。建立一种方法或标准有着迫切的需求。黏连性肠梗阻的非手术治疗方法中,笔者认为口服泛影葡胺对黏连性肠梗阻也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泛影葡胺是水溶性造影剂,在肠梗阻急性期应用无禁忌。对黏连性肠梗阻,尤其高位肠梗阻者,口服泛影葡胺不仅有助于明确梗阻部位和性质,帮助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同时利用泛影葡胺高渗作用,增加肠道内液体,稀释内容,刺激肠蠕动,促进梗阻部位以上的肠内容通过梗阻部位,使部分肠梗得到缓解而起到治疗作用[1,2]。笔者常用方法为口服76%泛影葡胺40 ml加生理盐水40 ml后,摄立位X线腹平片,动态地观察造影剂在胃肠道的排空情况。本资料中通过口服泛影葡胺后,15例明确为完全梗阻,继续观察24 h以上症状未缓解而中转手术。74例服药后动态观察发现有部分造影剂进入结肠,明确为不全肠梗阻,12 h内排解大量水样便后腹痛得到缓解。由于黏连性肠梗阻患者临床常先选择非手术治疗,以致出现肠绞窄、腹膜炎。或经较长时间的非手术治疗症状不能缓解时,始考虑手术治疗。因而手术指征和手术时机的掌握常给临床带来困难。尤其缺乏手术条件的基层医院,临床医生更过分依赖非手术治疗,容易导致病情的延误。通过观察记录造影剂是否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结肠,可用来预测保守治疗是否能够成功。如果显示为完全性肠梗阻,应立即手术治疗。不完全梗阻则应继续保守治疗,这些患者基本都能得到缓解。本组患者应用泛影葡胺后只有少数发生呕吐,必要时应用胃复安后加以补充,并无其他不良反应。笔者认为,泛影葡胺在黏连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中具有适用、安全、廉价、方便性,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姜从桥.经口服泛影葡胺对粘连性小肠不全梗阻疗效的前瞻性研究.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9,19(1):666.

2 Choi HK,Chu KW,Law WL.Therapeutic Value of Gastrografin in Adhesive Small Bowel Obstruction After Unsuccessful Conservative Treatment.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Trial.Ann Surg,2002,236(1):1-6.

(本文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100013 北京,北京市和平里医院外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