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3期

高原地区血凝检测的影响因素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血凝检测。高原地区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作为反映机体凝血机制的筛选试验,已成为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作为血凝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在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抗凝治疗的监测,术前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近年工作就止凝血检测所存在的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血凝检测;高原地区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作为反映机体凝血机制的筛选试验,已成为临床常规检验项目,作为血凝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在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抗凝治疗的监测,术前检查中具有重要作用。笔者结合近年工作就止凝血检测所存在的问题谈点个人看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标本

    笔者认为此项最为重要,最难把握。

    1.1  采血技术  (1)患者应处于平静状态。因为情绪紧张,剧烈运动会激活或干扰血小板、凝血因子和纤溶酶原等成分。(2)患者应空腹。进餐后,血中的乳糜微粒等将对血凝试验结果造成干扰。(3)采血前不应拍打采血部位,必须做到“一针见血”,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发生溶血。因为组织液中会有丰富的因子Ⅲ,可激活外源性凝血途径,加速凝血酶原的消耗,使试验结果偏低。(4)压脉带不应扎得太紧,压迫时间不应过长。压力大及束缚时间过长可影响局部血液的浓缩和内皮细胞释放t-PA,后者可引起纤溶活动增强。(5)采血速度要适当,若太快易产生气泡,使纤溶蛋白原、因子Ⅴ、因子Ⅲ变性。因此,现已普遍使用定量真空采血管。(6)采血后要立即与抗凝剂混合,但不要用力震荡。(7)采血顺序对试验结果也有影响。采多管血样时,血凝试验标本应取第一管。

    1.2  标本运输、保存  标本应随采随测,如需运输,标本应在室温下运送,因低温会损伤血小板活化因子使PT、APTT结果降低,血浆标本原则上应立即检测,不能完成4 ℃冰箱保存,24 h内完成。-20 ℃保存标本需1周内完成,否则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1.3  抗凝剂的选择  根据ICSH及ICTH推荐0.109 mol/L的枸橼酸钠,作为凝血因子检测的首选抗凝剂。因枸橼酸钠对Ⅴ、Ⅷ因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因不受肝素影响还适用于接受肝素治疗的病人的监测。

    血液与抗凝剂的比例必须相当准确,应按9∶1比例混合,抗凝剂只对血浆起作用,如抗凝剂加入不准确和由于贫血或红细胞增多症血浆量的变化而引起抗凝剂在血浆中绝对含量改变,进而影响试验结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当HCT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时,应用计算公式随时调整抗凝剂的用量,以保证抗凝剂有血浆中的绝对含量不变。公式:抗凝剂用量(ml)=0.00185×全血量(ml)×(1-HCT%),因我区高海拔的影响,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较为常见,HCT相对增高,此公式在工作中经常使用。

    2  试剂

    2.1  试剂的选择  试剂的选择一方面要根据所用检测仪器的类型,另一方面要根据试验检测目的选择对其敏感的试剂。如APTT试验时所用的活化剂不同,对血内肝素狼疮抗凝物质及因子Ⅷ、Ⅸ缺乏症的敏感性也不同,所以要根据检测项目来选择不同活化剂的APTT试剂,为了试验结果便于比较和估计抗凝剂疗效或指导用药,最好选择INR报告方式,因此,选择试剂应标有ISI值,理论上ISI值越接近1.0越好,ISI值的高低决定INR的精度,也决定了试剂的质量。

    2.2  试剂的使用及保存  试剂在使用时应严格按说明书操作。试剂复溶剂一般为蒸馏水,注射用水及pH 6.0~7.0去离子水,如复溶剂pH值增高会使凝固时间延长,若水质混浊表明有污染或钙离子存在,含有保护剂抗生素抗体或其他添加剂的水,不能用于试剂的复溶剂。复溶剂后的试剂不能反复冻融,不用时应加盖并保存在2 ℃~8 ℃;所有试剂均应在有效期内使用。试剂使用中要避免交叉污染。

    2.3  正常对照血浆  制备:采集20份以上,年龄在18~55岁间的健康男女个体,删除服药者,须在平静状态下采血。血液经抗凝离心后,分离血浆等量混匀,分装小瓶,建立本实验室的正常对照。

    3  仪器设备

    仪器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凝血仪要放在避光、透风的室内,并且要保证室内温度控制在约25 ℃,开机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看是否有异常,做好保养和维护,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半自动仪器使用的移液器应注意定期校正。每次检测之前,应先检测参比血浆或质控血浆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技术

    许多试验的失败都是因为技术失误所致。操作技术、试剂、温度和pH值的轻微改变即可引起结果差异。凝血试验是一系列的酶反应,每个试验都有自己的最佳条件,因此要严格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不得轻易更改。

    试验前,应检查标本有无溶血、黄疸、混浊和凝块。由于红细胞膜含有磷脂,其促凝活性和血小板第Ⅲ因子类似,所以溶血标本可使APTT时间缩短。标本中出现凝块,不论大小均会干扰检测结果,对于这类情况应重新采集标本。在加样过程中除保证样品量的准确外,还应保持加样器与反应杯垂直,加样动作要稳、准、快,既要让感应器充分接触,又不能停顿时间过长。测定过程中应保持反应杯的清洁,防止外异物掉入比色杯。

    由此可见,血凝试验的结果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上述分析的影响因素外,季节变化以及饮食因素等都对凝血试验有影响,笔者认为在高原地区,最重要的是要掌握好标本的加样量,只有结合患者的血HCT结果,计算出正确的加样量,才能尽可能避免不利因素的干扰和错误的解释。

    (本文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850003 西藏,西藏军区总医院检验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