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3期

改良入路内固定植骨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入路对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跟骨外侧切口的改良入路进行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植骨内固定。结论改良后的入路明显优于传统入路,具有暴露充分,操作简单,更便于骨折的复位、植骨与固定,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关键词】内固定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改良入路对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跟骨外侧切口的改良入路进行跟骨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植骨内固定。结果 26例中23例切口Ⅰ期愈合,3例出现切口渗出液,经换药均于2周内愈合。无皮肤坏死和骨髓炎发生。结论 改良后的入路明显优于传统入路,具有暴露充分,操作简单,更便于骨折的复位、植骨与固定,减少了创伤,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内固定器;跟骨;骨折,粉碎性

我院自2007年4月~2008年10月采用改良入路内固定加植骨手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26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26例,男20例,女6例。年龄最大57岁,最小18岁,平均39.4岁;双足1例,左足17例,右足9例;手术时间:最早伤后6天,最迟伤后12天,平均伤后8天。

    1.2  改良入路方法  患者健侧侧卧位,上气囊止血带,多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改良的患足跟骨外侧“|——|”形切口,即双纵一横,双纵长约2~3 cm,一横长约6~8 cm,切开到达深筋膜,沿此游离皮肤全层上下翻转,进而牵开腓骨长短肌腱,锐性剥离跟骨膜,暴露跟骨断端,探查清理后整复塌陷的跟距关节面,于缺损区域填充自体骨或人工骨,复位满意,于跟骨外侧放置异形跟骨钢板6~8枚螺钉固定,C臂透视骨折复位及固定良好后,于跟骨表面置输液胶管另切口引出接负压吸引器,多在48 h内拔除,缝合皮下,全层褥式缝合皮肤。术后抗炎治疗1周,如无发热停药,11天拆线。术后石膏托外固定6周拆除嘱床上功能活动,再2~3周后拄拐负重走路。

    2  结果

    26例中23例切口Ⅰ期愈合,3例出现切口渗出液,经过换药均于2周内愈合。此组病例没有发生皮肤坏死及骨髓炎。骨折8周内愈合,无骨不连接病例。半年恢复原工作。

    3  讨论

    3.1  术前影像学检查  全部病例进行跟骨侧位轴位DR摄片,跟骨CT平扫,以便掌握跟骨缺损程度及跟距关节面移位情况,为是否手术和如何进行手术做出评估。

    3.2  改良入路的特点  跟外侧改良入路较传统入路优势明显,操作更简单更安全。(1)改良入路的应用使手术野暴露更充分,便于骨折的复位,尤其是跟距关节面的显露复位更清楚,从而方便了骨的植入和钢板的放置固定。(2)皮肤坏死率明显降低,由于改良入路后手术野显露更充分,进而避免了传统入路因手术野显露欠清楚,而必须大力牵拉皮肤,容易发生术后皮肤坏死。(3)改良入路因其显露充分的特点使手术时间缩短,手术创伤减少,骨折复位及植骨的准确性提高了。传统入路因显露不充分,导致手术过程带有一定的盲目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改良入路治疗跟骨粉碎性骨折方便快捷,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本文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211800 江苏,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骨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