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4期

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20例在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60例、丹参对照组60例,分别予舒血宁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静滴,疗程为14日。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8。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0。...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和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120例在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舒血宁组60例、丹参对照组60例,分别予舒血宁注射液和丹参注射液静滴,疗程为14日。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78.3%,而对照组为45.6%(P<0.01);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0.0%,而对照组为48.3%(P<0.05);舒血宁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则不明显。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舒血宁 丹参 心绞痛 血流动力学

    舒血宁注射液是近年来研究并投入临床使用和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为主的药物,据报道该药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高黏血症、脑血栓等疾病中作为抗心绞痛,降低血黏度,增加心脑血液灌注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本文对6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将120例临床上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舒血宁组)男47例,女13例;年龄42~85岁,平均(65.5±11.2)岁;心绞痛中劳累性31例,自发性20例,混合型8例;病程2天~12年,平均4.9年。对照组(丹参组)男51例,女9例,年龄40~84岁,平均(63.8±10.8)岁;心绞痛中劳累性28例,自发性22例,混合型10例;病程2天~10年,平均5.2年。

    两组患者均符合冠心病心绞痛诊断标准(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0版)。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别,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治疗组:舒血宁注射液40 ml加入5%GS 250 ml静滴,每日1次,14日为1个疗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16 ml加入5%GS 250 ml静滴,每日1次,疗程亦为14日。口服药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

    1.2.2  疗效评定标准  WHO制订的心血管疾病等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草案,心绞痛症状疗效,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

    1.2.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每组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t检验,定性分析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P=0.05)。

    2  结果

    见表1、表2、表3。治疗血液高凝状态显著改变,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进一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发现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及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表1  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比较  表2  心电图疗效比较 表3  血流动力学结果比较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

    3  讨论

    舒血宁是银杏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经动物实验临床观察证明有显著的活血化瘀作用,对改善心脑循环,增加心脑流量,降低血管阻力,抗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疗效。对于冠心病患者,能降低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氧耗量,同时,它还有抗心肌再给氧性损伤作用,可有效地防止缺氧在灌注期心脏冠脉流出液肌酸磷酸激酸(CPK)活性的进行升高,表明该药可有效地减轻缺氧再灌注期心脏细胞膜的损伤程序,在一定程序保存细胞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轻自由基性心肌损伤。其影响血黏度的主要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该药使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增加,细胞排斥力增加,红细胞聚集率下降,使红细胞解聚;另一方面可能是它降低纤维蛋白含量,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等作用所致。

    本次研究观察了舒血宁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发现舒血宁注射液无论对改善临床症状还是降低血黏度,其疗效都明显优于丹参注射液,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证明该药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且副作用小,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中药制剂

      (本文编辑:丁  林)

 


作者单位:151500 黑龙江,绥化市兰西县人民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