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6期

小剂量丹参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丹参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53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严格内科治疗措施:限盐水、保护肝功能、合理利尿、酌情补充白蛋白和抗感染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20ml和多巴胺20mg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剂量丹参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 53例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严格内科治疗措施:限盐水、保护肝功能、合理利尿、酌情补充白蛋白和抗感染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20 ml和多巴胺20 mg静滴。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显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2%,两组在症状、肝功能和超声指标、腹腔积液消退时间有显著性差异。随访1~3年,治疗组复发率20.7%;对照组复发率66.7%。结论 小剂量丹参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腹腔积液消退明显,治疗效果显著,既缩短了治疗时间,又减少了医疗支出。随访证实可明显降低腹腔积液复发率,远期效果理想,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有效的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的好方法。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多巴胺;肝硬化;腹腔积液;疗效

 腹腔积液是肝硬化由代偿转化为失代偿的一个主要标志。腹腔积液的反复出现,一方面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又严重威胁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由于增加了感染和肾衰竭的危险,远期预后差。因此,在欠发达地区如何经济有效的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显得十分重要。我院自2003至2008年应用小剂量丹参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经济安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53例住院病人均符合2000年西安第十六次病毒性肝炎防治和肝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肝硬化诊断标准,同时超声检查证实有肝硬化腹腔积液,并排除癌性、心源性、肾源性、结核性等其他性质腹腔积液。随机分类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2例,男21例,女11例,年龄35~59岁,平均47.9岁,病程12~64个月,平均21.1个月,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9例,阴性3例,有饮酒史者7例,初次腹腔积液22例,2次腹腔积液4例,3次以上腹腔积液6例;对照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31~65岁,平均43.3岁,病程9~66个月,平均25.7个月,乙肝表面抗原阳性20例,阴性1例,有饮酒史者4例,初次腹腔积液14例,2次腹腔积液3例,3次以上腹腔积液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严格内科基础治疗措施:限盐、水、保护肝功能、合理利尿、酌情补充白蛋白或血浆和抗感染治疗等。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20 ml和多巴胺注射液20 mg静滴。

    1.3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一般情况良好,腹腔积液消失,肝脾肿大稳定或缩小,肝区无压痛和叩痛,肝功能恢复正常,以上3项指标保持稳定。有效:主要症状消失或好转,腹腔积液明显减少,肝功能指标恢复50%以上。无效:未达到有效指标或恶化。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7%;对照组显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6.2%,两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治疗组在症状,肝功能和超声指标、腹腔积液消退时间上明显有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表3和表4。随访1~3年,治疗组随访29例,其中6月内复发1例,6~12月内复发1例,1年以上复发4例,总复发率20.7%;对照组随访15例,复发例数分别为2例、3例和5例,总复发率66.7%。表1  两组治疗结果比较注:两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P<0.01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比较注:两组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改善比较,P<0.01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主要肝功能和超声指标改善比较注:两组的治疗前后主要肝功能和超声指针比较,P<0.01表4  两组腹腔积液消退时间比较注:两组腹腔积液消退时间比较,P<0.01

    3  讨论

    腹腔积液是肝硬化由代偿转化为失代偿的一个主要标志,肝硬化腹腔积液发生机制非常复杂。主要是肝硬化时由于肝窦压升高,血浆白蛋白及大量肝淋巴液从血窦间漏出流向间质,再进入腹腔,加之肝脏合成蛋白能力下降而形成腹腔积液。同时腹腔积液的出现又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启动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并诱发交感神经系统启动、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和肾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其结果使肾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1]。因此,肝硬化时引起肝窦压升高是腹腔积液形成的主要原因和启动因子。 上述机制恶性循环,形成难治性腹腔积液。所以,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就必须有效阻断或抑制腹腔积液形成的环节,既降低肝窦压、扩张肾血管、改善肝肾功能和消除水钠潴留。

    小剂量丹参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机制是有效阻断或抑制了腹腔积液形成的环节。丹参针主要成分:丹参,味苦、微寒、归心、肝经。《本草正义》记载:丹参“功在活血行血。内之达脏腑而化瘀滞,故积聚消而徵瘕破”。故广泛运用于瘀血所致的各种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丹参能保护肝细胞损伤,促进肝细胞再生,有抗肝纤维化作用;能改善肾功能,保护缺血性肾损伤,降脂,抗血栓作用;同时对多种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2]。小剂量多巴胺可兴奋内脏多巴胺受体,降低肝内血管张力,松弛肝内皮细胞,从而降低肝窦压,减少腹腔积液的发生,同时扩张肾血管,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二药协同治疗可使腹腔积液消退明显,不仅弥补了单纯应用利尿剂的不足,又改善了肝肾功能。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小剂量丹参联合多巴胺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治疗效果显著,既缩短了治疗时间,又减少了医疗支出。随访证实可明显降低腹腔积液复发率,远期效果理想,是欠发达地区经济有效的治疗肝硬化腹腔积液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梁扩寰.内科医师进修必读.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371-373.

2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90-391.

(本文编辑:乔 雨)


作者单位:811600 青海,湟中县中医院内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