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9年第7卷第10期

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引起继发性痛风的临床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抗结核治疗方案中含有吡嗪酰胺药物引起尿酸升高导致的继发性痛风。方法对6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多次血尿酸检测。结果30例服用吡嗪酰胺的患者的血尿酸在服药后1~2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血尿酸增高后引起痛风发生的患者仅为3例,另30例未服用吡嗪酰胺的患者在同期治疗未发现血尿酸增高。结论抗......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抗结核治疗方案中含有吡嗪酰胺药物引起尿酸升高导致的继发性痛风。方法 对60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多次血尿酸检测;30例患者使用雷米封、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四联方案抗结核,30例患者使用雷米封、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四联方案抗结核。治疗前均排除肾脏疾病、血液疾病、免疫风湿等疾病,检查类风湿因子、抗链球菌溶血素“O”均无异常。结果 30例服用吡嗪酰胺的患者的血尿酸在服药后1~2个月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而血尿酸增高后引起痛风发生的患者仅为3例,另30例未服用吡嗪酰胺的患者在同期治疗未发现血尿酸增高。结论 抗肺结核药物吡嗪酰胺可引起血尿酸增高导致继发性痛风的发生,发生率约为10%,停药后约2周症状逐渐好转直到消失或服用别嘌醇5~10天症状可完全消失,也可用布洛芬、大亚芬克、阿司匹林等镇痛药对症处理。

【关键词】  肺结核;吡嗪酰胺;血尿酸;痛风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一种晶体性关节炎。分为原发性痛风和继发性痛风。原发性痛风20%的患者有家族遗传性,1%由先天性酶缺陷引起,绝大多数发病原因不明。继发性痛风主要继发肾脏疾病、血液疾病,服用某些药物、肿瘤放化疗等,其发生的机制见图1。

  图1 痛风的发生机制

  血液中尿酸盐饱和度为416 μmol/L,尿酸增高→尿酸盐沉积→血尿酸≥416 μmol/L即高尿酸血症→痛风。临床表现为因饱餐、饮酒、过劳、紧张、局部创伤、受冷受潮等诱因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即突发性急性单关节或多关节剧烈疼痛,局部发热、红肿及明显压痛。60%~70%的患者首次发作为第一跖趾关节,足弓、踝、膝关节、腕和肘关节也是常见发病部位,于24~48 h达到高峰。

  吡嗪酰胺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液,为细胞内或酸性环境中的半效灭菌抗肺结核药,对巨噬细胞内及干酪病灶内的结核杆菌有特殊的灭菌作用。因此,目前广泛用于抗肺结核治疗的重要药物,口服易吸收,服药后2 h血药浓度达高峰,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半衰期为6 h,主要从尿中排出,30%为吡嗪酸,4%以原料排出,吡嗪酰胺促进肾小管对尿酸的再吸收,引起血清尿酸浓度增高,停药可自行缓解。现抗肺结核治疗过程中因吡嗪酰胺所引起的血尿酸增高,导致的继发性痛风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肺结核患者来源于湖南衡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出院患者,住院时间均在30天以上,通过病史采集、诊断、治疗,经过血尿酸浓度检测。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进行比较。对照组男25例,女5例,年龄19~68岁;治疗组男26例,女4例,年龄16~6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用雷米封、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四联方案抗结核,治疗组应用雷米封、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四联方案抗结核。

  2 结果

  在对照组中无一例血尿酸升高,无关节疼痛。在治疗组中30例血尿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27例无症状,3例引起急性痛风性关节炎。1例因看电视时突发右手指关节疼痛,局部红、肿、发热、功能障碍,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正常,类风湿因子弱阳性,停药1周后症状逐渐减轻,加用别嘌醇后,8天后症状完全消失;1例因侧第一跖趾关节夜间突然因疼痛醒来,伴有关节周围红、肿、发热。功能障碍,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立即停药,服用消炎痛25 mg 2天,同时服用别嘌醇后,第5天症状好转;1例为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足踝关节交替性红、肿、发热,功能障碍,查抗链球菌溶血素“O”正常,类风湿因子阴性,经别嘌醇治疗后第7天症状基本消失。两组均在治疗12天后复查血尿酸,结果见表1。表1 两组血尿酸值比较

  3 讨论

  本组采用尿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偶联法检测,血清尿酸从表中所测得的血清尿酸的结果可以看出。对照组无一例血尿酸升高,而治疗组患者血尿酸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经过统计学处理,使用统计软件,定量资料的描述使用(x±s),两组采用样本t检验,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均未使用吡嗪酰胺治疗过,从资料上看出,吡嗪酰胺能使血尿酸增高并且升高率为100%。从本组治疗病例观察,在排除肾脏疾病、其他药物、肿瘤化疗药物、代谢性疾病等引起血尿酸升高的因素外,吡嗪酰胺抑制尿酸在肾脏的排泄,从而促进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增加,使血清尿酸增高,从而引起继发性痛风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

  从资料中可以看出,抗肺结核药吡嗪酰胺可以引起血尿酸增高,可以引起继发性痛风,但并不是所有使用吡嗪酰胺治疗所致血尿酸增高的患者都会出现继发性痛风,从本组试验可以看出吡嗪酰胺所致高尿酸血征不一定导致继发性痛风的发生,可能与影响尿酸溶解度的因素有关:雌激素水平、尿酸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局部温度、pH值等。吡嗪酰胺引起继发性痛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即关节周围红、肿、热功能障碍。吡嗪酰胺引起高尿酸血症后发展为继发性痛风,出现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的比率约为10%。比率是否确切,因观察的患者有限、时间仓促,以待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求证。目前尚没有吡嗪酰胺引起慢性痛风的报道。吡嗪酰胺引起继发性痛风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经停药、积极治疗可以痊愈,可与其他痛风加以鉴别。

   

作者: 雷艳萍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