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5期其他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来源:INTERNET
摘要: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十分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近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对其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按1958年WHO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70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变。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N)是糖尿病(DM)十分常见的慢性并发症。近年来我们用中西医结合对其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按1958年WHO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70例,均为住院患者,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变。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男20例,女15例;糖尿病病程4~20年,空腹血糖8.2~25.6mmol/L。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糖尿病病程3~21年。空腹血糖7.9~26.3mmol/L。

1.2 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标准 (1)四肢的感觉异常。包括对称性肢端麻木、刺痛、闪击痛或灼痛发凉穿靴样,冰冻样或踩棉垫样感觉等;(2)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3)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排除其它神经系统疾患。

1.3 治疗方法 (1)治疗组:给予弥尔保0.5mg/d,肌肉注射,口服中药黄芪50g,麦冬15g,桑枝15g,牛膝20g,当归15g,赤芍10g,全蝎10g,威灵仙10g,鸡血藤10g,葛根10g,丹参10g,田七末3g,水煎150ml,日2次口服,15天为1疗程。随证加减:以发凉怕冷、疼痛为主,加制附子6g,去麦冬,以刺痛麻木为主,加川芎10g。(2)对照组:给予口服维生素B 1、维生素B 6 日1次.给予弥可保0.5mg/日,肌肉注射15天为1疗程。

以上两组患者均在严格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双胍类或(和)磺脲类或胰岛素降血糖.使空腹血糖≤7mmol/L,餐后2h血糖<10mmol/L。总疗程约2~3疗程。

1.4 疗效判断 显效:症状基本消失,浅感觉及肌腱反射改善或恢复。有效:症状减轻,浅感觉及肌腱反射好转。无效:症状及体征无变化或加重。

1.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统计学检验结果P<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略)

两组治疗后,观察血糖、血脂明显好转。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2 讨论

目前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临床许多措施都尚在观察中。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较单用其他B族维生素治疗对照,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疗效显著。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范畴。病机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日久阴损及阳、气阴两虚,渐至血虚,久则发生脉络瘀阻,筋脉失养。而发生临床肢体麻木,疼痛等症状。方中黄芪、麦冬、益气养阴,丹参、全蝎、鸡血藤、当归等活血通络。桑枝、威灵仙舒筋活络。同时中药药理得知活血化瘀之品,有扩张血管增加外周组织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粘度,增加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灌注,改善缺血,缺氧状态的作用。并促进受损神经组织的功能恢复。弥可保是维生素B 12 的衍生物,参与核酸、蛋白质及卵磷脂的合成,并促进髓鞘形成和轴突再生。从而全面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通过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既改善了周围神经组织的微循环,又促进了神经纤维的恢复。不但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 

作者: 亚东 2005-5-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