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6期其他

微型外固定器在再植及再生手指中的临床应用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手指再植及再造中的固定方法。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指外固定架治疗断指,以再植及再造10例。结果固定4周开始功能煅炼,平均固定6周,疗效满意。结论手部微型外固定器在断指的再植及再造中有良好的固定作用,并且能够早期功能煅炼,有效减少术后粘连,有利于手的功能恢复。...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手指再植及再造中的固定方法。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手指外固定架治疗断指,以再植及再造10例。结果 固定4周开始功能煅炼,平均固定6周,疗效满意。结论 手部微型外固定器在断指的再植及再造中有良好的固定作用,并且能够早期功能煅炼,有效减少术后粘连,有利于手的功能恢复。

关键词 外固定器 断指 再造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手外伤越来越多,并且随着显微外科的队伍的状大,显微技术已被广大基层医院的医师的掌握,断指再植及再造的病例屡见不鲜,断指的再植、再造过程中有效的清创,牢固的固定及精湛的显微吻合技术是不可缺少的环节 [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例患者,男7例,女3例,年龄19~45岁,平均24岁,其中断指10例16指,经过指间关节4例8指,其中切割伤6例6指,电锯伤2例6指,机器绞伤1例2指,均在再植及再造过程中采用微型外固定器固定,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手的功能恢复按TAM标准。

1.2 微型外固定器结构 [2] 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平面单侧结构外固定器整个装置由不锈钢制成,双平面弧形钢板中央各有一长条形孔洞,每个长条形孔洞中各有3枚固定螺栓,2枚螺栓各固定一枚直径1.5mm克氏针,1枚螺栓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为轴承式正反螺纹,具有双向加力作用,配有锁紧螺母,可调节长度。

1.3 手术方法 正常常规清创后,显微镜下观察,确定吻合血管后,手指背两侧交叉穿入克氏针,避开伸指肌腱及指背静脉穿过对侧骨皮质,弧形钢板螺栓固定克氏针,同法固定断指的另一端,连接杆固定双侧弧形钢板,若多指注意错开距离,避免后期功能煅炼受影响,其余再植,再造及术后处理均不赘述。

2 结果

10例患者16指再植再造术后4周开始功能煅炼,术后手外烧伤整形诊疗中心 5~8周拆除外固定器除1例机器绞伤手指功能活动受限外,手的功能恢复经6个月随访,按TAM标准,优8例12指,良1例1指。

3 讨论

既往的手指再植及再造的手术过程中大部分以克氏针纵贯穿入,损伤1个或多个关节面,并且时常有固定不牢,或旋转畸形这对血管吻合有一定影响,且还要有外固定对静脉回流影响,使用外固定器可解除上述的不良因素,更有利于经过关节面的手指再造,保留了受损关节,对术后手指的功能恢复有很大好处,同时可以早期功能煅炼,对血管的恢复,减少肌腱的粘连非常有益。早在1904年,比利时人首先使用外固定器治疗各种掌指骨折,近年来四肢长管状骨骨折应用外固定器已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外固定器治疗复杂的骨折也多见报道,我们在手指再植及再造过程中使用外固定器,还具有以下特点 [3] :(1)可直视下操作避免X线危害,及术中副损伤,为动力固定,不限制其他关节,有利于早期功能煅炼。(2)结构简单,造价低。(3)操作方便。(4)无特殊工具。(5)良好的复位。微型外固定器手指再植,再造的应用中存在以下不足:(1)增加手背静脉吻合难度。(2)有损伤指动脉、神经的可能。(3)损伤背侧骨间肌及蚓状肌及伸指肌腱侧束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赵文,李广和.手外科微型固定器的恢复应用.中华手外科杂志,1999,12(4):203.

2 付常清,白丽梅.手部非固定架的设计及临床应用.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2001,3(1):13-14.

3 韦兴,史亚民,侯树勋.微型外固定器治疗掌指关节内骨折.中国实用手外科杂志,2000,6(2):81-82.

作者单位: 712000西安陕西省核工业215医院

作者: 胡靖 蒋宏魁 卢洁 2005-5-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