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9期临床护理

伊氏外固定架肢体延长术的护理

来源:INTERNET
摘要:应用伊氏外固定架技术进行肢体延长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满意疗效。该器械稳定性强,固定牢固,但穿针多,手术复杂,治疗周期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护理水平要求高。我科2000~2003年利用该器械成功的为8例患者实施了肢体延长术。6岁,左侧3例,右侧5例,肢体短缩7~11cm,平均8cm。...

点击显示 收起

应用伊氏外固定架技术进行肢体延长在我国已广泛开展并取得了满意疗效。该器械稳定性强,固定牢固,但穿针多,手术复杂,治疗周期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对护理水平要求高。我科2000~2003年利用该器械成功的为8例患者实施了肢体延长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例,男3例,女5例,年龄14~18岁。平均15.6岁,左侧3例,右侧5例,肢体短缩7~11cm,平均8cm。外伤性骨骺早闭3例,骨关节感染致骨骺早闭5例,本组均采用干骺端皮质骨截骨延长术。其中胫骨3例,股骨5例。

1.2 手术方法 将设计连接好的伊氏外固定架套在患肢上。分别在截骨平面上下方经皮交叉穿入4根直径1.5mm的克氏针与伊氏架牢靠固定。在截骨平面上下方切开长约5cm的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筋膜,分开肌层达骨膜,将骨膜环行剥离,带些少许骨皮质,横面截骨并延长0.5cm。

2 护理

2.1 手术准备 如血糖测定、胸透、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血凝分析、备皮等,准备好抬高固定患肢枕垫,为术后回房做好准备。

2.2 心理准备 术前将手术的优点、预期目标、可能出现的问题向病人家属解释清楚,消除恐惧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3 一般护理 术前必须训练床上生活能力。练习床上大小便,教会病人卧床进食,服药方法,以预防术后因不习惯而引起的尿潴留及便秘,提高术后卧床生活质量。教会病人如何功能锻炼,详细记录患肢的皮肤色泽、温度、感觉、动脉搏动及足趾踝、膝关节活动情况,以便术后进行对照。

2.4 术后护理

2.4.1 体位与观察 术后抬高患肢30°,放在准备好的枕垫上,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预防骨突出压疮,严密观察患肢动脉搏动、未梢循环情况,足趾活动及皮肤感觉情况,观察有无血管及神经损伤。

2.4.2 肢体延长 术后7天开始延长肢体,每天1mm,分二次完成,延长要准确,不能遗漏,每一丝扛均要延长,记录延长时间,每次长度,总延长长度及执行者。延长后期如病人出现疼痛,皮肤紧张,可增加延长次数,但不增加长度,每天仍为1mm,每天检查伊氏外固定架各螺帽有无松动,钢针张力是否降低。发现问题随时调整。

2.4.3 功能锻炼 术后一周内在床上进行功能锻炼,做下肢肌肉缩舒练习,踝关节行被动结合主动活动,术后一周待手术反应消失后扶拐下床部分负重,直至完全负重,开始锻炼时间5~10min/次,2~3次/天。以后逐渐增加锻炼时间及次数,并做各关节的主动活动,开始要有人保护,防止摔倒,按计划延长结束后仍要进行功能锻炼,以促进新生骨形成,牢固愈合及塑形改造,防止骨质疏松

2.5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2.5.1 针眼感染 每天检查钢针松紧度,保持钢针的张力,保持针眼干燥、清洁,每日滴酒精二次。如发现针眼周 围红肿或有异常分泌物,即加强换药,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2.5.2 肌肉关节挛缩 术后功能锻炼要注意各个关节的屈伸锻炼,注意被动牵伸锻炼,促进肌肉组织延长再生。下床活动时垫高患足,预防马蹄足及膝关节屈曲畸形。

2.5.3 轴向偏移 是术后在延长过程中发生的截骨端向一则偏移或成角,可影响疗效,观察过程中如发现肢体偏移,成角扭转,不匀称等情况,随时报告医师处理。

在延长术的后期,由于神经、血管的延长慢于骨的延长而受到牵张,如果处理不当,容易出现血管神经损伤,应严密观察患肢皮肤感觉、关节活动、动脉搏动及末梢循环情况,并与术前相比较,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延长次数,减慢延长速度等,如仍未见好转,则停止延长,以免发生严重不可逆的损伤。

2.6 出院指导 该病病程长,病人常回家治疗,应将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告诉病人。如滴酒精的方法、延长方法,功能锻炼、复诊时间等,如有不适及时与医院联系。

作者单位:451200河南省巩义市人民医院 

作者: 崔改芳 王聪玲 2005-5-17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