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0期临床医学

2型糖尿病患者家系调查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族史情况,提出糖尿病防治对策。方法以长征及长寿地段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为线索,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542例,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家族史,计算体重指数,检测生化指标,将患者分为家族史阳性组及阴性组,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5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族史情况,提出糖尿病防治对策。方法 以长征及长寿地段医院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为线索,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共542例,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家族史,计算体重指数,检测生化指标,将患者分为家族史阳性组及阴性组,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5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家族史阳性者155例,(占28.60%);患者的父亲、母亲、父母均为糖尿病及同胞、子女患病者分别为36例(占6.64%)、63例(占11.62%)、13例(占2.40%)、50例(占9.23%)、14例(占2.58%)。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阴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性(t=-3.721,P=0.000);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组的BMI、FBG、2hPG、apoA、UA的平均水平均较阴性组为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的CH、TG、apoB、HDL、LDL、Lpa、BUN、Cr水平较阴性组为低,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的发生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和遗传倾向。糖尿病病人中女性多于男性;家族史中母系的遗传近父系的两倍,家族史阳性者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阴性者。这些均说明,有家族史者可能从亲代那里获得糖尿病易感基因,母系因素在糖尿病过程中,显得更为突出。因此,加强糖尿病三级预防工作的重点应放在一级预防上,注重糖尿病健康教育。要真正地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有健全的防治网络,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加大防治资金的投入,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家族史 遗传 患病年龄

2型糖尿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家族聚集倾向,国外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的后代约30%~40%将患2型糖尿病 [1]。遗传学家们普遍认为,糖尿病属于复杂的遗传病,即多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了糖尿病的致病过程 [2] 。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各不相同。为此,我们对542  例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长征及长寿地段医院的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为线索,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542例,均符合WHO1999年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1)所有的调查员经过正规培训,由医务人员填写调查表。(2)一般情况: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生活习惯、对糖尿病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脱鞋及仅穿内衣测量身高(H)、体重(W)计算出体重指数(BMI),BMI=W(kg)/H 2 (m 2 )。(3)生化指标检测方法:空腹10h以上,用DADe BEHRING公司生产的Dimension A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及餐后2h血糖(FBG及2hBG,己糖激酶法)、总胆固醇(CH,酶法)、甘油三酯(TG,酶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酶法)、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酶法)、脂蛋白a(LPa,免疫透射比浊法)、尿素氮(BUN,脲酶速率法)、肌酐(Cr,苦味酸速率法)、尿酸(UA,尿酸酶紫外分光光度法)。(4)糖尿病家族史询问内容:以2型糖尿病先证者为核心,调查与其有血缘关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及其姊妹、同胞、子女的情况。(5)将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有糖尿病家族史组(阳性组)、无糖尿病家族史组(阴性组),并对两组情况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的资料均用SPSS12.0软件处理, 分析资料以均数±标准差(ˉx±s)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χ 2 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5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4.91±8.58)岁,男202例,女340例,男女之比为1∶1.67(χ 2 =35.17,P=0.000),男女平均年龄分别为(65.78±1.13)岁和(64.81±0.82)岁(t=0.702,P=0.483);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占42.57%,工人占65.35%。

2.2 2型糖尿病患者家族史情况 542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家族史阳性者155例(28.60%),男75例,女80例;患者的父亲、母亲、父母均为糖尿病及同胞、子女患病者分别为36例(6.64%)、63例(11.62%)、13例(2.40%)、50例(9.23%)、14例(占2.58%)。先证者家系中患者数量:5人及以上者10例,4人21例,3人44例,2人80例。

2.3 糖尿病家族史阳性、阴性组发病年龄的比较 见表1。

表1 糖尿病家族史阳性、阴性组在不同年龄段发病情况的比较

注:表中列出的χ 2 、P、OR值均是与第1组比较的结果 (1)将发病年龄分为5段,发现家族史阳性组在每一段的阳性率,随年龄上升而逐渐下降,阴性组的阳性率则随年龄上升而上升,除了第1、2年龄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外,其它各组间差异均有显著性。(2)总体来看,阳性组有45.16%在50岁前发病,阴性组仅为11.37%,阴性组有50.90%在60岁后发病,阳性组仅为23.87%。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 2 =74.829,P=0.000)。

2.4 糖尿病家族史阳性、阴性组发病年龄、体重指数及生 化指标的比较 见表2、表3。(1)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组发病年龄明显早于阴性组,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t=-3.721,P=0.000)。(2)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组的平均体重指数、空腹及餐后2h血糖、apoA、UA的平均水平均较阴性组为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阳性组的CH、TG、apoB、HDL、LDL、LPa、BUN、Cr水平较阴性组为低,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家族史阳、阴性组的发病年龄、FBG、2hBG、HbA 1 C、BUN、Cr、UA的比较

表3 家族史阳、阴性组的血脂水平比较

2.5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男女先证者的父亲、母亲、子女患病情况比较 见表4。

表4 男女先证者家族史情况 例(%)

155例先证者中,母亲患病者63例,占40.65%,父亲患病者36例,占23.23%,母亲患病例数显著高于父亲患病例数(χ 2 =7.364,P=0.007);父母均患病的先证者中,男6例,女7例,女多于男;先证者有子女患病的,男4例,女10例,亦是女多于男,但差异无显著性(χ2 =2.571,P=0.109)。

2.6 长寿、长征社区患者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比较 见表5。长征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明显高于长寿社区(χ 2 =15.431,P=0.000)。

表5 长寿、长征社区患者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比较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多基因遗传异质疾病。近年来,通过候选基因研究方法已证实在不同的种族中有20多个基因与2型糖尿病相关联 [3] 。美国BELL在得州、墨西哥美国人,2型糖尿病易感全基因组筛查中,谱出了位于Ch 2 DNA(D2SI25)区的一个新的易感标志,认为是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定名为2型糖尿病1,据称,这个位点可能与此人群中30%的2型糖尿病家庭聚集有关 [4] 。国外报道,糖尿病病人亲属中的糖尿病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者高4~10倍,对糖尿病双亲子女的调查,糖尿病患病率达25% [5] 。在不同国家、不同种族,2型糖尿病患者的家族史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文献报道,世界一些国家中2型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为7%~72%。太平洋岛国瑙鲁人高达72% [6] ,日本人为40% [7] ,英国人为26% [8] ,南非为7% [9]

既使在同一地区、相同环境因素影响下,由于种族不同或其 它因素的影响,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也有明显区别。在我们调查的54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家族史阳性者155例,占28.60%,阳性率高于1994年全国不同地区25万人群糖尿病普查的糖尿病家族史阳性率结果(14.0%)。其中长寿社区的阳性率为21.27%,长征社区的阳性率为36.54%,两社区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 2 =15.431,P=0.000),可能与长征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高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母亲家族史(40.65%)多于父亲家族史(23.23%):母亲家族史中女患者(57.15%)多于男患者(42.86%);还发现女糖尿病患者的子女患病率(12.50%)高于男糖尿病患者(5.33%)。本结果与文献报道相近,如Thomas等 [10] 对法国10个糖尿病中心调查获得的结果,我国叶真 [11] 等对某地区645例糖尿病患者调查的结果。这些均提示母系亲属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父系亲属,这种较多受到母方糖尿病状态影响的因素,称为母系效应。导致这种母系效应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女性较男性长寿,女性发病年龄较男性小,致女性有更多的时间发病;(2)中老年女性较男性更易发胖,而肥胖者易患糖尿病;(3)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高,拮抗胰岛素;(4)妊娠期高热量饮食,致子宫内的环境因

作者: 史玲 毛斌 于斓 2005-5-18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