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3期论著

磷 32 胶体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应用磷32胶体+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小儿海绵状血管瘤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治疗对象均为本院门诊接诊患儿,共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3个月。均为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大小不等。2治疗方法应用磷32胶体+地塞米松内注射法,用药剂量根据年龄大小及瘤体面积大小确定,1岁按250KB......

点击显示 收起

  应用磷 32  胶体+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小儿海绵状血管瘤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治疗对象 均为本院门诊接诊患儿,共26例,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最大14岁,最小3个月。均为海绵状血管瘤,瘤体大小不等。

  1.2 治疗方法 应用磷 32  胶体+地塞米松内注射法,用药剂量根据年龄大小及瘤体面积大小确定,<1岁按250KBq/cm 2 磷 32  胶体加地塞米松0.3mg介入用药,1岁以上者磷 32  胶体370KBq/cm 2 ,加地塞米松0.5mg用药。局部消毒皮肤后,注射针头沿血管瘤基底部刺入,有无回血均可注入,并变换针头方向呈放射状注入,使药液均匀分布于整个瘤体。对于面积较大的血管瘤,可采取多点进针,保证均匀治疗。注射1次为一疗程,3个月后可进行第二次治疗。瘤体缩小变平后改用 90  锶敷贴继续治疗,直至消失。

    1.3 疗效判断 治愈:瘤体完全消失,肤色基本正常,局部可有少许痕迹。显效:血管瘤体缩小1/2以上。有效:瘤体缩小或注射前增长很快,注射后得到控制,不再增长。无效:与治疗前比血管瘤未得到控制,继续增长。2 结果磷 32  胶体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 见表1。

  表1 磷 32  胶体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略
   
    3 讨论

  海绵状血管瘤是各类血管瘤中危害最大、治疗效果最差的一个类型,文献报道 [2]  以往的治愈率在36%以下。常见的治疗方法有激素内服疗法、手术、激光、注射硬化剂、同位素敷贴治疗等,疗效各异,但都不十分理想。寻找一种疗效好、创伤小、简便实用的治疗方法是当务之急。磷 32  胶体早期用于肿瘤治疗,对实体瘤治疗的效果很好。因此,国内张奇亮、罗云霄等 [1,2]  10年前便开始研究放射性胶体介入治疗海绵状血管瘤,取得较好效果。目前国内不少医院开始应用磷 32  胶体治疗海绵状血管瘤。

    放射性胶体局部间质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其疗效是通过磷 32  发射的β射线的电离辐射作用实现的。磷 32  的β射线能量较高,组织内射程短,注射的局部产生电离辐射生物效应,使增生的毛细血管封闭、纤维化达到治疗目的。其他脏器及组织吸收剂量极小,不会导致辐射损伤。而地塞米松的加入,降低了局部的放射性反应。 本文经治的26例患者,有效率为100%,与文献报道一致。其中一次治疗治愈38.4%,显效26.9%,有效34.6%,无效为0。二次治疗治愈69.2%。三次治疗治愈88.4%,总有效率100%。

    磷 32  胶体治疗起效时间较晚,一般在注射后20天左右起效,血管瘤逐渐缩小,至1~1.5个月时疗效最为显著。磷 32  胶体治疗疗效可持续2~3个月,故再次治疗的间隔时间以3个月为合适。如治疗时间间隔过短,前次疗效显示不清,再次治疗后两次疗效叠加,极易造成放射性损伤。磷 32  胶体治疗的疗效与个体敏感性、血管瘤部位、放射性活度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年龄越小,对射线敏感性越高,随年龄增大,机体对射线的敏感性降低。因此,治疗时需根据年龄大小决定用药量。另外,即使是同龄人,其对射线的敏感度也有很大差别,应用时可根据第一次治疗的疗效对下次治疗的用量做适当调整。颜面部及粘膜部位的血管瘤容易破溃,治疗时应注意磷 32  胶体的用量,使用时必须充分振摇,稀释倍数要足够,保证磷 32  胶体的放射性浓度不要太高,并做好护理,否则容易出现治疗反应并留下疤痕。任何部位的血管瘤,磷 32  胶体的用量及注射体积均不能过大或过小。用量过大,可造成破溃,过小则疗效不佳;注射液体积过小,其放射性浓度过高,疗效不均,容易造成局部破溃。体积过大,瘤体内所能容纳的液体量有限,瘤体内的放射性浓度不足,疗效也不佳。因此,放射性浓度应根据不同病例具体考虑。

    磷 32  胶体治疗后,一般无全身反应,局部反应主要表现为局部轻度肿胀、充血、瘙痒、色素沉着及干性皮炎等。这些症状轻微,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可自行消失。如红肿加重,出现水疱或者破溃,应积极处理,防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磷 32  胶体内照射治疗疗效可靠,方法简单,副作用小,较单纯外照射治疗疗效明显提高,是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的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奇亮.皮肤血管瘤放射性核素敷贴治疗临床经验.成都:第三届全国核素治疗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00,6:48.

    2 秦明秀,刁国平.临床介入核医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97.      

  作者单位:545007广西柳州铁路中心医院核医学科 

作者: 农天雷 2005-5-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