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6期经验交流

高压氧在外科临床治疗中的分析及体会

来源:INTERNET
摘要:高压氧对下肢组织慢性感染。胸腹部及四肢较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创面发紫暗色经久不愈,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及毛囊组织慢性感染长期不愈合。颅内血肿清除后遗症的恢复治疗效果较好。2000~2004年10例病人配合高压氧治疗作统计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点击显示 收起

  高压氧对下肢组织慢性感染;胸腹部及四肢较大面积软组织挫伤创面发紫暗色经久不愈,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感染及毛囊组织慢性感染长期不愈合;阑尾周围脓肿和严重脑损伤;颅内血肿清除后遗症的恢复治疗效果较好。2000~2004年10例病人配合高压氧治疗作统计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踝关节外伤水肿 本组10例患者,男5例,女5例,年龄29~67岁,2例男性患者,年龄32~34岁,均多为农民,左踝关节周围组织因撞伤后局部轻度水肿疼痛,活动受影响,皮肤紫暗色,出现多处伤口坏死感染并向关节周围发展,经多项检查后输抗生素,口服中草药并加外洗、浸泡,患肢经2.5年治疗未能治愈,细菌培养多次无细菌生长。拍片,骨质无异常,反复查阅资料,会诊决定行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10日为1个疗程,并配合中草药以活血化瘀、舒经通络为主,口服、浸泡局部20天患肢肿胀消失,伤口愈合,行走良好,踝关节周围血色基本恢复正常,半年后回访无复发感染。

    1.2 胸腹部软组织挫伤、瘀血 2例女性患者,年龄29~30岁,均因车祸胸腹部软组织大面积挫伤、瘀血,渐出现坏死、感染,皮肤缺损组织空洞,脂肪液化,患者的特点较胖,皮下脂肪较厚,血糖正常,无任何慢性疾病,白细胞数轻度升高,在住院后给静滴抗生素,引流,换药每日1次,组织愈合非常之慢,治疗2周停用抗生素。作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服中药早晚各1次,伤口每日换药,放置白蜂蜜纱条。用高压氧和口服中药液伤口放蜂蜜18天伤口长平愈合,无结缔组织疤痕形成。

    1.3 腹部术后切口不愈 4例男性糖尿病患者,年龄54~67岁,2例为腹部手术后切口3周不愈合并有感染形成。2例颈部毛囊炎伤口久不愈合,均配合使用控制血糖疗效不佳,最后使用局部周围理疗,每日作高压氧1次,口服中草药煎液,并加外浸泡每次20min,以活血化瘀+葛根,未使用抗生素药物,3周治愈。

    1.4 阑尾周围脓肿 3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5~42岁,均以腹痛1周,发热3~4天,右下腹部可触及包块、压痛,在继续用抗生素的同时每日作1次高压氧治疗并口服中草药煎液10天,右下腹疼痛及包块消失,体温及血象正常。

    1.5 颅脑损伤术后脑功能严重受损 2例均为颅脑严重损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遗症及脑功能严重受损,主要症状:慢性头痛,头晕、反应迟钝、记忆障碍、语言及动作迟缓、精神及食欲差,并出现心理障碍综合征等神经症状,两下肢高度浮肿,血糖增高,烦躁、情绪不稳等。这2例患者每半年作2周高压氧治疗,每日1次,并配合静滴脑复液30ml,复方丹参注射液30ml每日静滴1次。尼莫地平片40mg早晨空腹1日1次(平时坚持服)坚持按计划进行治疗两年,继续服用维生素C片3片,1日3次口服,黄连素3片每晨空腹服1次,2年治疗结果头痛、头晕基本消失,反应和记忆较前明显好转达,口齿较灵利,动作灵活,双下肢浮肿消失,精神症状及心理健康较2年前明显恢复。

    2 讨论

    例1、2、3、4均为外伤所致筋膜组织血运障碍,慢性缺血缺氧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均可影响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合并伤口慢性感染阻碍创面愈合,高压氧使血氧分压增加,伤口组织的氧分压也增加,从而有效改善局部缺氧状态,使炎症渗出减少,抑制组织变性坏死,并促进加速血管的生成,上皮细胞生长及胶原蛋白的合成,促进肉芽新生,填补伤口死腔,经实验证明,在缺氧、低氧分压时,组织外液氧分压低于1.3kPa时细胞不再分裂,不合成胶原纤维,因此可见细胞活力和组织氧分压有密切的关系,常压氧不能达到消除水肿改善缺氧缺血,只有高压氧穿透力较强才能切断这种恶性循环。某些局限性组织水肿,脱水剂的效果不显著,而高压氧的作用达到了治疗的目的。同时维持和增加组织中ATP含量,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供血供氧增加,局部血运改善,静脉回流增加水肿吸收,组织肿胀消失,高压氧对需氧菌、厌氧菌均有抑制作用,促进白细胞吞噬功能,还能改善创面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消除了水肿,加快创面的愈合,对顽固性创面不愈合慢性感染的患者早期配合高压氧治疗,增加抗生素效果,内服中药、局部浸泡,减少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机体的耐药性对伤口愈合不良,中草药液直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供血供氧,促使组织水肿吸收。脑损伤、颅内血肿形成,手术清除,均会造成脑组织水肿、缺血、缺氧,影响生命中枢活动,死亡率高,后遗症多,而 很难恢复,治疗效果差。因脑组织细胞再生功能差,术后脑组织结构的改变,易出现异常放电,发生癫痫病,智力低下,使用高压氧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加侧支循环,减少局部瘀血,逐步消除脑细胞低压慢性缺血缺氧水肿,加速血氧代谢,促进脑细胞功能的恢复起决定性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世界上使用高压氧治疗疾病的想法可追溯到1600年,但由于基础设备以及医学观念的束缚,直到1950年才将高压氧真正用于医学领域。高压氧治疗是指在人工加压的环境下使患者吸入100%纯氧,促进组织细胞活化氧代谢,消除细胞组织水肿,促进新生血形成,其体积缩小,缩小梗塞的范围。高压氧有α肾上腺素样作用,增加局部组织细胞供血,加速流动循环,减少局部瘀血及血流量,有利于脑组织水肿减轻,增加血氧代谢,促进细胞组织的再生及功能的恢复。高压氧抗细菌生长,对需氧、厌氧菌均受到抑制作用,厌氧菌缺乏过氧化氧酶和过氧化物酶不能处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过氧化氢,代谢发生障碍,甚至死亡,促进白细胞的杀菌作用,白细胞的抗菌作用依赖于过氧化氢、过氧化物超氧化物以及由分子氧衍生的其它还原氧,白细胞在吞噬细菌后,耗氧量明显增加。高压氧可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与某些抗生素及脑细胞功能恢复药物配合使用,用于颅内感染和脑损伤后遗症的治疗,逐步被临床认可。


    作者单位:062552河北省任丘华油二部医院

    062552河北任丘华油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 宋锦伟 李颖华付小川 高丽华 孙 燕 2005-5-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