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7期检验与临床

糖尿病足感染160例细菌谱和药敏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现状。方法糖尿病足并感染患者伤口分离出212株病原菌及药敏分析。结论糖尿病足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亦呈上升之势。应重视糖尿病感染细菌学特点和耐药性。...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足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现状。方法 糖尿病足并感染患者伤口分离出212株病原菌及药敏分析。结果 革兰阳性球菌104株,占49.06%;革兰阴性杆菌104株,占49.06%;真菌4株,占1.89%。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6株(占35.84%),大肠埃希菌52株(占24.5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大于6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为44%~65%。结论 糖尿病足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多见,革兰阳性球菌亦呈上升之势。主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耐药率较高。应重视糖尿病感染细菌学特点和耐药性。

  对我院收治糖尿病足继发感染的细菌学资料进行分析,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高治愈率提供帮助。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2000~2003年我院收治糖尿病足195例,其中男110例,女85例,年龄14~85岁。

    1.2 诊断标准 糖尿病诊断依据1997年ADA标准。糖尿病足诊断按TEXAS大学糖尿病足分级(分期)法 [1]  ,2级以上合并感染160例,做伤口分泌物细菌学培养。

    1.3 药敏试验 按WHO推荐的纸片扩散法进行,判断标准和结果参照美国NCCLS标准 [2]  。

    1.4 统计学方法 病历分析、细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分析采用描述性方法。

  2 结果

    2.1 病原菌 160例脓性分泌物多次检测,培养阴性10次,阳性174次,共获得阳性菌212株。革兰阳性球菌104株,占49.06%;革兰阴性杆菌104株,占49.06%;真菌4株,占1.89%,详见表1。

    2.2 药物检测耐药结果 以百分率表示,1表示未测定或 次数在10以下,0表示无耐药;病原菌10株以下未列入见表2。

  表1 病原菌分类病原菌(略)

  表2 药物检测耐药率结果(略)

  3 讨论

  糖尿病足感染分泌物中病原菌前3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5.84%),大肠埃希菌(24.53%),表皮葡萄球菌(7.55%)。各地区的统计差异比较大,董砚虎等 [3]  统计糖尿病足感染,大肠杆菌占24.9%,绿脓杆菌占16.8%,金黄色葡萄球菌14.5%。本地区资料显示革兰阳性球菌的比例明显升高,是由于广泛使用针对革兰阴性杆菌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有关。

    氨苄西林、庆大霉素临床耐药严重,已不适应临床用药。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哌酮、丁胺卡那、万古霉素、呋喃妥因、优立新、舒普深较敏感。近几年革兰阳性球菌耐药株增多,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逐年增多的趋势(>60%),而且这些菌株有多重耐药特征。可选用耐酶青霉素、多数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万古霉素、呋喃妥因。革兰阴性杆菌对过去常用抗菌药物有较高的耐药性,由于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广泛使用,诱导产生超广 谱β内酰胺菌株的出现,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此类典型菌,达44%~65%。首选亚胺培南,另外可选用β-内酰胺类加酶抑制剂。

    真菌检出增多,主要为白色念珠菌,这与疾病本身(糖尿病)和临床反复使用广谱抗菌药或联合用药有关。

    对病重或不易愈合的足坏疽,混合感染的机会大。不同部位分离出的细菌耐药性存在差异 [4]  。

    合理选择抗菌药,可减轻病人痛苦和负担,减少住院天数和截肢的可能性,提高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廖二元.内分泌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584.

    2 高屹.纸片法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操作标准.NCCLS,1983,1-10.

    3 董砚虎,钱荣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84.

    4 江夏,朱德妹等.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3,3(2):65.

  作者单位:516001广东省惠州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作者: 陈利强 2005-5-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