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8期经验交流

微循环与肿瘤转移

来源:INTERNET
摘要: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是肿瘤治疗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而其中肿瘤细胞的全身或重要脏器的远处转移,更为人们所关注。肿瘤的转移机制复杂,涉及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诸多领域,机体微循环状况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之一。瘤细胞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连续过程,癌细胞穿透血管(或淋巴管)→进入血循环、瘤栓在血液循环中存活→......

点击显示 收起

  恶性肿瘤的复发、转移,是肿瘤治疗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问题。而其中肿瘤细胞的全身或重要脏器的远处转移,更为人们所关注。肿瘤的转移机制复杂,涉及生物学及免疫学的诸多领域,机体微循环状况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之一。瘤细胞转移是一个多步骤的连续过程,癌细胞穿透血管(或淋巴管)→进入血循环、瘤栓在血液循环中存活→瘤栓滞留并粘附远处器官的小血管→浸润滞留处的血管壁→进入邻近组织并增殖→促生新生血管使瘤体生长,体积增大。一般来讲,进入血循环的绝大部分癌细胞将被迅速清除,只有瘤细胞形成的聚集体并粘附于小血管的部分,才可能获得生存。早在上世纪初,人们就认识到血栓的形成和癌细胞寄存之间的相关性。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糖尿病、高血粘度除影响机体免疫功能外,可致微血管受损,促进瘤细胞粘附。纤维蛋白沉积物及血小板聚集体粘附瘤栓周围,一方面保护瘤细胞免受血流机械冲刷损伤,使之停留毛细血管床;另一方面也防护了瘤细胞受免疫功能破坏。在许多手术后的肿瘤组织标本其微循环中,肿瘤细胞滞留处常发现纤维蛋白凝块。在临床上,人们也常可看到不少肿瘤进展期患者,有血凝度增强及血小板增多现象。现研究认为,此与肿瘤细胞可产生促凝物质及血小板生成凝集素有关。所以现在不少学者及临床上均有使用抗凝剂及抗血小板药物,阻止或预防肿瘤转移。如肿瘤患者在无明显消化道等出血倾向下,较长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等药物,不仅可发挥其阻止血小板肿瘤团块凝集作用,从而减少肿瘤转移;而且现行有研究表明,此类药还可直接抑制胃肠道肿瘤的产生和发展;丹参,也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作用;此外非甾体类激素药物,消炎痛可抑制环氧化酶(COX-Ⅱ),干扰前列腺素等,进而可阻止肿瘤细胞产生和血管活性物质及表面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等,起到降低癌细胞的增殖转移效应。一些降血脂及血粘度的药物及治疗手段,适当的身体锻炼,均可有助于减少肿瘤的转移。故疏通和改善机体微循环,对防治肿瘤转移有积极意义。

  作者单位:200052上海解放军第85医院

作者: 虞喜豪 2005-6-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