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19期中医中药

甘肃省羊肚菌资源的调查研究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本研究对甘肃省的羊肚菌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甘肃省的羊肚菌资源提供依据。羊肚菌分布广泛,遍及全国大多数省份,主要产于甘、川、滇、黔等省,野生资源丰富,一般产于海拔2000m的林区。近年来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每kg达800元左右,由于野生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外对该菌的驯化和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本研究对甘肃省的羊肚菌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拟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甘肃省的羊肚菌资源提供依据。

  Chen Jun,Yang Min,Yang Meng,et al.

    College of Life Science,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730070.

    【Abstract】 In the thesis,the mochella resources of Gansu province was investigated in order to offer the basis of developing and utilizing the resources.

    Key words mochella Gansu province resources investigation  

  食用菌(edible fungi)是一类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自古以来以其味美鲜嫩,营养丰富,同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而被我国人民誉为”山珍”。羊肚菌属于子囊菌亚门、盘菌目、马鞍菌科、羊肚菌属,是著名的世界性美味食用菌,也是食用菌中的珍品之一。

    羊肚菌分布广泛,遍及全国大多数省份,主要产于甘、川、滇、黔等省,野生资源丰富,一般产于海拔2000m的林区。国外分布于法、德、美、印度等国。该菌常发生于各种杨树、栎树、苹果树下及云冷杉下和各种阔叶树的采伐迹地。而许多真菌不能生长的胡桃树林下亦不发生。此外,石炭岩或白垩质土壤中及其腐殖土壤,黑黄色土壤,砾壤土中均发现该菌。其尤喜生长于火烧迹地及旧苹果园,有的甚至认为苹果树的灰分和焦木块是羊肚菌最好的养份 [1]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羊肚菌性平味甘,有益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和清肺之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 [1]  。同时可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是一种珍贵的药、食两用真菌。近年来国际市场价格居高不下,每kg达800元左右,由于野生资源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国内外对该菌的驯化和培育工作十分重视,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为了充分利用和开发这一珍贵食用菌资源,笔者对甘肃省羊肚菌资源进行了调查。

  1 材料与方法

    1.1 羊肚菌的采集 采集羊肚菌在甘肃省舟曲县境内铁坝林场,甘川交界的文县和南坪县林区。

    1.2 羊肚菌分类 对所采集的9种异形羊肚菌进行分类 [2~4]  ,对其子实体形态,大小、表面特性,孢子形态及大小进行观察。

  2 结果与分析

    2.1 羊肚菌分类 经对9个异形羊肚菌的外观形态进行初步分类鉴定,9个异形羊肚菌初步归类为:黑脉羊肚菌、羊肚菌、小羊肚菌、粗柄羊肚菌、尖顶羊肚菌 [2,4]  。(见图1)。

  图1 羊肚菌分类略
     
  羊肚菌子实体单生至散生,肉质脆,菌盖中空,球形,卵形至椭圆形,高4~10cm,宽3~6cm。从图1中可以看出:顶端钝圆,表面有凹坑,外观似羊肚柄近圆柱形,长5~10cm,粗0.5~4cm,中空近白色,上部平滑,基部膨大,有不规则的浅浇凹槽。每个羊肚菌的外观,孢子特征又有所区别。经观察,其菌盖的形态,大小,颜色,凹槽及菌柄的颜色,长度,粗度,表面特征和孢子形态大小等这些特点相同的有1、9号为黑脉羊肚菌,2、8号为羊肚菌,3、5号为小羊肚小羊肚菌,4、7号为粗柄羊肚菌,6号为尖顶羊肚菌。共同的特点是:子实体
由菌盖和菌柄组成,菌盖有凹槽和脊脉;菌柄色均被菌盖浅,且大多数为白色。

    2.2 羊肚菌孢子的显微观察与比较 无论新鲜还是干燥的羊肚菌,子实体分离的孢子在显微镜下发现子囊孢子的数量很少,未见子囊,大多数菌盖中子囊孢子为椭圆形或近圆形,少数为梭形。其中从得出的结果看子实体越小,其孢子就越大;但也有例外如8号菌子实体较大,孢子也长的比较大,子实体的大小,形态与孢子的大小,形态也可以从图1中看出,绝大多数羊肚菌的孢子为椭圆形或近似球形,但也有少数(如2号羊肚菌)孢子为不规则的弯月形,这是与前人报道不同的现象。

    3 小结

  通过甘川交界林区采集的9个异形羊肚菌的观测,根 据有关资料对其分类,初步将它们分为5种,黑脉羊肚菌,羊肚菌,小羊肚菌,皱柄羊肚菌和尖顶羊肚菌;同时对菌丝,菌核及孢子进行了显微观察,发现2号菌是否属于羊肚菌还有待于验证,因孢子特殊,与一般报道不符。

  参考文献

    1 金若忠.羊肚菌研究进展.林业科技通讯,1997,(4):21-23.

    2 上海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主编.羊肚菌.中国食用菌志.1990,22-24.

    3 刘波.羊肚菌.中国药用真菌.太原:山西科技出版社,1974,23-27.

    4 张雪岳.贵州食用真菌和毒素图志.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1991,175-176.  

  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IR—97—009.)

    作者单位:730070甘肃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生命学院 

作者: 陈军 阳敏 杨萌 高娟 李婷 杨花礼 梁安惠 2005-5-30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