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3期论著

社区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综合干预研究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通过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社区女性性工作者(FSWs)艾滋病(AIDS)知识,降低其危险行为。方法对FSWs开展以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性病诊疗服务和社区干预网络为主要干预内容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通过比较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39名和125名社......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通过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提高社区女性性工作者(FSWs)艾滋病(AIDS)知识,降低其危险行为。方法 对FSWs开展以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性病诊疗服务和社区干预网络为主要干预内容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通过比较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39名和125名社区FSWs;研究对象对AIDS知识知晓率从干预前的33.1%提高到干预后的60.8%(χ 2 =20.326,P=0.000);最近1周的商业性行为中每次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86.2%提高到干预后的95.0%(χ 2 =7.355,P=0.026);能正确使用男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0.3%上升到干预后的77.0%(χ 2 =11.088,P=0.001)。结论 对社区FSWs采取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研究对象的防病知识和安全套使用率,从而降低其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的危险。 
     
  Study on HIV/AIDS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among community  female sex workers
     
  Liu Haidong,Lin Peng,Sun Baoshan,et al.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Longmen County,Longmen County,Guangdong,5168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crease the HIV/AIDS-related knowledge and reduce the high-risk beˉhaviors by implementing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among community female sex workers(FSWs).Methods A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had been implemented for six months,which includes health education,free condom disˉtribution,health service in venereal clinics and community intervention network.An evaluation survey was carried out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Results 139and125FSWs were interviewed before and afˉter intervention,respectively.The prevalence of understanding HIV/AIDS related information increased from33.1%to60.8%(χ 2 =20.326,P=0.000).The proportion using condoms consistently during last week increased from86.2%to95.0%(χ 2 =7.355,P=0.026).The proportion of FSWs who could use male condoms correctly inˉcreased from60.3%to77.0%(χ 2 =11.088,P=0.001).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can effecˉtively improve FSWs’knowledge of STDs/HIV and increase the condom use,and therefore decrease the risk of HIV infection.
   
  Key Words intervention female sex workers(FSWs) HIV/AIDS condom  

  发现艾滋病20多年来,经性传播在欧美和非洲等艾滋病(AIDS)流行区是主要途径 [1]  。据统计,全世界约3/4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而在性传播的HIV感染者中约3/4是通过异性传播的[2]  ,在性传播HIV感染中妓女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我国报告的HIV感染者中,虽以吸毒人群为主,但经性传播的比例已占20%左右 [3]  ,近年来我国的性病发病率逐年大幅度上升,HIV经性传播可能成为今后HIV在中国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广东省哨点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暗娼HIV感染率从1995的0.00%上升到1998年的0.14%和1999年的0.25% [4]  ,而到2002年已达1.2% [5]  ,这意味着HIV正从静脉吸毒人群通过性传播向一般人群蔓延。
   
  为探讨针对社区女性性工作者(FSWs)并符合我省实际情况的AIDS综合干预策略,我们于2003年1~12月选择我省中部某乡镇的社区FSWs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为期6个月的AIDS综合干预活动,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自己承认最近1个月有过商业性行为的女性。干预活动中的目标人群是该镇所有社区FSWs,宣传资料和安全套等的发放及性病诊疗服务的提供尽量覆盖该镇的目标人群,而不仅仅限于接受过基线调查的人群。
   
  1.2 研究方法
   
  1.2.1 营造干预良好的支持环境 本次研究选择当地政府支持与配合、FSWs数量较多和医疗服务提供能力较强的广东省中部某镇作为本次干预研究的现场。首先成立了项目协调、项目管理和实施小组,项目协调小组负责项目执行过程中所涉及部门和单位间的协调,为项目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
   
  1.2.2 基线调查了解需求 开始基线调查之前,召集各娱乐场所老板或业主参加项目协调会议,详细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和重要意义,让他们了解项目的实施对他们没有任何危害,取得他们的信任和配合。
   
  干预前的基线调查包括在知情同意下进行小组和个人定性访谈和定量问卷调查;在知情同意下,定性调查采取录音或记录的方式进行,定量调查采用面对面问卷方式。
   
  1.2.3 性病、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教育 宣传教育的内容包括宣传资料的发放、AIDS知识讲座及录相、张贴宣传画和举办宣传板报、发放性病(STD)/AIDS健康教育处方和同伴教育等。资料发放、知识讲座和观看录相等平均每月安排一次,活动时间多安排在每天下午2~5时左右,干预活动持续6个月。
   
  1.2.4 安全套的免费发放和推广 安全套的推广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海报和板报及宣传资料的发放,使性服务人群和普通大众了解安全套在预防STD/AIDS中的作用,从而提高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另一方面是由项目工作人员、娱乐场所老板向FSWs定期免费发放安全套,并在发放安全套的过程中安排专业医生讲授安全套的正确使用方法和说服嫖客使用安全套的技能。
   
  1.2.5 开展同伴教育 在FSWs中挑选符合条件的5名同伴教育员,采用角色演练、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其培训,充分调动每个同伴教育员学习的积极性,培训内容包括提高她们的STD/AIDS的防治知识、劝说嫖客使用安全套的技能(如用嘴戴套等)、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她们参与这项工作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要求她们定期派发宣传资料和安全套,重点人群为医务人员两次干预期间新来的FSWs。
   
  1.2.6 规范化的性病诊疗服务 我们选择该镇卫生院妇科门诊作为性病诊治点。FSWs凭发放的“健康检查优惠卡”可到该诊疗点享受免费的规范化STD/AIDS检查和成本费性病治疗。性病门诊对前来就诊者免费发放宣传材料并提供生殖健康咨询服务工作。
   
  1.3 统计学方法 调查结果使用EPIDATA2.0创建数据库,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干预方式的有效性 由于干预措施首先满足了干预对象检查咨询的需求,观看录相和讲座的现场又选择在她们的工作场所进行,由身着便服的医务人员主持,老板们协助安排会场,小姐们都感到安全、气氛融洽。干预过程在干预对象的有效参与及平等的人际交流所需的友好环境气氛下进行的,实施效果良好,接受干预的FSWs平均每人接受到干预方式8.92种。
   
  2.2 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的提高 干预后FSWs卫生知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其中女性性病总体知晓率提高了22.4%,男性性病知晓率提高了27.6%,AIDS知识知晓率提高了24.8%,干预前后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FSWs卫生知识水平变化情况(略)

  将AIDS问题归类为4个方面进行分析,FSWs在干预后对AIDS基本知识、母婴传播途径和性传播途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血液传播途径的认识虽也有提高,但差别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FSWs艾滋病知识变化情况(略)

  2.3 对安全套在预防艾滋病中的重要作用认识的提高 FSWs认为“每次过性生活都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防止艾滋病的传播”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9.6%提高到干预后的68.8%(χ 2 =9.967,P<0.01);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HIV的原因中,“每次性关系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61.2%提到干预后的83.5%(χ 2 =12.234,P<0.01)。干预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性服务人群的AIDS知识水平和安全套在预防STD/AIDS的作用,为性服务人群有效转变高危行为作好铺垫。
   
  2.4 女性性工作者的安全性行为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FSWs在最近1个周的商业性行为中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由干预前的86.2%(81/94)提高到干预后的95.0%(95/100),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7.355,P=0.026)。对男用安全套的正确使用率(按能做到安全套使用6个基本要求为正确使用为标准)干预前后分别为60.3%(73/121)和77.0%(87/11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 2 =11.088,P=0.001)。
   
  3 讨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国内外针对性服务人群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开展了许多工作,已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如泰国1989年开始实施的100%安全套推广项目,以及我国近年来在云南、广西等省开展的针对娱乐场所服务员中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相关研究,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6~8]  。
   
  广东省哨点监测结果表明,广东省暗娼HIV感染率逐年上升,到2002年其感染率已达1.2%之高 [5]  ,存在着从吸毒人群通过性传播向一般人群蔓延的趋势。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地点为广东中部某普通乡镇,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研究对象均为社区中自愿承认其商业性行为的FSWs,所有调查均在知情同意的情况下由专业人员进行,因此调查所得信息的可信性较高;对FSWs实施宣传教育、安全套的免费发放和规范性病门诊的建设为主要干预内容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也深受FSWs和娱乐场所老板的欢迎和支持。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FSWs STD/AIDS知识掌握不够全面且存在许多误解,对可能感染HIV的危险重视不足,并存在导致感染HIV的高危行为,因此及时、广泛、深入、持 久地开展针对该人群的STD/AIDS行为干预工作十分必要。通过定性访谈和定量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社会、经济、文化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使用的阻力主要来自嫖客反对及嫖客不喜欢用。提示我们增加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的行为干预可从两方面加强:一是在不断增强FSWs对安全套在预防STD/AIDS中的重要作用的信念的同时,主动增加针对嫖客的干预工作内容。二是改良及研发新型安全套,提高敏感度,使之更易被人们接受。
   
  通过对FSWs采取宣传教育、安全套推广、性病诊疗服务和建立社区干预网络为内容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该人群的STD/AIDS知识水平,增强该人群对安全套在预防STD/AIDS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商业性行为中安全性行为的比例,初步验证了针对该人群的AIDS综合干预措施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
   
  本研究中定性技术的应用自始至终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定性调查方法所获得的资料对全面地理解目标人群的文化和行为方式,并为进行有效的干预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在今后的AIDS防治工作中,定性技术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应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Schnittman SM.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and acquired imˉmuno-deficiency syndrome:an update.Adr Inten Med,1994,39:413.
   
  2 Sex worker&HIV/AIDS.UNAIDS Technical Update,June2002.
   
  3 安永强,戴志澄.谈艾滋病在中国,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5):259.
   
  4 林矛,林鹏,李晖,等.广东省HIV/AIDS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1):11-13.
   
  5 赵茜茜,刘勇鹰,林鹏,等.广东省2001~2002年HIV监测结果分析.华南预防医学,2004,30(3):19-20.
   
  6 吴尊友,祁国民,张家鹏.艾滋病流行与控制.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9,21-29.
   
  7 贾曼红,康云华,孔祥生,等.云南省县娱乐场所艾滋病预防行为干预研究.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9,5(2):62-64.
   
  8 刘伟,周月姣,梁绍伶,等.广西边贸地区卖淫妇女健康风险减少干预效果评价.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2001,7(4):223-224.

  ˇ 基金项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基金项目(编号2002-4)
   
  作者单位:516800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510300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研究所
   
       526001广东省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者: 刘海东 林鹏 孙宝山 梁立环 付笑冰 杨放 赵茜茜 何群 刘 2005-6-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