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3期临床医学

糖尿病烧伤患者36例临床分析

来源:INTERNET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36例烧伤患者伴糖尿病经饮食控制,降糖药物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深度烧伤创面行削痂及自体皮移植,控制并发症等的情况。结果糖尿病组除2例病情较重并发多器官衰竭(MODS)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其中28例经手术治愈,6例未手......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糖尿病烧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36例烧伤患者伴糖尿病经饮食控制,降糖药物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对深度烧伤创面行削痂及自体皮移植,控制并发症等的情况。结果 糖尿病组除2例病情较重并发多器官衰竭(MODS)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其中28例经手术治愈,6例未手术创面自行愈合。结论 加强血糖控制、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创面早期处理、重视围手术期、防治多种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烧伤患者成败的关键。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慢性代谢性疾病,易产生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病程长的老年患者,当周围神经病变时,肢端反应能力减低或丧失,对致伤源自身反应性下降,防护性差,加之老年人反应迟钝,则更容易受伤。糖尿病患者是个特殊的社会群体,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老龄化,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多,糖尿病患者烧伤呈上升趋势。糖尿病因代谢的变化,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如诊治不力,可导致烧伤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1999年1月以来,我科共收治糖尿病烧伤患者36例,治疗34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糖尿病患者(糖组,n=36)中男24例,女12例,年龄36~70岁,平均(48.3±5.6)岁。烧伤总面积1~45%TBSA,平均(18.6±5.6)%TBSA,Ⅲ°0~30%TBSA,平均(11.9±3.8)%TBSA。烧伤原因:热液20例,火焰12例,其他4例。本组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WHO(1980)诊断标准 [1]  。其中24例(66.7%)患者伤前有明确的糖尿病史,最长30年,最短6个月,其余(33.3%)伤前无明确的糖尿病史。36例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前曾行饮食控制及口服降糖药治疗22例,血糖均控制良好。入院时血糖7.9~16.3mmol/L。尿糖阴性6例,尿糖+~++24例,尿糖≥+++8例,6例尿酮体阳性。其他并发症情况:高血压12例,慢性支气管炎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5例,心功能均为Ⅰ级。同期住院年龄大于45岁的无糖尿病烧伤患者为对照组(非糖组,n=44)。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略)

  注:与非糖组相比, ˇ P<0.01
   
  1.2 治疗原则 较大面积烧伤入院后建立静脉通道,进行液体复苏。在内科医生的配合下进行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对深度烧伤创面在良好血糖控制下行削(切)痂及自体皮移植术。同时尽早开通肠道,控制饮食及治疗并发症等。

  2 结果
     
  糖尿病组病例除2例病情较重(Ⅲ°达30%),最后因并发MODS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其中27例(75%)经手术治愈,其余7例(19.4%)未经手术,创面经换药即愈合。非糖尿病组全部治愈。糖尿病组休克、MODS、电解质紊乱(低钾)发生率与非糖尿病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见表1。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略)
   
  3 讨论

  本组病例的临床特点:本组病例中,老年患者年龄均较大,绝大部分(30/36例)年龄大于60岁;多属生活烧伤且因患者反应迟钝,与热源接触时间较长,创面多数深度烧伤;伤前有明确糖尿病史者所占的比例较大(24/36例),由于烧伤并存糖尿病,尤其烧伤面积偏大时,将加重糖尿病,并可诱发并发症的发生。易继发各种并发症如感染,MODS、急性肾衰、应激性溃疡、心脏病变等。糖尿病恶化及并发症的出现又影响了烧伤的全身治疗及创面的修复,从而造成恶性循环,增加治疗难度。因此,加强血糖管理,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是治疗成败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外周供血减少,局部抵抗力低,切口易感染,成纤维细胞成熟和胶原合成受抑制,肉芽组织生成减少,但胰岛素可抵消以上作用 [2]  。同时,严重烧伤后患者出现胰岛素抵抗,患者对葡萄糖的处理能力下降,血糖管理更加困难。我们的经验,是建立两条输液通道,一条通道常规输液,如遇葡萄糖则加胰岛素以葡萄糖(4g):胰岛素(1U)对抗,另一条通道则输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胰岛素,其中胰岛素以“小剂量胰岛素”即(0.05~0.10)U·kg -1  ·h -1  。效果更佳,根据尿糖、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用量,做到胰岛素个体化,并随感 染加重或控制,适量增减胰岛素量,若血糖控制到8~11.0mmol/L,尿糖(+~++),病情较为稳定,尿酮体(-)时,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或过渡到口服降糖药,糖尿病强化治疗过程中需注意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补液扩容,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烧伤后并发酮症或脱水量达体重的10%以上,导致组织低流量可影响胰岛素的治疗效果,需及时纠正脱水。输注库存血时,因含高浓度乳酸和丙酮酸可刺激糖的异生作用,导致血糖水平升高,故需酌情增加胰岛素用量。复苏时使用适量的HSD液(7.5%氯化钠<3ml/kg+中分子右旋糖酐)[3]  ,对复苏有利,可减少输液用量,减少心衰、肺水肿等并发症发生,增强心肌收缩力,纠正低钠血症,且不引起高钠血症,注意因大量补液、胰岛素应用后血液稀释,大量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使血清钾降低,引发致命性低钾血症。
   
  创面早期处理,所有创面均严格无菌操作,进行适当的清创。Ⅱ°创面均采用包扎治疗,创面覆盖物可采用磺胺嘧啶银等。Ⅲ°创面行暴露治疗,外涂磺胺嘧啶银糊剂。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有计划地手术修复创面。尽早有效覆盖创面。尽早切痂植皮,减少了感染的“温床”,减轻了由此引起的超高代谢,临床发现一些创面有效覆盖后,血糖变得较易控制。本组中7例创面有效覆盖前血糖易波动,难以控制。术后血糖较易控制,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糖尿病患者烧伤后极易创面感染或全身侵袭性感染。感染的防治是整个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预防感染的前提是有效地控制血糖和合理的创面处理。抗生素是控制血糖,缩短病程的必要条件 [4]  。由于血液中糖浓度增加,促进细菌繁殖,因代谢障碍,细胞能量下降,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免疫抗体产生减少,伴随高血糖、脱水、电解质紊乱、酮症酸中毒等使患者对感染的抵抗力降低,应使用抗生素治疗。病程初期可根据经验选用广谱抗生素,以后根据创面培养和药敏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由于糖尿病患者神经血管病变,组织血供少,氧浓度低,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因而在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同时,需适当加用抗厌氧菌药物如甲硝唑、替硝唑等 [5]  。我们的体会是“早期、广谱、有效、联合、早用早停”为原则,一旦感染控制,应及时停用抗生素,同时应常规监测二重感染的可能性。治疗过程中本组3例中段尿培养出白色念珠菌,加用氟康唑等抗深部真菌药,调节免疫功能和营养支持治疗后全部治愈。
   
  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防治各种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伤后网状内皮系统功能低下,组织愈合能力差,抵抗力弱,手术耐受力低,危险性大。同时糖尿病患者特点病程长者多合并心、肾、周围神经病变,对烧伤治疗不利,本组病例深度创面面积大,并发症多,常需进行早期削痂处理,当血糖控制至空腹血糖(7.0±1.0mmol/L),餐后2h血糖(10.1±1.7mmol/L),尿糖(±),尿酮体阴性才能进行手术 [4]  。
   
  注意发现“隐性糖尿”患者。本组病例中入院前无明确糖尿病史者占38.5%,因此对于年龄大于50岁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常规进行空腹及餐后2h血糖测定,可疑血糖升高的应行糖耐量试验,有助于确诊,减少漏诊率。面积较大的烧伤患者本身可引起口渴多饮,内生水增多,分解代谢加速和失盐性肾炎也可引起多尿,故典型的“三多”症状常被忽略,休克期后需与烧伤应激性糖尿病相区别。

  参考文献
    
  1 蒋国彦.实用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6-97.

  2 刘强,张正之,杨长红,等.骨科手术并存糖尿病时的围手术期处理.山西医学院学报,1995,26(2):38-39.
   
  3 刘世康,葛绳德,陈玉林,等.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治疗经验.第二军医大学学报,1998,19(增刊):13-15.

  4 何爱珊,李佛保,杨思议.老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中国老年医学杂志,2000,9(1):26-28.
   
  5 田恒进,靖树林,王志勇.烧伤并存31例治疗体会.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3,7(6):582-583. 

  作者单位:300222天津市第四医院烧伤整形科天津市烧伤研究所 

作者: 董静 张建明 2005-6-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