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4年第5卷第23期经验交流

消痤汤及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来源:INTERNET
摘要:自2001年8月~2003年8月,我们采用消痤汤口服,配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青年痤疮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男29例,女51例,年龄13~45岁,平均24。2治疗方法治疗组内服自拟消痤汤:白花蛇舌草30g,白芷20g,生地20g,公......

点击显示 收起

  自2001年8月~2003年8月,我们采用消痤汤口服,配合中药面膜外敷治疗青年痤疮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60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按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男29例,女51例,年龄13~45岁,平均24.8岁;病程3个月~12年,平均6.5年;其中寻常型54例,结节型10例,囊肿型9例,脓疱型7例。对照组男28例,女52例,年龄15~43岁,平均25岁;病程2个月~15年,平均6.8年;其中寻常型55例,结节型9例,囊肿型10例,脓疱型7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方面基本接近,经统计学处理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内服自拟消痤汤:白花蛇舌草30g,白芷20g,生地20g,公英15g,制黄芩10g,丹参10g,丹皮10g,皂针10g,香附10g,栀子10g,制半夏6g,甘草6g。皮疹若为脓疱型,可以加野菊花15g,地丁12g;结节型加炮山甲10g;囊肿型可加夏枯草10g,浙贝10g;皮脂溢出多加薏米20g,生山楂12g。水煎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外用中药祛痤面膜,药物组成:白及、白芷、白蔹、白附子、皂针、大黄、菊花叶、防风、丹参、浙贝、杏仁(去皮尖)等量烘干,粉碎成细末备用。用法:先用硫磺皂洁面后,紫外线离子喷雾机喷面消毒5min,洗必泰液消毒,用痤疮针将丘疹、黑头粉刺、脓疱疮、囊肿、结节内的脓液、脂栓排出,洗必泰液消毒,蒸馏水将25g祛痤面膜粉调成糊状涂在面部,倒冷膜粉(医用石膏),敷面30min,剥去,清水洗净。每周治疗1次,严重者4~5天治疗1次,2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消痤汤,外搽痤疮膏(升华硫50g,灭滴灵20g,VitB 6 10g,冰片5g加入500g基质)。两组均服药15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后判效。服药期间均清淡饮食,忌辛辣、肥甘之品,多吃蔬菜及水果,勿滥用化妆品。

  3 疗效标准及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基本痊愈:皮损消退90%以上;显效:皮损消退60%以上;有效:皮损消退30%以上,无效:皮损消退30%以下或无消退。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68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治愈31例,显效23例,有效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77.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4 病案举例
   
  某女,25岁,未婚,2001年12月8日初诊。患痤疮8年近两月加重。症见两面颊、下颏、额部呈密集形粟粒大小红色丘疱疹,顶端有白头,部分为黄豆大小红色结节,尤以两颊为甚,每次月经前加重,颜面油滑光亮,大便干,舌红苔厚腻,脉滑数。诊为痤疮,肝郁血热,治以清热散结,疏肝解郁,方以消痤汤+柴胡9g+炮山甲10g,外用中药面膜,服药15天,颜面大部分皮疹消退,结节变小,继服1个疗程,颜面皮疹消失。
   
  5 体会  

  痤疮现代医学认为是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多发于面部,常伴有皮脂溢出。中医认为主要与肺胃蕴热有关,若反复发作或经久治不愈,可发展为痰瘀结聚或气血郁滞,临床观察患者往往表现为两证夹杂或三证并存,因此治疗本病当以疏风清热、活血散结为原则,方中重用白花蛇舌草、白芷清热散结,且有白肤作用;生地、栀子、丹皮、公英、桑叶、制黄芩以疏风清热,凉血解毒;丹参、皂针活血,制半夏化痰,香附疏肝理气以达到共同散结之功效,同时半夏有抑制皮脂溢出过多之功效;甘草调和诸药。外用中药面膜粉有祛风白肤作用,清热散结之功效,两者配合,从而达到疹退肤美之效果。

  作者单位:250012山东省济南市中医医院
   
       250022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 

作者: 张海秀 边培敏 张红香 2005-6-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