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合作平台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1期临床护理

改良皮下、皮内注射法

来源:INTERNET
摘要:皮下、皮内注射是医疗工作中经常选用的注射方法,特别是预防接种常采用之。传统的皮下、皮内注射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效率,而且疼痛感较重,现介绍一种改良了的皮下、皮内注射。1改良实践1。1皮下注射法1。...

点击显示 收起

  皮下、皮内注射是医疗工作中经常选用的注射方法,特别是预防接种常采用之。传统的皮下、皮内注射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效率,而且疼痛感较重,现介绍一种改良了的皮下、皮内注射。

  1 改良实践
    
  1.1 皮下注射法
   
  1.1.1 部位及姿势 适宜于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时;其姿势为:手自然下垂,头向对侧歪斜,将上衣由领部脱至三角肌下缘以暴露注射部位,操作者在其旁侧。
   
  1.1.2 操作方法 注射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针由上斜向下刺入皮下适当长度,抽无回血后推药完成注射。
   
  1.1.3 优点 其一,本法操作方便,省时省事,不需脱光上臂,避免着凉,特别适用于大面积预防接种,尤其冬季小儿穿着较多,脱穿衣袖不太方便时愿接受此法。其二,避免进针瞬间针栓下滑导致的空气入管现象的发生,同时便于掌握给药剂量,防止药液在针管内残留(少量气泡推动)浪费。其三,疼痛感较轻,与进针方向(与神经走行非逆向)有关。此外,持针者在小儿的旁侧不易被其看到,减轻其心理恐惧及抗拒行为。
   
  1.2 皮内注射法
   
  1.2.1 部位及姿势 选用前臂内侧下段皮内注射时,前臂取水平位,掌心向上;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时,上臂尽量抬高(勿上举过肩)且前屈,头向对侧歪斜,操作者在其旁侧。
   
  1.2.2 操作方法 注射部位皮肤常规消毒后,操作者左手绷紧局部皮肤,右手持针与腕横纹平行进针适度;上臂三角肌下缘注射时,自上斜向下进针适度;然后完成注射。
   
  1.2.3 优点 其一,疼痛感较轻,与进针方向(与神经走行非逆向)有关。其二,避免进针瞬间针栓下滑导致的空气入管现象的发生。其三,不必脱光衣袖;持针者在小儿的旁侧不易被其看到,减轻其心理恐惧及抗拒行为。

  2 效果评价
    
  上述注射法在防疫科及小儿科推广应用四年,最突出的效果是节省操作时间。特别是在冬季,5岁以下的小儿需要工作人员协助脱衣露臂,遇到抗拒能力较强的小儿,注射前的准备工作费时更长;大多年轻夫妇缺乏耐心,少不了唠叨埋怨传统注射法带来的麻烦。冬季约有30%的小儿注射疫苗后出现发热、流涕,有的高热不退来医院儿科就诊,这不是注射疫苗后的正常反应,系着凉感冒,究其原因为注射疫苗时上臂暴露时间较长,从脱掉衣袖、完成注射、压针眼到穿好衣袖一般不少于3min,甚至更长;期间散失较多的体热,冬季极易受凉感冒。改用此法后,受凉感冒的小儿明显减少,据初步统计不到5%。再者,群体反应明显减轻,在以往每逢接种时间小儿哭声成片,工作人员与家长语言交流受到影响,需要提高声音才能听清谈话内容。而今听得最清、最多的是人群的脚步声;3岁以上的小儿讲得最多的一句话:“阿姨打针不疼!”。皮内注射法已应用于成人(皮肤过敏试验),感受最深的是曾接受过皮内注射者;他们的最多反应是注射前紧张,不愿意伸手,注射后第一句话:“以前皮试很疼,这次怎么不大疼啊?!”。这就是该法的又一优点。
   
  综上所述,改良皮下、皮内注射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单位:271411山东省宁阳县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杨洪凤 李贞 孙月华 2005-7-1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