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5期

降纤酶与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比较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了解和比较降纤酶与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入选的均为60岁以上老年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降纤酶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结束时对两组病人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了解和比较降纤酶与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方法  入选的均为60岁以上老年急性脑梗塞病人,随机分为两组:降纤酶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纤酶治疗;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结束时对两组病人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采用降纤酶为中心的联合治疗组与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为中心的联合治疗组的疗效没有显著差异。 结论  降纤酶和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急性脑梗塞都有确切疗效,经统计学处理两者无显著差异,而降纤酶有应用时间短、方便的优点。
    
  【关键词】  降纤酶;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老年人急性脑梗塞
             
  随着人类寿命延长,急性脑梗塞是我国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是神经内科急诊的常见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仅次于心脏病及癌症,但却是病残的最主要原因。在老年人中随着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发病率也在逐步上升,少数病例甚至没有任何症状,而仅在体检CT扫描时被发现,脑梗塞治疗方案颇多,本研究选用降纤酶与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临床治疗,目的是比较两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00例均为本院2001~2003年内科住院病人,年龄在60岁以上,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除外脑出血。凡具有出血史及胃肠道溃疡病史者,有出血可能性者,有重度肝肾功能损伤,心功能衰竭或多脏器功能衰竭,有药物过敏史或已用过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抗凝剂或使用抗纤溶药物者,或极大面积脑梗塞伴重度昏迷者均不选入。入院100例随机分成两组,降纤酶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9.5±7.4)岁,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8.6±5.2)岁,两组病人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无显著差别。

    1.2 神经体征 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见表1。

  表1 降纤酶组和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组 略
          
  经统计学处理(秩和检验),两组平均积分无显著差异,本资料可作研究用。

    1.3 CT检查结果 所有两组病人全部经头颅CT检查证实为脑梗塞(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头颅CT检查结果 略
         
  1.4 治疗方法和疗程 (1)均应用常规治疗(即调整血压、血糖、脱水降颅压、抗感染药物)基础上,降纤酶组加用降纤酶[每支5U,昆明龙年药业有限公司,卫药准字XF-0037(1)号]患者于入院1、2、3天分别按药品的10U、5U、5U加入5%葡萄糖盐水250ml静脉滴注1h。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组加用葛根素葡萄糖(每支400mg,北京协和药厂,国药准字XF20000320号)400m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
   
  对于所有病人于治疗前后进行了肝肾功能、出凝血时间及血脂、血糖、血小板等检查。

    1.5 疗效制定 按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 [1] 制定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减少91%~100%为基本痊愈,46%~90%为显著进步,18%~45%为进步,0~17%为无变化,0以下为恶化。

    1.6 统计学处理 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所有数据均采用ˉx±s表示。以P<0.05判断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的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疗效比较 略
         
  2.2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小板检测均无明显变化,治疗期间无皮疹,出血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降纤酶 [2] 是一种新型的蛇毒溶栓剂 [3] ,是以蛇毒中经生物技术分离纯化的单一组分水解酶,其分子量36000,其药理作用主要通过选择性地作用于血中纤维蛋白原X链N末端的精氨酸与甘氨酸之间,直接促使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分解,从而易被清除,还可激活血中t-PA生成,促进纤维蛋白酶原转变成纤维蛋白溶酶,从而溶解血栓,而对其它凝血因子无影响,并能改变血液流变学上的某些因素,如降低全血粘度,抑制红细胞凝集,使血流速度增强,减少缺血性的血管病血栓形成的因素,达到溶栓快,使缺血部位迅速恢复功能,具有疗效较好的治疗和防止复发的临床效果。早期应用是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的关键。葛根素葡萄糖是从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中提取的纯度大于98%的单一成分注射液,化学名为4,7二羟基、8-β-D葡萄糖基异黄酮对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降低血粘度,及改善血液循环,扩张脑血管的作用。脑梗死时血管内皮损伤,缺氧可直接抑制内皮细胞释放NO,还可产生超氧化物自由基使NO死亡,导致血管痉挛,动脉硬化。而葛根素葡萄糖治疗后NO水平升高,其机制可能为:(1)葛根素葡萄糖可扩张血管,增加组织灌注,改善微循环,使内皮细胞的供氧增加,代谢改善,损伤减轻;(2)葛根素葡萄糖 [4] 使自由基生成减少并增加其清除率,减轻自由基对内皮损伤,内皮细胞功能改善后,合成释放NO增加。另外葛根素葡萄糖能使血清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明显增高,而VEGF能特异性上调血管内皮细胞包括促使新血管形成,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和减少内皮细胞对钙离子吸收且和NO有协同作用,通过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侧枝循环,从而增加梗塞部位的血流供应,提高脑的缺血耐受力改善延迟后再损伤,缩小梗死体积和减轻脑水肿,改善神经功能达到缓解和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目的。但葛根素葡萄糖上调VEGF浓度的确切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总之,降纤酶和葛根素葡萄糖对老年人急性脑梗塞均有确切的疗效,两者无显著差异,而无明显副作用,但使用起来降纤酶更方便,疗程短。
    
  【参考文献】
    
  1 赫文学.血栓与抗血栓酶.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45-550.

    2 陆兴州.溶栓疗法治疗急性脑梗塞.国外医学·脑血管分册,1993,1:84.

    3 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1995).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

    4 徐平,郭桂香,身诸林.葛根素葡萄糖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新医学,1998,29(7):368. 
  作者单位:201501上海,上海市金山区中心医院枫泾分院内科

  (编辑:李 弋)

作者: 戴兰英刘嘉昌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