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6期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烟曲菌感染1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男,22岁,2003年7月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应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自行停药。2004年1月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40℃,无发冷寒战,伴头痛,拍胸片诊断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诊断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颈部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22岁,2003年7月出现颈部淋巴结肿大,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8月19日住我院。行淋巴结针吸活检术,病理示干酪坏死性结核,PPD试验为强阳性。应用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抗结核治疗2个月后,自行停药。2004年1月出现高热,体温最高达40℃,无发冷寒战,伴头痛,拍胸片诊断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应用抗结核组合药(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40余天,症状无改善,出现恶心、呕吐,2004年2月28日再次住院。入院查体:体温39℃,脉搏106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90/60mmHg,右颈部可触及一约1.5cm×1.5cm大小淋巴结,质软,轻触痛,有波动感,与周围组织有粘连,左颈部淋巴结已破溃结痂,颈抵抗二横指,两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106次/min,节律规整,无杂音,肝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两侧巴氏征、克氏征、布氏征均为阴性。2004年2月10日自带胸片示两肺上中下弥漫分布大小、密度均匀的粟粒状阴影,右肺中部分病灶融合成片。诊断为血行播散型肺结核、颈部淋巴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给予异烟肼、利福喷丁、链霉素、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五化抗结核及氟美松对症治疗,先后行腰椎穿刺术6次,测颅压均不高,化验仅氯化物略低于正常,排除结脑诊断。治疗1个月,高热头痛症状缓解,出现剧烈咳嗽,干咳无痰,夜间为著,咳嗽时极度气短,有喉部喘鸣音,不能平卧,影响睡眠,应用氨茶碱、可待因等药物对症治疗无效,因痉咳不能行纤支镜检查,复查胸片病变较前无明显改变。怀疑继发真菌感染,经环甲膜穿刺排痰取标本真菌培养3次均示烟曲菌,在继续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伊曲康唑抗真菌治疗,患者症状逐渐减轻,住院97天,复查胸片粟粒状阴影较前吸收,行纤支镜检查,BF刷片及灌洗液培养均未发现真菌,出院。院外应用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三化抗结核,继续应用伊曲康唑抗真菌。定期复查胸片病变吸收好转,痰真菌涂片均未发现菌丝。伊曲康唑应用6个月停用,抗结核药物目前仍在应用中。
    
  2 讨论
    
  曲菌属于条件致病菌,主要由于吸入曲菌孢子感染,但并不是每个人吸入曲菌孢子后都发病,患者常有基础疾病和/或存在诱发因素。基础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肺癌、肺结核或尘肺等,使呼吸系统局部结构破坏,防御和免疫功能降低,故易患肺真菌病,肺外疾病如艾滋病、恶性肿瘤、白血病、糖尿病、慢性肝病、尿毒症、结缔组织病和大面积烧伤等。诱发因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细胞毒性药物、放疗、外科手术(尤其器官移植)、吸毒、雾化吸入治疗、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静脉输液置管和留置导管等。该患者就是在患有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淋巴结核基础上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了曲菌感染。目前随着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真菌感染病例逐年增多,但其症状、体征及X线表现大多没有特异性(曲菌球X线表现除外),病原体检查是确诊的最重要依据,痰涂片或培养是肺真菌病诊断最常用方法。临床医师应引起警惕,临床上某些患者尤其是患上述基础疾病或存在上述诱发因素的患者。若诊断明确,正规治疗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应考虑到继发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尽可能取得病原学依据后相应用药。若条件所限没有获得病原学依据,则可在监测肝功、肾功情况下试验性治疗,观察疗效,以免延误病情。

  作者单位:050041河北石家庄,河北省胸科医院

  (编辑:悦 铭)

作者: 牛艳慧陈树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