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19期

颈动脉超声预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预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高频超声对96例入院准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进行颈动脉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四组:正常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的IMT值高于单支和双支病变组(P<0。结论通过对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冠状......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预测冠心病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高频超声对96例入院准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进行颈动脉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四组:正常组、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三支病变组。结果  冠心病患者颈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值较正常明显增大(P<0.01),冠状动脉三支病变组的IMT值高于单支和双支病变组(P<0.05)。结论  通过对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以早期发现冠状动脉的病变,并可初步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

  【关键词】  颈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超声检查
   
    2004年3月~2005年4月,笔者采用高频超声对96例入院准备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病人进行颈动脉检查,来探讨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对预测冠心病的临床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4年3月~2005年4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96例,男61例,女35例;年龄44~75岁(61.6±9.5岁)。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成四组:正常组18例,男11例,女7例;单支病变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双支病变组22例,男14例,女8例;三支病变组16例,男11例,女5例。各组平均年龄差异无显著性。

  1.2  方法

  1.2.1  冠状动脉造影  采用Jndkins法,结果由2名不知道超声结果的心脏介入专业医师判定。冠状动脉任何一分支存在≥50%狭窄视为存在病变,统计病变血管支数。

  1.2.2  颈动脉超声  应用美国HP5500超声诊断仪,探头中心频率为7MHz。患者仰卧,在双侧颈总动脉(距颈动脉球部膨大起始处10mm内),颈内动脉(距颈动脉球部分叉处10mm)等处沿血管长轴进行测量。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内膜中层厚度(IMT)。在此处及其前后1cm处测3次其厚度,计算平均厚度(IMTmean)。IMT的正常值≤0.09mm。半定量估计斑块的范围及严重程度:0级无斑块、1级为单侧斑块≤3.0mm×3.0mm,2级为单侧斑块厚度>3.0mm×3.0mm或双侧均有斑块,且其中至少有一侧斑块厚度≤3.0mm×3.0mm,3级为双侧斑块厚度均>3.0mm×3.0mm[1]。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以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不同组的颈动脉斑块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因素间相关性采用线性回归,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使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颈动脉IMT与冠状动脉病变数的关系  见表1。

  表1  颈动脉IMT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略)

  2.2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斑块分级的关系  见表2。

  表2  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与颈动脉斑块分级的关系  (略)

  由表1,表2可见,随冠状动脉病变受累支数、复杂程度的增加,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及斑块厚度增加,内膜中层厚度呈增厚趋势。单支病变组与正常组,及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相比,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明显增加。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相比,颈动脉斑块的严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

  冠状动脉造影是临床判断冠脉病变部位和程度最可靠的方法,有“金标准”之称,但冠脉造影是一种侵入性检查,而颈动脉超声为非侵入性检查,用于检查和定量评价颈动脉病变。本研究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的颈动脉IMT明显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随冠状动脉病变加重,斑块的严重程度亦明显增加,颈动脉IMT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有研究[2]表明,内膜增厚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标志。Bonithon-Kopp报道,IMT异常增厚部位,出现斑块的危险性明显增加[3]。研究表明IMT的改变早于斑块的发生。颈动脉斑块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斑块的情况[1]。

  综上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严重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且颈动脉的超声检测为无创性,简单易于重复。因此,对颈动脉进行超声检测对冠状动粥样硬化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冠状动脉造影前的筛查手段,以提高冠状动脉造影的阳性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Johannes H,John W,Wikstrand H,et al.Atherosclerotic changes in the Carotid artery bulb as measured bg B-mode ultrasound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extent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Stroke,1997,28:1189-1194.

  2  CHiadoni,Taddei S,Virdis A, et al.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common carotid artery wall thickening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1998,32:25.

  3  Bonithon-kopp C,Touboul PJ,Berr C,et al.Relation of intima-media thickness to atherosclerotic plaque in carotid arteries.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6,16:310-316.

  作者单位: 214400 江苏江阴,江阴市人民医院

  (编辑:李  令)

作者: 钱惠东苏伟李伟章蒋文龙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