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2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感注重合理应用抗生素的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尽可能地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疗效。方法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做出是病毒或是细菌感染的初步诊断后再进行治疗。结论经过详细查体和询问病史做出初步的病因学诊断,是治疗血常规化验正常的上感患者时避免滥用抗生素的关键。合理应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尽可能地合理应用抗生素,提高疗效。方法  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做出是病毒或是细菌感染的初步诊断后再进行治疗。结果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  经过详细查体和询问病史做出初步的病因学诊断,是治疗血常规化验正常的上感患者时避免滥用抗生素的关键。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初步诊断;合理应用;免疫损伤;逃逸
 
  基层医疗部门遇到最多的常见和多发病是上呼吸道感染,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常普遍。对发热的患者做常规的血化验,当WBC增加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增加、核左移时认为有细菌感染;当WBC下降,淋巴细胞增加时(除外TB等其他情况)则认为存在着病毒感染,而不发热的患者其血常规化验值多无异常。

  1  资料与方法

  回顾了2004年7月~2005年6月上感患者1198例,其中只有28例发热(37.4℃~39.6℃),占2.3%,有4例37.5℃以下的患者血常规化验值正常; 97.7%的患者不发热,抽查了其中的23例,血常规化验值正常,基层医疗部门做不了病毒和细菌的检测和鉴别,此时怎样才能符合循证医学的理念,做到合理使用抗生素?如果分析化验后得出病毒或细菌感染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类比,从临床表现和病理生理推断出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后再行治疗,就减少了滥用抗生素的危险。

  1.1  初步诊断为病毒感染的情况  问诊:主诉为全身关节、肌肉酸痛,自觉乏力、头痛、头晕、咽痛或灼热感,可有颈部淋巴结痛,轻微怕冷等。发病1~2天前有着凉、劳累、淋雨等诱因,有与类似症状的上感病人的接触史。既往无鼻窦炎、扁桃体炎等慢性病及过敏鼻炎史。查体:精神不振,全身症状较明显,呈酸懒乏力貌。鼻塞、流清水样鼻涕,流眼泪,眼结膜充血,口唇疱疹,咳白痰,咽部充血,咽后壁可见肿大的淋巴滤泡,分泌物呈无色稀薄样。舌质红、苔白或黄,脉速,可有浮、紧感。心肺(-)。

  分析:上感病毒感染后多有1~2天潜伏期,当数量、毒力大于机体抵抗力时,引发局部及全身症状。从形态学上讲,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以nm计,大多为50~150nm,在呼吸道上皮细胞或淋巴细胞内寄生,用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至几十万倍才能看到[1];细菌以μm计,多为细胞外寄生,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一千倍左右才能看到[1]。机体感染病毒后的渗出物常较细菌为稀薄,如鼻黏膜感染病毒后的卡他期的分泌和渗出物为清水样[2]。

  1.2  初步诊断为细菌感染的情况  问诊:主诉为咽痛、颈部淋巴结痛、头痛,可有牙痛等。发病前有受热、着凉、吃辛辣食物、工作和学习劳累等诱因。既往多有扁桃体炎、鼻窦炎、鼻息肉、泪囊炎、牙周炎等慢性病史。查体:局部症状较明显,而全身症状及精神尚好。鼻塞、流黄涕、咳嗽、咳黄痰。舌质红,苔黄或白。口腔内可见牙周炎、牙残根(中老年多见)、智齿冠周炎(年青人多见),可闻口臭;扁桃体肿大充血,其表面“粗糙”,分泌物和渗出物稍稠、微黄,可有脓苔;鼻音重;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可移动的淋巴结,压痛感(+)。脉浮,可速。心肺(-)。
   
  分析:鼻腔、口腔、扁桃体上常寄生一些致病菌,如肺炎双球菌、乙型链球菌、流感杆菌等,和一些条件致病菌与机体处于平衡状态。当外界环境改变,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发病。黏膜表面渗出物稍粘稠、微黄,含有死亡的白细胞、细菌、少量纤维素及溶蛋白酶和浆液等[2]。口腔内食物残渣在腐败菌作用下发酵引起口臭。一般情况下当炎症局限、血象正常时,并不影响皮肤科医生使用抗生素治疗小疖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疾病也能从中得到借鉴。

  1.3  抗病毒中西药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1.3.1  病毒性感染  中草药:可以因人制宜随症加减。中成药:可以用1~2种药物在剂量上调整后配合应用,因服用方便为多数患者乐于接受。如:用感冒清热颗粒冲剂(辛温型)加用板蓝根颗粒冲剂治疗风寒型感冒。用维C银翘片加抗病毒口服液治疗风热型感冒。西药:可选用口服广谱抗病毒及其他对症药物。经过2~3天治疗病情不见好转或反而加重的要进一步检查,如并发细菌感染即应加用抗生素同时治疗。“急性病毒性咽炎……吞咽时疼痛加重,常提示有链球菌感染[3]。”临床上经常可遇到这种情况。

  1.3.2  细菌性感染  在疾病进展快时应选用杀菌型抗生素,尽可能不选用广谱抗生素。疾病无明显加重时,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抑菌药物。如胃溶型麦迪霉素[4]、螺旋霉素等,价钱便宜,疗效也很好。在治疗扁桃体炎、咽喉炎时如果加用含片、含漱剂或喷雾剂等口腔局部用药,疗效更好。正确使用抗生素要有的放矢,要适时、适量、适度。不要见效就停药,应待症状消失后再用1~2天。

  中西药合用要注意相互拮抗、相互影响吸收和副作用加重的不利因素。服药时间应至少间隔半小时以上为好。西药作用快,比如抗生素类,口服多于2h达到血药浓度高峰,宜先服用。中药常为几种药物相互配伍,成分已较复杂,宜稍后服用。服药一般用温开水好,忌用茶水或其他饮料类,以免其中的有机或无机成分、pH等因素影响药效或使药物不容易被吸收。忌服油腻食物,因多数药为水溶性,油腻食物延长胃的排空时间,患病时的消化和吸收能力常下降,则更不利于药物的吸收。治疗上感也要重视一般治疗,患者休息和饮食好,抵抗力增强,药物才能充分发挥其治疗作用。中西药并用只要避免不利因素,就能得到1+1>1或1+1=2,甚至于1+1>2的作用。

  2  结果

  通过以上治疗,96%的患者于3~6天内痊愈,少数体质差或有慢性扁桃体炎的可持续约1周,而有慢性鼻窦炎者需治疗更长一些时间,三者约为3%~4%。

  3  体会

  关于呼吸道感染,现在一般认为病毒感染的占大多数,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3]”;“急性呼吸道感染90%以上由病毒引起[1]”。但治疗疾病要具体病人具体分析,切不可依据细菌或病毒感染的概率大小来开药,也不能采用所谓“西医诊断,中西药治疗”的‘错位’理论。要经过望体态,看舌质的红、淡,舌苔的黄、白、厚、薄,而知寒热;听声音的嘶哑、鼻音的轻重,闻呼吸时排出的气味,问病史,再查看口腔、咽部和扁桃体病理生理的改变,慎重判断出究竟是细菌还是病毒感染;最后切脉而知虚实;只有按不同个体的病情,做出病因学的诊断后,才能合理应用抗生素,从而更加突出中医标本兼治的理论。现代医学认为:在治病过程中使免疫反应过激的措施,会造成机体组织的免疫损伤;而使免疫反应过低,又可造成病原微生物等的逃逸。中医的八纲辨证强调了整体机能平衡的重要性,中药治疗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中西医结合合理使用抗生素更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

  以上诊断为病毒或细菌感染,只是从症状、体征、病理生理上推断,虽然经过临床治疗痊愈后得到证实,但缺少实验检出病毒或细菌的佐证,是不足和遗憾之处。由于工作的局限性和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之处难免,希望指正。

  【参考文献】

  1  石佑恩.病原微生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5,45,248.

  2  武忠弼.病理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03-106.

  3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

  4  陆凤翔,杨玉.临床实用药物手册,第二版.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2002,26-27.
 
  (编辑:悦  铭)

  作者单位: 100035 北京,北京联合大学  

 

作者: 王铁山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