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4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理指标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对1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生理指标和个性特征的临床研究。方法生理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血沉、肝功能、肾功能、免疫项目指标。从总体、诱因、发病次数、病程、疾病严重程度、辨证分型及预后七个方面进行生理指标与个性特征的临床研究。结果患者总体生理指标与SLE诊断标准相吻合。...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对1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进行生理指标和个性特征的临床研究。方法  生理指标包括血尿常规、血沉、肝功能、肾功能、免疫项目指标。个性特征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进行测评,并与中国常模进行比较。从总体、诱因、发病次数、病程、疾病严重程度、辨证分型及预后七个方面进行生理指标与个性特征的临床研究。结果  患者总体生理指标与SLE诊断标准相吻合;SLE患者的个性特点为二高一低;SLE患者总体的生理指标与个性特征存有明显的关系。结论  以诱因、发病次数、病程、疾病严重程度、辨证分型及预后状况作为分类的各亚类患者生理指标和个性特征有明显的差异也存在不同的亚类特征。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理指标;个性特征;相关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较严重的心身疾病[1,2],早在30年代就有人通过大量研究指出特异的人格特征与特异的心身疾病有关[3]。Kronfo等[4~6]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对37例SLE作了测定,发现61%有MMPI异常。Liang等[7]采用MMPI对76例SLE患者和2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了测定,发现抑郁分、疑病分和癔病分在SLE组明显升高。陈金等[8]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对45例SLE患者进行了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提示具有内倾型、不稳定型个性特征的人群发生SLE的几率较普通人群为高。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探索SLE患者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动态趋势,探索不同诱因、不同发病次数、不同病程及预后SLE患者生理指标和个性特征的相互关系。对于丰富病因假说,制定综合干预措施和丰富诊疗手段具有重要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自1999年10月~2003年10月在天津市长征医院确诊并住院的138例SLE患者,男17例,女121例;年龄最大64岁,最小16岁,平均(35±12.50)岁。已婚101例,未婚37例。

  1.2  方法  入院后首先检查SLE患者血尿常规、血沉、肝肾功能及免疫化验指标,入院第2天由专人按专门设计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职业。疾病资料:包括SLE确诊时间、病程、诱因、有无脏器损害、发病次数、中医辨证分型、预后状况。生理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沉、肝功能、肾功能、免疫项即免疫球蛋白A、G、M、补体C3、C4、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ds-DNA)、抗ENA抗体(ENA)、抗Sm抗体(Sm)、抗RNP(RNP)、抗Ro/SSA抗体、抗La/SSB抗体、抗心磷脂抗体(ACA)、抗核糖体抗体(抗P)。个性测量工具是采用龚耀先修订的88个条目的艾森克个性问卷(EPQ)[9]。数据分析方法是全部资料均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根据研究需要和数据特征,采用了一般性统计分析和t检验等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总体生理指标及其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2.1.1  总体生理指标  总体生理指标是指138例SLE患者生理指标的检测结果,为叙述方便仅将各项检查的异常比例(%)报告如下,A 47.8,G 55.8,肾功能2.9。本研究所测定的总体生理指标与SLE诊断标准吻合,免疫球蛋白G升高占55.8%,ANA异常率占91.3%,ENA异常率占79.7%,血沉增快占71%,血常规异常占55.1%,尿常规异常占55.8%。

  2.1.2  SLE患者个性特征及其与常模的比较  见表1。

  表1  SLE患者个性特征与常模的比较 略
   
  表1中健康者EPQ常模系采用1988年天津市逐户分层取样的分析结果。统计结果显示,SLE患者与健康者EPQ得分比较中,E量表分接近,P、N、L量表分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其中P、N分显著高于健康者,L分显著低于健康者。

  2.1.3  不同生理指标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统计结果显示,SLE患者生理指标中免疫球蛋白G与EPQ的情绪稳定性(N量表)相关(48.88±11.11/53.35±11.94,t=-2.12*),抗La/SSB抗体与EPQ的精神质(P量表)相关(52.77±13.79/59.70±11.95,t=-2.71*)。谷丙转氨酶(ALT)与EPQ的内外向(E量表)有关(50.01±9.16/47.50±9.34,t=2.49*),生理指标中的PRO与EPQ的精神质有关(52.19±13.49/57.16±12.62,t=2.22*),也与掩饰性(L量表)有关(47.96±10.49/43.75±11.66,t=2.23*)。

  2.2  不同诱因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的关系  在SLE发病诱因上分为:感染、疲劳、日晒、精神刺激、寒冷及其他五种因素。当诱因主要表现为感染、疲劳、日晒、精神刺激时,患者与健康者EPQ结果比较中E量表分接近,P、N、L量表分差异均有显著性,其中P、N分显著高于健康者,L分显著低于健康者。当诱因为寒冷及其他时N量表分接近健康者,E、P、L量表分与健康者差异有显著性,其中,E、P分显著高于健康者,L分显著低于健康者。SLE患者生理指标在不同诱因下与EPQ各因子得分的关系中,当诱因为疲劳时,EPQ各因子得分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存在差异显著性的项数最多)。

  2.3  发病次数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个性特征的关系  发病次数不同是指1次、2次、3次以上住院三种情况。在不同住院次数下SLE患者EPQ得分及其与健康人的比较不论发病次数是1次、2次还是3次以上患者与健康者个性特征的比较中E量表分接近,P、N、L量表分差异均有显著性。不同生理指标对EPQ得分的影响是当发病次数为3次以上时,EPQ各因子得分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存在差异显著性的项数最多)。

  2.4  病程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EPQ的关系  病程不同是指病程在半年以下、半年至1年、1~2年、2年以上。不论病程长短,SLE患者与健康者个性特征的比较中,E量表分接近,P、N、L量表分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其中,P、N分显著高于健康者,L分显著低于健康者。SLE患者生理指标在不同病程下与EPQ各因子得分的关系是当病程为2年以上时,EPQ各因子得分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存在差异显著性的项数最多)。

  2.5  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心理指标的关系  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是指SLE患者有脏器损害和无脏器损害而言。不同疾病严重程度SLE患者EPQ得分与健康者的比较,不论是否有脏器损害SLE患者与健康者个性特征的比较中E量表分接近,P、N、L量表分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其中,P、N分显著高于健康者,L分显著低于健康者。

  2.6  辨证分型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EPQ的关系  辨证分型是指按中医诊断而言,可分为气阴两虚、肝郁气滞、脾肾阳虚和其他四型。在气阴两虚和肝郁气滞2种辨证分型下SLE患者与健康者个性特征的比较中E量表分接近,P、N、L量表分差异均存在显著性。其中,P、N分显著高于健康者,L分显著低于健康者;在脾肾阳虚分型下,P量表分显著高于健康者,L量表分显著低于健康者;其他分型中E、N量表分接近健康者,P量表分显著高于健康者,L量表分显著低于健康者。SLE患者生理指标在不同辨证分型下与EPQ各因子得分的关系是当治疗方法为脾肾阳虚时,EPQ各因子得分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存在差异显著性的项数最多)。

  2.7  预后状况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EPQ的关系  预后状况可分为好转、无疗效两种。不论预后如何,SLE患者与健康者个性特征的比较中E量表分接近,P、N、L量表分差异存在显著性。其中,P、N分显著高于健康者,L分显著低于健康者。SLE患者生理指标在不同预后状况下与EPQ各因子得分的关系是当预后有好转时,EPQ各分量表得分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差异存在显著性的项数最多)。

  3  讨论

  3.1  本研究具有较好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入选患者均采用生理与心理指标的测定,其生理指标的结果显示本组SLE患者均符合美国ARA的诊断标准,免疫球蛋白IgG升高占55.8%,ANA阳性率占91.3%,ENA阳性率占79.7%,血沉增快占71%,血常规异常占55.1%,尿常规异常占55.8%。提示研究样本是一组确诊SLE且症状在中等偏重的患者。

  3.2  SLE患者的个性特点为二高一低  从个性特征看,E量表得分与健康者差异无显著性,P量表得分则较健康者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提示SLE患者中可能多一些常有烦恼,总觉得不顺心,感觉稍迟钝,对别人抱有偏见,时常对人进攻和不太友好,喜欢做些古怪的、不惧安危且无社会意义事情的表现。N量表亦较健康者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提示SLE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易怒、抑郁,睡眠不好,情绪时有过分,对各种刺激的反应过于强烈,情绪激发后又很难平复下来。L量表评分的结果亦较健康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这个量表的评分比较不像P、N量表那样明显高于健康人,而是明显低于健康人,较健康人的掩饰程度为低。

  3.3  生理指标与EPQ的相关特点  采用SLE患者的生理指标和EPQ进行比较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发现个性与生理指标的关系中,IgG指标阳性可使N量表评分明显升高,或者说N量表评分升高与IgG的阳性有重要的关系。同样,La指标阳性可使P量表评分明显升高,ALT指标阳性可使E量表评分明显增高,Pro指标阳性时亦使P量表评分升高,同时L量表分下降。

  3.4  诱因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EPQ的关系  诱发SLE的原因大体上可包括感染、疲劳、日晒、精神刺激、寒冷及其他五种因素。个性特征的评分比较中,各种诱因与健康人比较均显示P和N量表得分较健康人为高,L量表得分较健康人为低。当诱因为寒冷及其他时,SLE患者的情绪稳定性接近于健康人。

  3.5  发病次数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EPQ的关系  发病次数不同患者在EPQ得分上差异并不明显,均显示P、N量表分均高于健康人,而L量表分却明显低于健康人。

  3.6  病程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EPQ的关系  不同病程SLE患者EPQ的内外向量表评分较接近,P、N量表评分高于健康人,而L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健康人。表明病程长短并没能发现个性特征的明显变化。SLE患者的生理指标在不同病程下发现当病程为2年以上时,EPQ各分量表得分与生理指标关系最为密切,IgA、血常规WBC、HGB、PLT、尿常规WBC/HP异常均较正常的个性偏离程度较大。

  3.7  疾病严重程度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EPQ的关系  本研究疾病严重程度的划分是以SLE患者有否脏器损害为依据的,两组患者EPQ得分没有明显差别,均表现为E量表评分与健康人接近,P、N量表分数高于健康人,L量表分数低于健康人。当患者有脏器损害时,个性特征与生理指标的关系最为密切,主要表现在IgM、HGB、血沉与P量表,ALT、肝功能、尿常规与E量表,Pro与L量表。

  3.8  辨证分型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EPQ的关系  SLE患者对在不同辨证分型下,个性特征也有区别,虽然患者在进行生理、心理检查时刚刚开始治疗,但从中医辨证分型看,气阴两虚和肝郁气滞分型下,E量表评分与健康人较接近,P、E量表评分高于健康人,L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健康人;在脾肾阳虚分型中,P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健康人,L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健康人;其他分型中,E、N量表评分接近健康者,P量表分高于健康人,L量表分仍低于健康人。

  3.9  预后状况不同患者生理指标与EPQ的关系  SLE患者病程迁延、缓解与复发交替,本研究从预后的角度将全部患者分为好转与无疗效两种。SLE患者预后如何,在个性特征上并没有明显差异,P、N量表评分仍高于健康人,L量表评分仍低于健康人。不同预后个性特征表明好转组个性特征得分与生理指标关系密切,好转组的生理指标正常与异常差异明显,无效组的正常与异常生理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53-655.

  2  Kaplan HI.Comprehensive Textbook of Psychiatry,4th ed,Baltimore:Williams-Wilkins,1985,1107-1210.

  3  Wallace DJ.Semin Arthritis Rheum,1987,16:153-157.

  4  Blumenfield M.Prim Care,1978,5:159-171.

  5  Nollet D.Presse Med,1985,14:401-404.

  6  Wallace DJ.Dubois’ Lupus Erythmatosus.3rd ed.Philadelphia:Lea,1987,39-43.

  7  Liang MH.Arhthritis Rheum,1984,27:13-19.

  8  陈金,陆佑之,刘志中.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个性的艾森克量表评定.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1,5(3):118-120.

  9  龚耀先.修订艾森克个性问卷手册.湖南医学院,1986.

  作者单位: 1 300011 天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心理卫生科

       2 天津,天津市长征医院皮肤科

       3 天津,南开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
 
  (编辑:宋  冰)

作者: 陈复平卢桂玲张玉环张玉琬姚风玲李强李维云蒋秀彩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