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4期

以饥饿为首发症状的心绞痛发作1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于2005年10月晨练时突然感到饥饿难忍,继而头晕,眼前发黑,自以为低血糖反应,即进食包子100g,牛奶150ml。诊断为心绞痛发作。立即吸氧,急给予硝酸酯类药物以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冠状循环的血流量,以及扩张周围血管,减少静脉回流心脏的血量,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耗氧,从而缓解心绞痛。2讨论患者以饥饿......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4岁。既往健康。于2005年10月晨练时突然感到饥饿难忍,继而头晕,眼前发黑,自以为低血糖反应,即进食包子100g,牛奶150ml。进食5min后,患者感到心悸、胸闷、憋气,继而出汗,全身乏力而急就诊。查体:急性病面容,面色苍白,大汗。体温36.6℃,脉搏84次/min,脉律齐,呼吸20次/min,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心率84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急查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水平压低0.1~0.2mV,V1、V3导联ST段下移0.1mV。急查心肌酶(CK、CK-MB)水平正常。诊断为心绞痛发作。立即吸氧,急给予硝酸酯类药物以扩张冠状动脉,降低阻力,增加冠状循环的血流量,以及扩张周围血管,减少静脉回流心脏的血量,减低心脏前后负荷和心肌耗氧,从而缓解心绞痛。30min后复查心电图提示:Ⅱ、Ⅲ、aVF导联ST段下移<0.1mV。患者留院观察治疗3天后出院。

   2  讨论

  患者以饥饿为首要临床表现,且无典型的心绞痛症状。追其原因是迷走神经传入纤维感受器几乎都位于心脏下壁表面,当下壁心肌缺血、缺氧时,迷走神经受缺血心肌的刺激,可使消化系统平滑肌收缩,出现消化系统症状,如引起饥饿感、恶心、呕吐、头晕、头迷等,故诊断时应注意与胃肠疾病鉴别。本例患者以饥饿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误以为是低血糖,以进食缓解。大量进食后,第一,人体代谢需氧量也会大大增加,心脏必须加倍工作方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从而使心脏的负荷水平也大大增加;第二,机体为了充分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物质,一方面血液大量地向胃肠道分流,使其他组织血供相对减少;另一方面,消化液分泌明显增加,从而影响了冠状动脉的供血。以上因素综合作用,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凝血机制加强,从而诱发心绞痛。心肌缺血的加重,进一步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心血管系统反应,如血压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减慢,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大汗、乏力等;同时,由于胃内过度充盈,使膈肌上移,胸腔压力增大,肺通气、换气功能下降,加重呼吸困难。故对中老年患者,如若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道症状,特别是当症状与体征不相符合时,在诊断时应考虑心血管疾病,及时进行心电图及心肌酶等相关检查,以免误诊、漏诊。

  作者单位:110036 辽宁沈阳,沈阳市皇姑区中心医院
 
  (编辑:秋  实)

作者: 刘恩国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