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4期

慢性肾盂肾炎中医治疗六法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将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治疗,归纳为清热利湿通淋、疏肝泄热、养阴益气、补益脾肾、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六法,并举例说明。对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慢性。辨证施治慢性肾盂肾炎属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因其症候缠绵难愈,易于复发,尤其是对耐药的慢性肾盂肾炎,在临床中,仍属一大难证,......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将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治疗,归纳为清热利湿通淋、疏肝泄热、养阴益气、补益脾肾、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六法,并举例说明。对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慢性;中医;辨证施治
   
    慢性肾盂肾炎属临床常见多发病证,因其症候缠绵难愈,易于复发,尤其是对耐药的慢性肾盂肾炎,在临床中,仍属一大难证,如果治疗不彻底,或失治、误治,往往导致终末期肾脏病变(ESRD),因此有效地防治慢性肾盂肾炎的发生发展,乃属中医研究的一大课题。
慢性肾盂肾炎基本上属中医“淋证”、“腰痛”范畴,大多由急性肾盂肾炎转变而来,其基本病机为正虚邪恋,虚实夹杂,病因多为湿热、邪毒,或人之脏腑阴阳气血亏损,病位在肾与膀胱,但与肝、脾关系密切。患病之初,感染湿热邪毒,身体壮实,多从膀胱湿热,肝胆郁热来进行辨治;患病日久,伤及人之脏腑阴阳气血,则多从气阴两虚,脾肾两虚,肾阴虚及肾阳虚等来进行辨析。现经综合相关医学文献及本人临床实践,拟就慢性肾盂肾炎的中医治疗,归纳为清热利湿通淋、疏肝泄热,养阴益气,补益脾肾,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六法,介绍如下。

  1  清热利湿通淋法

  1.1  主证  小便频数,点滴而下,灼热刺痛,急迫不爽,尿色黄赤混浊,甚则出现血尿,或发热、口苦、腰痛或便秘,舌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1.2  病机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

  1.3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1.4  方药  八正散加减:木通10g,车前草10g,酒军5g,六一散15g,蓄12g,瞿麦15g,栀子10g,黄柏10g,晚蚕沙10g。
若兼表证者加二花、薄荷、柴胡、防风等,湿热邪毒较重者可加蛇舌草、公英、贯众、黄芩、地丁、土茯苓等;兼石淋涩痛者加金钱草、鸡内金、海金沙等;如大便秘结腹胀者,可重用酒军,并加用枳实;如湿热邪毒伤及血络,迫血妄行,出现镜下或肉眼血尿,宜用小蓟饮子合导赤散化裁。

  1.5  病案举例  患者,女,32岁,干部,“泌感”病史3年,平素尿中白细胞(±~+),无明显不适,一周前因起居不慎,发作腰痛,小便频数,灼热涩痛,尿黄少,口干而苦,尿常规:蛋白(+),白细胞满视野,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拟解毒利湿通淋,方用八正散加蚕沙、公英、地丁、蛇舌草,服药十六剂,诸症尽除,尿常规正常,随访1年未发。

  本法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期以膀胱湿热为主证者。因本病属本虚标实之证,因此,苦寒清利不可太过,证验即止,以免正伤邪恋;如兼正虚,宜少佐扶正之品。中医有“淋家不可发汗”之戒,如兼外感表证,疏风解表之剂的运用应谨慎,免有劫伤营分之嫌。

  2  疏肝泻热法

  2.1  主证  小便涩痛,灼热不畅,色黄赤,心烦易怒,口苦纳呆,或兼胸胁胀痛,或少腹拘急,尿道口、睾丸疼痛,带下黄臭,或寒热往来,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2.2  病机  肝胆邪热蕴结,湿热下注,蕴蓄膀胱,气化失司。

  2.3  治法  疏泻肝胆,利湿清热。

  2.4  方药  龙胆泻肝汤化裁:龙胆草12g,黄芩12g,生地20g,车前草15g,栀子15g,柴胡12g,木通12g,泽泻15g,甘草6g。
湿热重者加土茯苓15g,蚕沙10g,萆10g,睾丸痛者加山楂、荔枝核等,少腹拘急者加香附、乌药、金铃子等,胸胁胀痛者可加乌药、青皮等,若兼头痛眩晕,口苦易怒者,可加菊花等。

  2.5  病案举例  患者,女,34岁,2年前曾患“急性肾盂肾炎”,证除停药,以后多因情志不遂而诱发,3天前与人口角,遂至胸闷脘胀,全腹坠胀,小便频数,热涩作痛,尿黄少,伴心烦易怒,口苦,舌红,苔薄白,脉沉弦,尿蛋白(±),红细胞(+),白细胞(++),治以清肝胆,利湿热,拟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服药二剂症减,守方四十余剂而证除,嘱戒恼怒。
本法多用于治疗饮食不节或情志不舒所致的肝胆郁热证。常见女性,多有明显的情志因素,治疗主张药物与心理治疗相结合。本法药多苦寒,易伤脾胃,中病即止,不宜久服。

  3  益气养阴法

  3.1  主证  尿频、尿急、尿痛,或小便淋漓不畅,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或有手足心热,腰酸痛,舌边尖红,苔白少津,脉沉弱或沉细。

  3.2  病机  湿热久留,气阴两伤,正虚邪恋。

  3.3  治法  益气养阴,兼清湿热。

  3.4  方药  清心莲子饮化裁:炙黄芪15g,党参12g,赤茯苓12g,麦冬12g,地骨皮15g,车前子12g,莲子12g,益母草15g,白茅根15g,蛇舌草12g,甘草6g。

  湿热重者可加黄柏、泽泻、玄参、蚕沙等;腰酸痛者加杜仲、续断、龟版等,兼阴虚内热者可加青蒿、知母、生地等。

  3.5  病案举例  患者,女,56岁,患慢性肾炎15年左右。常遇劳即发,近来倦怠乏力,动则汗出,手足心热,腰部酸痛,活动后加剧,小便淋漓,频急作痛,尿黄便秘,舌边红,少苔,脉濡细,尿常规:蛋白(++),红细胞少许,白细胞(++),拟养阴益气,兼清湿热为法,方用清心莲子饮去柴胡加白茅根、泽泻、生地、蛇舌草,服药10余剂,症减,诉觉腰部酸痛、乏力,上方去蛇舌草、泽泻,加杜仲、龟版,续服药16剂,病愈。
  
  本法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非急性发作期以气阴不足为主证者。气阴两虚,尤以气虚是本病反复发作之关键,临证时必须注意防治。

  4  补益脾肾法

  4.1  主证  淋证经久不愈,小便频数,淋漓不已,遇劳易发,面色白,神疲乏力,小腹坠胀,腰膝酸冷,或纳呆便溏,舌淡,脉虚弱。

  4.2  病机  淋证日久,过服清利之品,脾肾两虚,下焦蕴毒。

  4.3  治法  补肾健脾,兼解湿毒。

  4.4  方药  济生肾气丸加减;附子3g,茯苓12g,泽泻15g,山茱萸10g,山药15g,车前子12g,丹皮10g,肉桂3g,牛膝12g,生地15g,黄芪18g,白术10g,党参12g,萆10g,公英12g。

  如兼腹泻便溏者可加炒扁豆、干姜、砂仁、肉豆蔻等;兼水肿者,宜加大腹皮、木瓜、茯苓皮等,若肾气虚极,中阳衰败,浊阴下降,混浊水毒潴留,而见神倦欲睡,泛恶,甚口有尿味,症属病情严重,宜配制大黄、黄连、半夏,并酌加重附子用量,以解毒降浊。

  4.5  病案举例  患者,女,64岁,农民,患慢性肾盂炎16年余,因起居不慎,常致发作,迭进清利之品,近来渐见头昏神疲乏力,小便频数,淋漓不已,日二十余次,以入夜为甚,遇劳尤剧,伴纳差腹胀,腰膝酸痛,双下肢浮肿,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弱,尿常规:蛋白(±),白细胞(+~++),白细胞管型少许,依证立健脾补肾为法,拟济生肾气丸加黄芪、白术、萆、蚕沙、木瓜,服药10余剂,腰酸痛大减,尿次减少,夜尿2~3次,浮肿渐消,临证少佐加减,续服药15剂,诸证悉尽,尿常规3次复查正常。

  本法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日久,或过服寒凉,或久病体虚,或劳损过度所致的脾肾两虚证。因多兼余邪,故治宜扶正祛邪,标本同治,以调补脾肾和清热利湿并重,补不宜壅,利不忘伤正,谨慎调治,方可收到满意效果。

  5  滋补肾阴法

  5.1  主证  小便频急涩痛,量少色黄,或血尿,淋漓不畅,腰膝酸软,伴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咽燥,五心烦热,男子遗精,女子经少经闭,舌红、少苔,甚则无苔,脉细数。

  5.2  病机  热淋日久或房劳过度,以致肾阴耗伤。

  5.3  治法  滋补肾阴,兼清湿热。

  5.4  方药  知柏地黄丸化裁:知母12g,黄柏10g,生地15g,山茱萸10g,丹皮10g,土茯苓15g,泽泻15g,龟版15g,枸杞10g,半边莲12g,公英15g。

  若肾阴虚,水不涵木,肝胆上亢,头晕目眩较剧者加菊花、龙骨、牡蛎、珍珠母等;若肾阴虚,虚火扰于血分,症见肉眼或镜下血尿者,宜加旱莲草、小蓟、阿胶、藕节等;若膀胱湿热较重者宜加白茅根、通草、蚕沙、瞿麦、蓄等;如久病不愈,阴损及阳,此时宜补肾滋阴助阳,可酌加附片、肉桂、故子、仙灵脾之属。

  5.5  病案举例  患者,男,45岁,个体户,形体消瘦,面色黛黑,患“慢性肾盂肾炎”八年余,因嗜欲无度,常发小便频急,甚则出现血尿,近年来,渐见头晕,耳鸣,五心烦热,尿常规,蛋白(+),白细胞(++),红细胞少许,迭更数医,罔效,遂移诊我处,诊时兼见腰酸痛,尿黄量少,有灼热感,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拟补肾阴,清湿热,方用知柏地黄丸加菊花、龟版、公英、土茯苓、牡蛎,守方服药14剂,证除,查尿常规,白细胞(+),蛋白(-),仰上方去菊花、牡蛎,加蚕沙,续服药5剂,尿中白细胞转阴。
本法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病久,反复发作,或房劳过度,耗伤肾阴证。治疗中用药不可过于滋腻,以免碍湿。兼有余邪时,苦寒清利亦不可太过,以免阴壑未填阳壑又起,招致变证。

  6  温补肾阳法

  6.1  主证  小便频急涩痛,淋漓不畅,面色苍白,腰膝酸冷,或尿少身肿,以腰以下为甚,按之没指,男子阳痿,女子白带多而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以两尺为甚。

  6.2  病机  久患淋证,过用苦寒,或房劳过度而致肾阳亏损。

  6.3  治法  温补肾阳。

  6.4  方药  金匮肾气丸加减:熟附片9g,桂枝6g,淮山15g,茯苓20g,泽泻15g,山萸肉9g,公英12g,蛇舌草15g,故子10g,白术10g。
如值发作期或湿热较重者,宜加贯仲、瞿麦、蓄、马齿苋等;兼浮肿者宜加防己、茯苓皮、车前子、猪苓;若腰酸痛较甚者宜加川断、杜仲、菟丝子等。

  6.5  病案举例  患者,女,42岁,久患慢性肾盂肾炎,常发腰膝酸冷,稍事劳作则身肿,近周来因工作繁重,而腰膝酸冷加重,双下肢浮肿,以午后为甚,面色苍白,口淡不渴,白带清稀量多,小溲淋漓不畅,舌淡,边有齿痕,苔白,脉沉细无力,尿常规,蛋白(++),白细胞(++),可见白细胞管型,拟用金匮肾气丸去丹皮加公英、芥穗、杜仲、防己、白术,服药4剂,浮肿渐消,仍见形寒畏冷,腰膝酸痛,仰上方去防己,车前子加川断、仙灵脾,守方服药十余剂,肿消身轻,后拟金匮肾气丸口服,以善其后,1个月后复查,尿常规正常。

  本法多用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过用苦寒,素体阳虚,房劳过度或年高肾亏所致的肾阳亏损证。此类患者体虚,精神较差,多属慢性肾盂肾炎后期,变证较多,病情较为复杂,辨证尤须谨慎,该法偏温,故可少佐苦寒清利之品,以防助邪。

  以上六法为治疗慢性肾盂肾炎常见之法,因本病基础病机为本虚标实,故邪实者,祛邪不忘扶正,正虚者,扶正不忘清除余邪,标本兼顾。对于处在恢复期的患者,依证可服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等,以固其本,减少发作,以期治愈;对于某些迁延不愈的病例,应积极寻找病因,如糖尿病、肾结石、尿路梗阻、肿瘤、肾下垂、前列腺炎阴道炎、尿道旁腺炎、宫颈炎、尿道口异常、尿路畸形、膀胱输尿管返流等,并应同时针对病因治疗,有的女性患者发病与房事有关,应注意房事的清洁,对于怀孕期及月经期的妇女,亦需注意外阴部卫生,多饮水、勤排尿。本证为慢性疾病,有时起效较慢,故应注意守方治疗;随着病程的延长,有时实证转为虚证,虚证亦可因病情复发而突出实证,故治疗时应注意虚实标本,缓急的变化,谨守病机,随机应变,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作者单位:435500 湖北黄梅,黄梅县中医医院

  (编辑:李  令)

作者: 吴卫兵,陈小仙,马梅生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