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5年第6卷第24期

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翼状胬肉是常见结膜病中最复杂,最难治疗的眼病之一。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达30%~60%[1]。我科自2002~2004年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3例(47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离胬肉体颈球结膜至泪阜处,剪除部分的异常球结膜和其下增生变性组织(注意勿伤内直肌)。...

点击显示 收起

  翼状胬肉是常见结膜病中最复杂,最难治疗的眼病之一。尤其在广东地区紫外线照射强,发病率高。常规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手术切除后复发率高达30%~60%[1]。我科自2002~2004年采用丝裂霉素C联合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43例(47眼),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43例(47眼)。其中男18例(19眼),女25例(28眼)。年龄40~70岁。初发者39眼,术后复发者8眼。病程最短的2年,最长的40年。从事户外工作者居多。

  2  手术方法

  2.1  手术切除  局部麻醉。常规方法从颈部剪开,由颈部钝性分离胬肉组织至头部,用刀片切除胬肉头部,再用抛光器抛光角膜。对于复发性胬肉因其粘连甚紧,则由头部开始用圆头刀片慢慢分离至颈部。分离胬肉体颈球结膜至泪阜处,剪除部分的异常球结膜和其下增生变性组织(注意勿伤内直肌)。巩膜创面烧灼止血,用丝裂霉素C(MMC)0.33mg/ml棉片放置2min,然后用生理盐水200ml反复冲洗,MMC浓度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2.2  结膜瓣移植  结膜植片一般采用上方或下方的球结膜,尽可能不带或少带结膜下组织,缝合时上皮面朝上,用8-0尼龙线带浅层巩膜间断缝合固定于巩膜暴露区,球结膜取材处不予处理。

  3  结果

  角膜创面3~5天愈合。1周内植片轻度充血,水肿。拆线后约2周充血,水肿消退。术后随访3个月~1.5年,初发病例39眼均治愈,未见复发,复发性胬肉8眼中有2眼术后2个月再次复发。

  4  讨论

  翼状胬肉是由于遗传或环境因素刺激,使局部球结膜纤维血管增生和胶原纤维变性,进而角膜的前弹力层由于纤维血管的侵入而破坏。手术切除增生的纤维血管组织后,炎症反应以及原有致病原因的存在,是导致翼状胬肉复发的重要原因[2]。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复发率较高,目前治疗翼状胬肉的方法较多,如单纯切除、头部转移、结膜瓣转位、放射性锶照射及MMC注射、平阳霉素注射等。但是目前也只能降低其复发率。
  
  MMC联合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因使用了健康的自体植片,可使植片的结膜上皮与受区移植面迅速愈合,缩短了术后炎症反应时间,且健康的植片在残剩的胬肉体部建立了一道可防止结膜下组织向结膜侵犯的“隔离带”。
  
  MMC的作用机制是与DNA分子双螺旋形成交联,破坏DNA的结构和功能,抑制增生细胞复制,抑制纤维增生和疤痕形成[3]。
  
  本手术操作要点在于彻底清除角膜和结膜病灶,而结膜瓣移植,只要植片结膜下组织分离干净,保持上皮面向上且足够大,同样可以阻止胬肉生长,在暂无手术显微镜的基层医院也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唐学玲. 翼状胬肉术后β射线治疗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0,18(7):441.

  2  欧良,廖悦英,夏云开,等.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4,26(4):269.

  3  费安裕.丝裂霉素C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的应用.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3,25(11):785.

  作者单位: 529300 广东开平,开平市中医院眼科
 
  (编辑:海  涛)

作者: 李淑芳,林丽冰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