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期

消痛散胶囊治疗偏头痛50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笔者近5年来运用自拟消痛散胶囊治疗偏头痛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所有病例经颅脑CT和经颅多普勒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确诊为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2治疗方法方药组成:川芎30g,赤芍30g,天麻20g,全蝎10g,蜈蚣2条,石决明30g,白芍30g,钩藤20g,龙齿20g,白芷15g,甘草10g。上药共研细末,......

点击显示 收起

  笔者近5年来运用自拟消痛散胶囊治疗偏头痛5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病人中男24例,年龄25~45岁,病程6个月~5年;女26例,年龄23~45岁,病程6个月~5年。所有病例经颅脑CT和经颅多普勒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确诊为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

  1.2  治疗方法  方药组成:川芎30g,赤芍30g,天麻20g,全蝎10g,蜈蚣2条,石决明30g,白芍30g,钩藤20g,龙齿20g,白芷15g,甘草10g。上药共研细末,装入胶囊,每粒胶囊含0.3g生药,每次服4粒,每日3次,7天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头痛消失,各项检查正常;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时间缩短或周期延长,经颅多普勒检查有改善;未愈:头痛症状及各种检查无变化。

  2.2  结果  50例患者经治疗治愈39例,好转10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98%。其中服药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长3个疗程。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32岁,干部,2003年11月16日出诊。患者左侧偏头痛1年,每因精神紧张、过度劳累而发作,每月发作2~4次,每次发作持续1~3天,痛苦难耐,严重影响工作和睡眠。经颅脑CT和多普勒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诊为偏头痛,曾行多种中西药治疗无明显好转,诊见苔薄白,舌质红,脉弦细。即予自拟消痛散胶囊1个疗程,头痛明显减轻,继服2个疗程,头痛完全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4  体会

  偏头痛属祖国医学“头风”范畴,其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但不外由瘀、风、痰、火、寒、虚导致脉络瘀阻,不通则痛,或脉络失养,不荣则痛。笔者用自拟消痛散胶囊治疗偏头痛疗效较佳。其中川芎辛温入少阳、厥阴经,其性升散,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下达血海,既可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又可助清阳之气而利窍,还可引诸药上行头目,直达病所;赤芍凉血活血,祛瘀止痛;天麻平肝熄风止痛;钩藤、石决明熄风平肝清热;全蝎、蜈蚣搜风通络,解痉止痛,解毒散结;龙齿镇静安神;白芷辛温芳香,上达通窍,散风寒,化湿浊,祛风通络止痛;白芍平肝敛阴养血,缓急止痛,既可柔肝解郁除烦,又能防止川芎等辛散之品升散太过伤阴,甘草调和诸药配白芍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全方奏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平肝潜阳之功。

  (编辑:李  木)

  作者单位: 163111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中医院内一科


 

作者: 姜荣龙,周晶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