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6期

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慢性荨麻疹症属中医“瘾症”,是皮肤科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繁多、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缠绵。笔者于2005年6~11月应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以“龙血竭胶囊”作为对照,现将资料完整者90例结果报告如下。(2)本次发病7天内未经任何治疗。(3)自愿接受本观察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荨麻疹症属中医“瘾症”,是皮肤科临床之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繁多、病情反复发作、病程迁延缠绵。笔者于2005年6~11月应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慢性荨麻疹,并以“龙血竭胶囊”作为对照,现将资料完整者90例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高等医药院校《皮肤性病学》(第四版)、《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医皮肤科》等内容)(1)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境界清楚。(2)皮疹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褪后不留痕迹。(3)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甚至引起窒息。(4)皮肤划痕试验阳性。(5)皮疹经过3个月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

    1.2  入选标准  (1)年龄18~60岁;(2)本次发病7天内未经任何治疗;(3)自愿接受本观察治疗。

    1.3  排除标准  (1)妊娠、哺乳期妇女;(2)女性患者月经前3天~月经后3天内;(3)符合本观察药物禁忌证任何一项者;(4)因不良反应须终止用药者。

    1.4  一般资料  根据以上标准,入选病例共90例(全部为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男17例,占37.78%, 女28例,占62.22%;对照组45例,男17例,占37.78%,女28例,占62.22%。男女之比为1:1.64。年龄18~56岁,平均23.7 岁;病程1~6年,平均2.3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好。

    2  方法

    2.1  药物来源  治疗组:血府逐瘀口服液(吉林敖东延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063,批号050610,规格10ml/支。对照组:龙血竭胶囊(云南云河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0999,批号050605,规格0.3g/粒。

    2.2  服药方法  治疗组服用血府逐瘀口服液10ml/次,对照组服用龙血竭胶囊4~6粒/次,餐后30min服药,每天3次,连续2周。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3.1.1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按无、轻、中、重四级记录,以0分、1分、2分、3分表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各观察记录1次)。见表1。  表1  症状体征评分标准

    3.1.2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痊愈:瘙痒完全消失,皮疹完全消退,总积分减少≥90%;显效:瘙痒明显消失、皮疹明显消退,总积分减少≥60%; 有效:瘙痒有所消失,皮疹有所消退,总积分减少≥30%;无效:瘙痒无减轻或加重,皮疹消退不明显或加重,总积分减少<30%。

     临床痊愈、显效、有效合计为总有效,据此计算总有效率。临床痊愈、显效合计为显效,据此计算显效率。对临床痊愈者随访3个月。

    3.2  疗效分析

    3.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2.2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体征评估积分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均<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P值均<0.05)

    3.2.3  临床痊愈者3个月后随访结果比较  见表4。表4  临床痊愈者3个月后随访结果比较 治疗组23例临床痊愈者中,除失访1例,其余未见复发;对照组13例临床痊愈者中,2例复发(15.38%)

    3.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45例患者中,出现疲乏者2例,轻度胃部不适者3例;对照组45例中,出现疲乏者3例,轻度胃部不适3例,轻度头痛2例;全部患者均无需特别处理,无一例因不良反应退出治疗。

    4  讨论

     荨麻疹是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限局性水肿反应,其病因复杂,约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荨麻疹[1]。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风邪”所致,“疏风”之法历来作为治疗本病的惯用大法。《医学入门》有言“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始也。”所以《医林改错》提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原则。针对此原则而组成的血府逐瘀汤以桃仁、川芎、红花、赤芍、当归、地黄为君药,枳壳、柴胡为臣药,佐以牛膝、桔梗,引之以甘草,此11味药谓之不寒不热,气血双调,行血分瘀滞,活血而不伤阴;通过疏通气血、活血化瘀使滞留之风邪消散。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之主要病因在于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导致机体在多种因素刺激下引起肥大细胞颗粒脱落、释放组织胺等化学介质,使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扩张、腺体分泌增加等。医学研究证明:尽管临床各系统疾病不同,但其血液流变性异常是相同的。活血化瘀法能增强吞噬功能、增进特异性及非特异性免疫,调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症反应、促进炎症病灶消退及血肿包块吸收;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改善组织血液供应,促进组织修复[2];治疗免疫功能失调、变态反应等疾病。现代药理研究显示:当归、生地、赤芍、柴胡、甘草具有显著抗变态反应作用;当归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都有增强作用;枳壳可抑制过敏介质释放;丹参能改善组织内微循环,改变血液流变学,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促进免疫复合物在体内降解和清除,改善血清蛋白含量,减轻免疫损伤;红花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分解粘连以及增加局部组织营养的作用;桃仁有抗渗出作用,桃仁的水提出物能抑制小白鼠血清中的皮肤过敏抗体及鼷鼠脾溶血性细胞的产生。其乙醇提取物口服能抑制小白鼠含有皮肤过敏性抗体的抗血清引起的PCA反应(被动皮肤过敏反应)的色素渗出量。临床可用于荨麻疹和过敏性皮炎等,特别对接触性皮炎引起的全身性皮肤郁血,效果明显;牛膝对免疫功能正常或低下的动物均有免疫增强作用,对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均能增强;应用血府逐瘀汤,可改善毛细血管张力,使通透性增强的毛细血管恢复正常状态,避免血清蛋白向组织间渗出,从而消除对末梢神经的刺激,使皮疹消退、瘙痒消失。

    血府逐瘀口服液是血府逐瘀汤的改剂型新药,被称为“浓缩的血府逐瘀汤”。本观察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显效率71.11%且明显优于对照组(χ2=5.64,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各项体征评估积分比较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不良反应轻微;临床痊愈者随访3个月无复发,显示应用血府逐瘀口服液治疗本病是安全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3.

    2  阎琪,王雪威. 血府逐瘀研究成果集粹.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5.

     作者单位: 525000 广东茂名,茂名市人民医院新福分院皮肤科

    (编辑:李  木)

作者: 李卫红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