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6期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疗效研究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监测,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粘血症,血液高凝状态,高脂血症,冠心病,脑缺血性疾病患者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前后比较两组......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通过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监测,研究其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高粘血症,血液高凝状态,高脂血症,冠心病,脑缺血性疾病患者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的治疗是确实有效的,但对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是不显著的。

    【关键词】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血液流变学; 疗效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就是基于血液流变学理论,从整体观念出发,针对适应证,辨证施治,采用血液成分分离,以达到调整血液流变状态,改善血液循环,平衡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机能,综合形成对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整体性治疗,形成一种集治疗预防于一体的综合性整体的医疗措施,是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的一种新疗法。 我院引进XD-ⅢA型血液生物治疗仪开展此项工作,我们进行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们收集2002~2004年因高粘血症,血液高凝状态,高脂血症,冠心病,脑缺血性疾病在我院治疗的患者。按入选标准:(1)年龄40~70岁;(2)高粘血症,血液高凝状态,高脂血症;(3)冠心病;(4)脑缺血性疾病;(5)糖尿病性血管疾病;排除标准:(1)各种贫血病;(2)出凝血功能异常者;(3)紫外线及低能激光过敏;(4)脑出血急性期;(5)急性感染;(6)重度心肝肾功能衰竭者;(7)正在或近期进行过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除外。符合入选标准不愿进行该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39例,平均年龄56.3岁;符合入选标准的愿意进行该治疗的患者为治疗组38例,平均年龄57.8岁。

    1.2  方法  常规治疗均相同, 治疗组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前均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疗程结束后复查。总疗程为15天。

    1.3  统计学方法  结果采用卡方检验和均数±标准差(x±s),同一指标治疗前后及两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表3  治疗组与对照组血脂比较

    2.2  效果  以上数据经过统计学处理后我们了解到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对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的治疗是确实有效的,但对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是不显著的。

    3  讨论

    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6.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通过临床治疗试验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有效的。有学者认为脑供血不足等患者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增高[1]。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监测显示本疗法通过降低血细胞压积,稀释血浆中各种成分,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流状态,提高了组织器官的血流量,提高了血氧饱和度,改善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提高了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提高纤维蛋白原的溶解度,降低血细胞聚集性,从而降低血液的高凝状态,激活血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调节体内自由基平衡。象脑梗死的发病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血液理化特性及血管壁本身的病变有关[2],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理化特性,因此可以起到预防作用。在此研究中我们了解到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对高脂血症的降脂效果是不确切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对整个操作流程及试剂进行了质量控制,复查后未发现导致检查结果失真的情况出现,数据是准确的,因此我们认为血液稀释生物平衡疗法并不能很好的起到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这需要同行们重复试验以得到进一步的结论。

    【参考文献】

    1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28.

    2  潘荣琪,张丽贤,潘玮琪.杏丁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观察.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4):71.

     作者单位: 550025 贵州贵阳,贵阳市花溪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编辑:李  木)

作者: 叶凌, 刘明海, 王吟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