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7期

中医对慢性胃炎的认识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心口痛”、“肝胃气痛”、“嘈杂”等范畴,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对人体从摄食到食物的消化吸收、转化为人体所需营养和能量的过程已有十分精辟和独到的认识。尤其是近代中医学家中均试图以分证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感到如果能将其统一,则更利于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研究......

点击显示 收起

  慢性胃炎属中医的“胃脘痛”、“心口痛”、“肝胃气痛”、“嘈杂”等范畴,早在2000多年前的中医学专著《黄帝内经》,对人体从摄食到食物的消化吸收、转化为人体所需营养和能量的过程已有十分精辟和独到的认识。《金匮要略》中亦早已提出该病,并对其病机、治疗早有较为充分的论述。自金、元朝以来更加深化和丰富了胃脘痛的辨证治疗,其中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王清任等做了很大贡献,使胃脘痛的诊治达到日趋完善的地步。尤其是近代中医学家中均试图以分证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也感到如果能将其统一,则更利于中医对慢性胃炎的研究。

    1  中医对慢性胃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饮食不节  《虞博医传》方:“致病之由,多由纵恣口腹,喜好辛酸,恣饮热酒煎拨,复餐寒、凉、生、冷;朝觞暮饮,日积月累,自郁成痰,痰火煎熬,血亦妄行,痰血相杂,妨碍升降,故胃脘疼痛,吞酸嗳气,嘈杂恶心”。进餐的过饥或过饱、过食辛辣、生冷、油腻等刺激之食物、饮食不按时等,不但影响脾胃的运化吸收,且这些因素的本身亦耗劫人体的津液阴精,损伤脾胃之气。

    1.2  气候变化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指的是受寒邪所袭能促成胃病的发作。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之一就是“天人合一”,意思就是说人生活在自然界为了顺其自然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体会做出一系列相应的变化,一旦外界不良因素过于强大,那么就可能出现人体功能随之失调的现象。中医学把能致病的自然因素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这些因素侵袭人体脾胃后均能产生脾胃运化失调的一系列症状。临床上可以看到,胃病的发作与感冒、受寒邪侵袭有关。据有关统计也可发现,胃病的发病率随着气候的变化而变化,本病在冬季及秋末寒冷季节呈多发。

    1.3  情志因素  中医认为,“脾主思”、“思则伤脾”。中医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就认识到人的精神状态与消化机能关系甚大。如果忧思恼怒、久郁不解,则伤及于肝。一旦肝木之气过于亢奋,那么脾胃之气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发病。而最能引起肝气亢奋的就是人的精神情志,如果长期的忧思、恼怒不解等不良情绪,超过了人体的本身调节功能,就可以使肝木克伤脾土,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出现胃脘痞满作胀、腹痛肠鸣、大便或干或溏等。胃痛经久不愈,则能伤及脾胃之阳,造成虚寒之症,如不思饮食、肢冷、清瘦等。若迁延不愈,肝郁化火犯胃,灼伤胃之脉络,络破血出,表现为呕血或排黑便。

    1.4  体质因素  “阳虚之体,素多痰湿”,临床上所见的溃疡病也是阳虚体质较多,阴虚体质较少。由于素体脾阳虚寒,运化无权,脏病及腑,胃气失其和降,则胃脘作痛。此外,外在因素如过食生冷、外感风寒,过于劳倦等之所以能诱发本病,皆与平素体质虚弱,特别是脾胃虚弱有密切关系。

    2  讨论

    中医认为,以上四种因素是诱发胃病的主要因素,其他的诸如劳倦过度、房事不节均可导致体质虚弱而诱发本病。这些因素往往同时并存或相互影响,可互为因果,对于每个病人,则各有侧重。在临床诊治中,从复杂多变的疾病现象中抓住疾病的本质,治病求本;根据邪正斗争所产生的虚实变化,扶正祛邪。按阴阳失调的病理变化,调整阴阳;按脏腑、气血失调的病机,调整脏腑功能、气血关系;按发病的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的病人,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审证求因,辨证施治,才能达到药到病除。

     作者单位: 223613 江苏沭阳,沭阳县胡集镇刘河社区卫生服务站

  (编辑:张  彦)

作者: 程银胜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