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8期

静脉输液病人的护理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护理人员最基础、最常用、最重要的操作项目之一,它在治疗和抢救病人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掌握静脉输液的基本知识和对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护理方法。1输液前的准备1。1护士注射前的准备(1)......

点击显示 收起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也是护理人员最基础、最常用、最重要的操作项目之一,它在治疗和抢救病人生命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医疗水平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掌握静脉输液的基本知识和对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的护理方法。

  1  输液前的准备

  1.1  护士注射前的准备  (1)护士的心理素质好坏直接影响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如:自身的健康状况、情绪是否稳定、操作的精力是否集中、选择静脉是否认真、能否正确对待病人的刺激性语言等,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均会直接影响情绪的稳定和动作的协调性。所以护士在上岗前一定要消除思想上的不良情绪,调整好心态,以最佳的心态进行操作,确保穿刺的成功率。(2)护理人员在为病人输液时要有同情心和责任感,做到关心、体贴病人,热情帮助病人,以消除病人的恐惧心理。(3)衣帽整齐,备齐输液物品。

  1.2  患者注射前的准备  (1)选择舒适、安静、整洁的输液环境,根据气候调节室温,冬季注意保暖。(2)根据病人的病情选择适当的卧位,对清醒的病人做好解释工作。使病人了解输液治疗的目的、意义及输液速度、输液量、大约需要的时间等。(3)询问病人是否大小便、输液前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工作。

  1.3  输液前药物配伍的准备  (1)认真进行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无菌操作。(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对于禁忌配伍的药物在注射时可做两处静脉或分批加入药物,同时应注意某些药液的浓度和合理的药物配伍,使药物发挥更高的效能。(3)输液前,输液管内的空气应排尽,以防止空气进入体内,造成不良的后果。(4)对长期输液者应注意保护和合理使用静脉,一般在远端小静脉进行穿刺(抢救情况下可除外)。

  2  输液中的护理

  (1)输液过程中,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输液情况和病人的主诉,观察针头有无脱位、阻塞或移位、局部皮肤有无肿胀、疼痛等。并注意有无药液外溢,有些刺激性药物如:甘露醇、山梨醇、去甲肾上腺素等可引起组织坏死。(2)输液的速度。开始输液的速度宜慢,观察20min病人无异常反应后再调至所需要的速度,输液速度应根据病人的情况、药液性质和输液的总量来调节,一般成人每分钟50~80滴。(3)需连续输液者,要及时更换输液瓶,以防止空气进入体内,输液24h以上者,应每天更换输液器。(4)根据病情需要,输液瓶内需加入药物时,应根据治疗的原则,按急、缓和药物在血液中维持的有效浓度、时间等情况合理地、有计划地安排输液顺序,使其尽快达到治疗效果。

  3  输液后的护理

  (1)无痛性拔针。拔针前先关掉输液调节器,彻底清理固定针头的胶布,使针头保持适宜的方向迅速拔针,未拔针前不能紧压,以免钢针刺伤血管壁引起疼痛。特殊药物先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后再拔针。(2)防止拔针后“瘀血形成”。拔针后迅速按压血管及皮肤针眼处,针头拔出处按压5~10min,拔针后穿刺肢体暂勿用力。(3)输液完毕后,整理用物,安置病人舒适的体位静休并观察其疗效及有无不良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酌情处理。

  作者单位:223002 江苏淮安,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编辑:海  涛)

作者: 汪云 2006-7-1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