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1期

中暑的院外急救与预防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中暑是指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1常见的中暑原因中暑易发生在闷热夏季,特别在烈日暴晒下没有遮阳物,在田地里劳动或步行者易患中暑。在高温(室温>35℃)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如炼钢、烧窑等炉前工作,或室内温度偏高而空气湿度大,通风不良时,从事重体力劳动也易中暑。2中暑的临床表现按病情轻重可分......

点击显示 收起

  中暑是指高温影响下的体温调节功能紊乱。除了高温、烈日暴晒外,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诱因,为夏季多发病。

    1  常见的中暑原因

    中暑易发生在闷热夏季,特别在烈日暴晒下没有遮阳物,在田地里劳动或步行者易患中暑。在高温(室温>35℃)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如炼钢、烧窑等炉前工作,或室内温度偏高而空气湿度大,通风不良时,从事重体力劳动也易中暑。体弱多病,过度疲劳、饥饿和患有心、肾、肝脏疾病等也是发病的诱因。

    2  中暑的临床表现

    按病情轻重可分为:(1)先兆中暑:在高温环境中活动一定时间,大量出汗、口渴、头晕、胸闷、全身疲乏,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37.5℃)。(2)轻症中暑:除有先兆中暑的一系列表现加重外,体温升高到38℃以上,出现面色潮红或苍白、皮肤灼热、全身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早期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3)重症中暑:除先兆中暑、轻症中暑的表现外并伴有晕厥、昏迷、痉挛或高热。

    3  中暑的院外急救

    (1)发现有中暑症状时,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下。(2)让病人仰卧,解开衣扣,脱去或松开衣服。如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以尽快散热。(3)尽快降低体温至38℃以下。具体做法:用凉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用30%~40%的酒精擦洗全身,必要时可将重者全身除头部外浸在4℃水中浸浴15~30min。须注意的是:在物理降温初期,由于体表受较低温度刺激,会引起患者皮肤血管收缩和肌肉震颤,从而影响身体散热。因此会产生暂时性的温度升高现象,此时不能立即停止降温。(4)为达到迅速降温的效果,在上述处理过程中同时用湿毛巾用力擦全身皮肤,一般擦15~30min,防止血管收缩。(5)意识清醒的病人或经过降温清醒的病人可口服绿豆汤、淡盐水等解暑。(6)对于伴有意识不清的中暑者,可以按压或针刺人中、水沟、十宣等穴。中暑者如果感到头晕、恶心、呕吐或腹泻时,可给予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7)对顽固性高热、痉挛、抽搐、意识障碍、血压下降,经上述处理后无明显好转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4  中暑的预防

    (1)夏季要注意室内通风,工作服宜宽松,浅颜色为宜。高温作业车间应有良好的降温、通风、湿度调节和隔除热源等设备。(2)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不宜在炎热的中午强烈日光下过多活动,加强个人防护,戴遮阳帽,打阳伞。(3)供应合理饮料,如含盐清凉饮料。多吃些桃子、香蕉、苹果、葡萄、西瓜、无花果等。它们含有多种维生素与矿物质,可提高人体对高温的耐受能力,而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4)老年人及身体虚弱者,有发热及精神系统疾病史者都容易发生中暑,在气温31℃以上时这些高危人群应加以预防。(5)大面积烧伤经植皮或瘢痕愈合者,由于皮肤汗腺大量破坏导致排汗功能不足极易中暑,更需重视预防。

    对中暑病人要严密观察其病情变化。他们对高温的敏感可能维持较长时间,应避免短期内再次接触高温环境。

    作者单位: 075000 河北张家口,解放军第251医院急诊科

  (编辑:秋  实)

作者: 贾志霞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