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1期

荨麻疹伴腹痛158例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荨麻疹伴腹痛临床上比较常见,也常常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58例,男70例,女8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3岁。腹痛与皮疹同时出现66例(41。77%),先腹痛后发疹34例(21。...

点击显示 收起

  荨麻疹伴腹痛临床上比较常见,也常常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现将3年来我科有关资料完整的158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58例,男70例,女88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53岁。

    1.2  病因  食鱼、虾等食物过敏88例(55.70%),药物过敏10例(6.33%),原因不清60 例(37.97%)。腹痛与皮疹同时出现66例(41.77%),先腹痛后发疹34例(21.52%),腹痛12h内起疹20例,24h内起疹6例,在1天以上8例,先发疹后腹痛58例(36.71%),发疹后12h内伴腹痛18例,24h内伴腹痛16例,在1天以后伴腹痛24例,腹痛以阵发性为主92例(58.23%),持续15~30min 14例(8.86%),除腹痛及风团外,伴发热者20例(12.66%),39℃以上4例,38℃~39℃ 4例,低热37.1℃~38℃12例,乏力40例(25.32%),胸闷78例(49.37%)。

    1.3  实验室检查  78例做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10×109/L以上22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030以上6例,6例腹泻患者便常规检查均为稀便,仅2例见红细胞1~3个/HP。

    1.4  治疗  静点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地塞米松10mg、10%葡萄糖酸钙10ml、维生素C 2.5g,每日1次,并口服赛庚啶片2mg,1日3次,经过3~7天治疗患者痊愈。

    2  讨论

    荨麻疹系多种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种常见皮肤、黏膜、血管反应性 疾病。发病机制一般分为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2种。由变态反应引起者主要为Ⅰ型,少数为Ⅱ型或Ⅲ型。这些反应导致组胺、慢反应物质(SRS-A)等化学介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引起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症状[1]。腹痛型荨麻疹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笔者认为应与腹型过敏性紫癜、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结肠炎、胆道蛔虫症、细菌性痢疾、妇科疾病相鉴别,本病主要以皮肤潮红和风团为主。风团形状不一,大小不等,颜色苍白或鲜红,时隐时现,单个风团常持续不超过24~36h,消退后不留痕迹为特点。此病腹部平软,肌紧张情况不明显,腹痛范围广,无明显压痛点,无脓血便,应与其他急腹症相鉴别,避免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207.

     作者单位:114014 辽宁鞍山,鞍山市第二医院皮肤科

   (编辑:李  木)

作者: 刘庆尧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