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2期

孢子丝菌病误诊为皮下脂肪瘤1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1病历摘要患者,女,36岁,因右上肢屈侧出现圆形质地较硬的皮下结节2月余就诊,追问患者2月前无明显外伤史,右上肢屈侧出现圆形质地较硬的皮下结节1个,结节不突出,皮肤表面按之无疼痛,结节活动不明显,无破溃及红肿,曾在本市各医院诊治均诊断为皮下脂肪瘤,治疗给予手术切除,结节切除后不愈合,渗出暗红血液,皮损......

点击显示 收起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36岁,因右上肢屈侧出现圆形质地较硬的皮下结节2月余就诊,追问患者2月前无明显外伤史,右上肢屈侧出现圆形质地较硬的皮下结节1个,结节不突出,皮肤表面按之无疼痛,结节活动不明显,无破溃及红肿,曾在本市各医院诊治均诊断为皮下脂肪瘤,治疗给予手术切除,结节切除后不愈合,渗出暗红血液,皮损紫红,轻微疼痛,无发热,一直无好转,继而右上肢屈侧又出现两个大小不等的皮下结节,到我科门诊就诊。

    检查: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体形偏胖,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右上肢屈侧见有圆形质硬无痛的皮下结节两个,有一结节破溃,有暗红色渗出液,表面有稀薄分泌物,溃疡边缘呈紫黑色,心肺未闻及异常,肝脾无肿大。

    实验室检查:WBC 7.0×109/L,RBC 3.7×1012/L,真菌培养:见有菌丝生出。在顶端见有成群梨形小分生孢子,余均无异常。

    2  讨论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此菌为一种土壤木材及植物上的腐生菌,当人体皮肤遭受轻度外伤后,在接触污染此菌物质即可被感染,本病损害主要发生于皮肤,病变类型可分为:固定型;淋巴管型及播散型。本病例为淋巴管型。损害为右上肢屈侧初为圆形,质硬无痛的皮下结节,粘着皮肤表面淡红到紫红,逐渐软化破溃,形成溃疡,表面有稀薄分泌物,溃疡呈紫黑色,局部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本患者之所以被误诊,原因有(1)否认有外伤史;(2)皮疹特点不明显;(3)未做实验室检查。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除临床表现外,还应结合实验室检查以防误诊。

     作者单位:1 136200 吉林辽源,辽源市中医院皮肤科

    2 吉林辽源,辽源市卫生学校

   (编辑:李  木)

作者: 刘勇,范淑云,辛玉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