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5期

全身多处雷击伤Ⅲ°14%、深Ⅱ°6%1例患者的护理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雷击伤是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引起局部或全身各脏器的损伤,包括电流烧伤和电弧烧伤是电击伤的一种类型[1]。其对人体的危害性及致伤机制与电烧伤相同[2]。触电造成人体损伤最突出的表现是组织的烧伤,可由接角电流、电弧、电火花或弧光以及引燃衣物等所致,前两种情况是真正的电烧伤,而后两种和一般热烧......

点击显示 收起

  雷击伤是指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通过人体,引起局部或全身各脏器的损伤,包括电流烧伤和电弧烧伤是电击伤的一种类型[1]。其对人体的危害性及致伤机制与电烧伤相同[2]。触电造成人体损伤最突出的表现是组织的烧伤,可由接角电流、电弧、电火花或弧光以及引燃衣物等所致,前两种情况是真正的电烧伤,而后两种和一般热烧伤无异[2]。西藏气候干燥,海拔多在3000m以上,牧区房屋、树木稀少,每年到了雨季时都会有很多牧民被雷击伤。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牧民,藏族。因在野外放牧时突遭雷击,立即昏迷倒地,约2h后醒转,会阴部、双下肢、臀部、面颈胸部广泛电击伤,觉创面疼痛,不能站立行走,爬行约10余分钟后被人发现送当地乡卫生院给予输液、抗感染、创面涂敷龙胆紫、暴露疗法等治疗3天后,于2005年9月28日用担架抬入我科。入院查体:神志清楚,体温37.2℃,脉搏108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4/10kPa。会阴部、双下肢、臀部、面颈胸部见约20%电击伤创面,均涂敷龙胆紫,其中会阴部创面深达肌层以下,肛门括约肌坏死,阴阜、大小阴唇、阴道前部、尿道口均已坏死,灰白色,触痛觉消失,肛周开裂,可见深臀肌呈熟肉样改变。左大腿内侧、双侧腹股沟等处焦痂开裂,其下肌肉呈熟肉样改变。另外左下肢后外侧、右大腿后外侧等处创面焦痂尚完整,触痛觉消失,未开裂。面颈胸部见约6%烧伤创面,呈电弧烧伤样改变,表皮呈焦褐色,无渗出,但皮肤弹性存在,触痛敏锐。实验室检查:WBC 14.2×109/L,N 85%,肾功、电解质正常。诊断为:全身多处雷击伤Ⅲ°14%,深Ⅱ°6%。入科后立即给予清创、暴露疗法、留置尿管、补液、抗感染、上翻身床等对症支持疗法。

    护理

    2.1  病情观察及护理

    2.1.1  泌尿系统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严重电烧伤后因大量肌肉坏死而造成肌红蛋白血症,肌红蛋白有较强的肾毒性,因此在其烧伤早期补入大量液体,按时使用利尿药,用碳酸氢钠碱化尿液防止肾小管堵塞[3]。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防止肾功能减退或衰竭。记24h尿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小便颜色。

    2.1.2  消化系统症状的观察及护理  大面积烧伤后,机体首先表现出明显的应激反应。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血管强烈收缩造成血流量减少,胃肠道黏膜缺血,可致胃肠黏膜完整性被破坏而引发应激性溃疡[3]。因此应观察患者呕吐、大便的颜色。给予西咪替丁0.4g加10%葡萄糖液50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以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2.1.3  全身感染  此病员属于深度大面积烧伤,入院时血象较高,大部分创面已感染,面临着全身性感染的威胁。给予头孢噻肟钠2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8h,以防止全身性感染的发生。严密观察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及节律、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白细胞计数。

    2.1.4  创面局部的护理  (1)创面的处理贯穿烧伤治疗的始终,严格执行无菌隔离制度,防止感染。上翻身床,创面给予暴露疗法,保持室温在28℃~30℃,保持创面干燥,密切观察创面分泌物的颜色,棉垫保持干燥柔软,严格消毒灭菌,防止交叉感染。(2)会阴部剃除阴毛,清创后行暴露灯烤疗,双下肢分开约60°[4],用3‰的新洁尔灭液冲洗会阴2次/天,并保持干燥。(3)留置尿管,用庆大霉素8万U加生理盐水500ml行膀胱冲洗1次/天,防止发生尿路感染。分开臀沟、阴唇放置引流物,以防臀沟两侧粘连及阴道瘢痕闭锁。

    2.2  做好基础护理  (1)建立翻身制度。做到定时翻身,使用翻身床者每4~6h翻身1次,平床者每2~3h翻身1次,翻身后用热毛巾擦健康的皮肤,并在骨突出部位用50%的酒精按摩[5],保持床单整洁干燥,严格交接班制度。(2)给予口腔护理2次/d防止口腔溃疡,口唇上涂甘油保护,防止干裂;(3)患者创面较大渗出物较多,为保持床褥的清洁、干燥,我们在创面下及骨隆突处垫了无菌棉垫,棉垫每天更换1次,床单、被褥2天更换1次。(4)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每天定时通风,每次1h。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病室内空气每天紫外线照射消毒1次,过氧乙酸拖地2次/天,室内物品用过氧乙酸擦拭1次/天。(5)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功能锻炼计划,每天帮助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功能锻炼3~4次,防止肌肉萎缩、创面瘢痕增生,挛缩畸形,影响肢体功能。

    2.3  加强营养支持  烧伤后肠道组织结构受损,肠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受损,神经递质和胃肠激素分泌紊乱。故伤后24h内应该进少许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其后逐渐吃含蛋白丰富、高维生素、粗纤维食物,保持负氮平衡。根据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和组织修复能力。静脉输入血浆和人血白蛋白,以防止低蛋白血症,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及组织修复能力。皮肤烧伤后在上皮生长与组织修复过程中对锌的需求明显增多,缺锌对创面上皮细胞DNA和胶原合成减少,创面愈合受阻,应给予含锌丰富的食物,如瘦肉、豆类及豆制品等[6]。

    2.4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烧伤部位特殊,大小便失禁,创面感染、腐臭,生活不能自理,感情上接受不了,产生了焦虑、恐惧、自卑的心理,精神抑郁。医护人员对患者表示同情和理解,尊重患者,对其态度和蔼,耐心细致的护理。语言不通,经常请翻译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经常给其安慰、鼓励、启发和诱导,取得了患者与家属的信任让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为促进其早日康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  小结

    雷击伤病例在电烧伤中并不多见,一旦发生多是深度大面积烧伤,会给患者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早期及时治疗和全面细致的护理至关重要。该患者烧伤部位特殊,皮肤损害程度重,护理难度大。我们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并积极配合治疗,控制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  徐润华,徐桂荣.现代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541-542.

    2  盛志勇,郭振荣.危重烧伤治疗与康复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59-260.

    3  黎鳌.杨宗城.烧伤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95-416.

    4  仲剑平.医疗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第四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309.

    5  石慧.老年人烧伤的病因分析及护理107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30.

    6  吴国平,郭力.老年烧伤71例临床分析.泸州医学院学报,2000,23(2):145.

  
    作者单位: 850007 西藏,西藏军区总医院烧伤整形小儿科

   (编辑:海  涛)

作者: 李习琼,夏德莎,周晓兰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