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6期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18例临床体会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近期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1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8例肛周脓肿患者中男13例,女5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4岁,脓肿类型肛门后间隙脓肿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例,皮下脓肿8例。2治疗原则及适应证(1)肛周脓肿患者无严重全身疾病及并发症。(2)局部红肿、压痛、穿刺有脓肿者。...

点击显示 收起

  近期笔者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脓肿1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8例肛周脓肿患者中男13例,女5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4岁,脓肿类型肛门后间隙脓肿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例,皮下脓肿8例。

    1.2  治疗原则及适应证  (1)肛周脓肿患者无严重全身疾病及并发症。(2)局部红肿、压痛、穿刺有脓肿者。(3)脓腔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下,准确找到内口一次性切开。(4)脓腔位于肛管直肠环以上,切开脓腔及感染灶,肛管直肠部分采取封线法,以防肛门失禁。

    1.3  术前准备  (1)软皂水600ml术前清洁灌肠,嘱病员排空大小便。(2)炎症重、局部波动感染,全身症状明显者;控制感染以及外科手术。(3)麻醉及体位,局麻,取患侧卧位。

    1.4  操作方法  取侧卧位常规消毒,先确定脓肿范围及感染肛腺部位,然后在脓肿顶端做放射状或弧形切开,用弯血钳分开脓腔,压迫使脓液溢出,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脓腔,然后用手术刀清除坏死组织。右手持球头探针沿脓腔通向肛管方向轻轻的探查内口位置,左手伸手肛门内,若探针与探入肛门内指端在感染的肛隐窝最深处相接触,则证明,脓腔与此处肛窦相通,即为内口,将探针由此穿出肛门外,予以切开或挂线,再修剪创面,使呈“V”型以防搭桥假愈合,并在创面用长效止痛剂做点状注射,外用止血散油纱条由外放在内口处,加压敷料丁字带纱布固定。若脓腔通过肛管直肠环以上,可切开外扩张肛门括约肌皮下部及浅部。

    2  结果

    2.1  术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1)术后24h控制排便以预防创面感染。(2)术后24h减少活动,以防局部出血。(3)保持大便通畅,便秘者给通便剂。(4)手术次日排便及中药治疗,先将手术创面清洁,然后用煎好的中药汤剂坐浴20min,水温在50°~60°为好,基本方:桉叶20g,公英20g,双花20g,地丁20g,马齿苋15g,大黄15g,黄柏15g,皂刺15g,芒硝15g。(5)伤口痊愈迟缓者,若肉芽组织过度增生应及时剪除,并用高渗盐水或化腐生肌纱条外敷。

    2.2  疗效观察  本组18例中4例挂线,14例切开全部治愈,跟踪随访几年无一例后遗肛瘘。疗程短,治愈最短14天,最长28天,同时无并发症及后遗症。

    3  体会

    多数学者主张肛周脓肿形成时应及早切开引流肛瘘形成的再行二次手术,笔者认为吸取中医挂线和西医切开引流的优点,对肛提肌以下间隙的脓肿在肛周切开,肛管直肠环以上的脓肿挂线是可行的,本组18例证明:本疗法安全可靠,疗程短,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寻找内口和正确处理内口是手术成败的关键。寻找内口可在脓腔内最深凹处插入软质球头探针,左食指插入肛门,在探针与手指接触的最深处轻轻叩击寻找内口,切勿动作粗暴以免造成假道。亦可用肛门镜寻找感染的肛窦可见充血水肿,挤压有少许脓液溢出即为内口,注意手术切口要合适以免遗留死腔。

    本法采用了中医挂线和西医切开的疗法针对不同病情采取不同方法,或单纯切开或单纯挂线治疗,亦可二者兼用,只要能准确找到内口并正确处理之,就能避免肛瘘二次手术。

   作者单位:265401 山东招远,招远市辛庄镇卫生院

  (编辑:李  木)

作者: 孙洪霞,马立胜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