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17期

经肛门括约肌入路行直肠下段癌切除术15例报告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我院肿瘤科自1988年以来,选择病期较早,病灶局限、增殖型病变、分化较高的直肠下段癌病例,采用经一侧肛门括约肌入路行直肠下段癌切除术。12年间已做了15例手术,经过临床随访观察除2例在术后3年出现复发改行直肠癌Miles术,2例肺转移死亡,其余病例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治疗效果满意。表1临床资料1.2手术方法一般......

点击显示 收起

  我院肿瘤科自1988年以来,选择病期较早,病灶局限、增殖型病变、分化较高的直肠下段癌病例,采用经一侧肛门括约肌入路行直肠下段癌切除术。12年间已做了15例手术,经过临床随访观察除2例在术后3年出现复发改行直肠癌Miles术,2例肺转移死亡,其余病例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治疗效果满意。现简要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见表1。表1  临床资料

    1.2  手术方法  一般采用硬膜外或骶麻,胸膝卧位,自肛缘向时针10点或2点方位切口(根据肿瘤位置而定)长10cm,切开皮肤、肌层及肛门括约肌和直肠后壁,即露出直肠前壁肿瘤,距肿瘤1.0cm外用电刀完整切除肿瘤,仔细止血,清洁创面,对缘全层缝合直肠前壁,再缝合直肠后壁,可用左手食指置入直肠内引导行肿瘤切除,然后作直肠后壁缝合。

    2  结果

  12年间经过本术式治疗15例病人,术后生存时间最长12年,最短时间1年6个月。死亡4例,2例死于直肠癌肺转移,1例死于脑血管病,1例死于心脏病;2例复发Miles术,11例病人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15例病人中,术后5年生存率75%(6/8),3年生存率84.6%(11/13),1年生存率100%。

    3  典型病例

  例1,男,70岁,大便带血2个月,1988年1月住院,诊断直肠癌,肛诊:距肛缘4cm直肠铅笔肿瘤,菜花状,直径3cm,基底活动好,病理诊断为高分化腺癌。在骶麻下经左侧肛门括约肌入路行肿瘤切除,术后随访10年健在,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例2,女,68岁,脓血便半年,经肛查发现距肛缘6cm直肠左前壁因块状肿瘤直径5.0cm,基底活动好,病理诊断高分化直肠腺癌。病人身体衰弱耐受不了Miles手术,坚决要保肛,采用本术式切除肿瘤,1个月后痊愈出院。半年后复查,健康状况良好,5年半没有肿瘤复发和转移,病前生活不能自理,现在承担一般家务劳动。

    4  讨论

    4.1  本术式的理论依据  直肠黏膜几乎没有淋巴供应,因此当直肠癌局限于黏膜或未超过黏膜肌层时,就无淋巴转移的危险。当癌侵及黏膜下层或黏膜肌层时,由于该处血管、淋巴管丰富,则可能发生血行或淋巴转移。但高中分化腺癌,淋巴转移的危险<5%且局部切除术的复发经补救手术仍有治愈的可能。早期低位直肠癌的局部治疗,可获得95%~100%的5年生存率[1]。所以采用本术式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是可行的。作为直肠癌治愈性手段具有肯定地位。

    4.2  本术式适应证  (1)肿瘤直径<3.0cm、可活动的、增殖型的、高分化腺癌,距肛缘6.0cm以内[2]。(2)年老、体弱、有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肺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根治术的病人。(3)不愿接受直肠癌Miles术的病人。

    4.3  本术式优点  (1)该手术比Krask手术(经骶直肠肿瘤切除术)勤经肛门的各种切除术具有手术经入路直达,术野表浅宽敞的优点[3]。(2)该手术保留了肛门括约肌功能又完整切除肿瘤,并且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达到根治目的[2]。(3)本术式后1个月能恢复正常排便规律,无大便失禁发生。(4)本术式不改道,痛苦小,花费少,满足病人的心理。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疗效也令人满意。

    4.4  本术式缺点  根据性差,术后应加强随访及补充局部放疗。

    【参考文献】

    1  徐忠法.现代肛肠肿瘤外科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231-233.

    2  胡伟民.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77,24(6):365.

    3  邱辉忠.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现况.中国肛肠病杂志,1977,6:37.

    作者单位: 110021 辽宁沈阳,沈阳五院肿瘤科

  (编辑:李  木)

作者: 王五洲,于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