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1期

疏肝解郁法治疗月经前期烦躁抑郁症30例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月经前期烦躁抑郁症是经行期妇女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各种年龄层均有发生。属中医脏躁、郁症范围,也包括现代医学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近几年来,笔者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月经前期烦躁抑郁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未婚21例,已婚9例,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5年,其中烦躁症25例,抑郁症5例。...

点击显示 收起

      月经前期烦躁抑郁症是经行期妇女较常见的临床疾病,各种年龄层均有发生。属中医脏躁、郁症范围,也包括现代医学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近几年来,笔者运用疏肝解郁法治疗月经前期烦躁抑郁症30例,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45岁,其中14~20岁17例,21~30岁8例,31~45岁5例。未婚21例,已婚9例,病史最短3个月,最长5年,其中烦躁症25例,抑郁症5例。

    1.2  临床表现  月经来临前4~5天,精神郁闷不乐,自言自语,或詈言叫号,烦躁易怒,心胸憋闷,两侧乳房胀痛,两胁胀满,腰及小腹胀痛,舌质瘀点,脉弦。

    1.3  诊断依据  凡月经前4~5天,出现烦躁郁症状,如闷闷不乐,自言自语,神呆或烦躁易怒,詈言叫号,症状每月周期性出现,且在3个月以上,经神经系统检查,头颅X线摄片,头颅CT、脑电图及子宫检查均正常,同时排除心理障碍者。

    2  治疗方法

    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方以柴胡疏肝散为主,随症加减,处方:柴胡10g,白芍10g,川芎10g,香附10g,陈皮12g,枳壳10g,甘草6g,当归12g,川楝子10g,郁金10g,路路通12g,益母草15g。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寒气盛者加桂枝、吴茱萸,脾虚者加白术、山药、扁豆,肾虚者加葫芦巴、仙茅、淫羊藿,乳房胀痛不能触衣者,酌加桔核、王不留行。如肝郁化火、肝阳上亢,出现头痛、口苦、口干、经行发热等,可去方中川芎之早窜,加丹皮、栀子、石决明、夏枯草等,平肝清热。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一般在每次月经前服药2~5剂。月经来潮,症状解除。连续治疗6个月经周期,对服药3剂后,月经还没有来,症状未消失患者,我们在应用中药基础上,每天加用黄体酮5mg肌肉注射,至月经来潮。

    3  结果

    3.1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烦躁抑郁症状消失,月经来潮,前后恢复正常,随访1年未见复发。显效:烦躁抑郁症状减轻,同时发作时间缩短,在周期中继续服药2~3个月后症状消失。有效:在每次月经周期前都需要服药才不致症状出现,月经按期来潮。若停药则症状会重新出现。无效:烦躁抑郁症状每次月经周期照常发作。

    3.2  治疗结果  痊愈16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一般均在1~6个月经周期内获有效、显效或痊愈。经治疗6个月经周期仍不见效者共3例。

    4  典型病例

    患者,女,36岁,护士,已婚,孕产1,2000年4月28日初诊。近5年来,每月于月经前4~6天,开始觉烦躁不安,自言自语,夜卧不安,有时想与家人吵架,有时欲哭,服安定之类西药效果不佳,月经干净后症状消失。且每月如此,症状或轻或重,近半年来症状加重,求治于中医。刻诊:神思恍惚,喃喃独语,出言无序,胸胁、乳房胀痛,腰及少腹胀痛,面部轻度浮肿,舌有瘀点,脉弦,妇检子宫发育正常,经精神科检查正常,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均正常。西医诊断为烦躁抑郁症,经前紧张综合征,中医类似郁症、脏躁。由肝郁气滞血瘀所致。治宜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柴胡、川芎、益母草、桃仁、赤芍、泽兰、玄胡、红花、郁金各10g,香附、莪术、三棱各6g。每日1剂,水煮3次分服,服药3剂后,烦躁,抑郁症状解除,月经来潮,再以丹桅逍遥散3剂调理。以后在每月月经来潮前4~5天服药,连续治疗3个月(经前期给药),烦躁抑郁消除,随访1年未复发。

    5  体会

    妇女经前期烦躁抑郁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症状轻者易被人们忽视,认为这些症状在月经前普遍会发生的,症重者才就医。临床表现或烦躁或抑郁两种特征,烦躁症者表现情感高潮,联想过快和动作增多的特点,如喧扰不宁,躁妄打骂等症;抑郁症则情感低落,思维迟缓,精神运动抑制,以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等为特点。似中医狂症、郁症、脏躁,引起原因很多。笔者认为其病因病机可归纳为肝气郁滞,血阻胞宫。如张景岳所云:“夫有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又《素问·调经论》:“……血气不和,有病乃变化而生”。情志不遂,则肝气郁结,疏泄失职,故见胸胁胀满,心烦急躁,气病及血,冲任失调,胞宫瘀血阻滞不行,瘀血阻滞,影响气机通畅,肝不条达,气瘀扰心,心神不宁,出现烦躁抑郁症状。如《伤寒论》云:下焦蓄血,其人如狂,宜攻下化瘀”。治疗上宗《血证论》“肝属木,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郁遏,则血脉得畅”。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法,气滞得宣,瘀滞胞宫得泻,诸症解除。

    妇人之体血少而气多,气属阳,血属阴,行经期是阳盛轻阴的过程,经前阳盛至极属阳的气更有余,复因情志违和,经前肝更失柔和条达,所以疏肝解郁更显得重要。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郁金、延胡索疏肝行气,肝气条达则心情舒畅,抑郁烦躁解除,肝气条达,还可助排泄月经。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益母草、赤芍、莪术、三棱活血化瘀,调冲任,清胞宫,使月经通行,活心血,宁心神,烦躁抑郁消除。

   作者单位:432700 湖北广水,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宋  冰)

作者: 张洁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