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中西医杂志2006年第7卷第23期

以包皮为静脉皮瓣在手外伤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中西医杂志
摘要:目前,对静脉皮瓣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较多,2年来,我们尝试对成年男性手部皮肤、血管、肌腱缺损病人应用以包皮为皮瓣修复,效果较好。1一般资料本组共11例,年龄分布为17~59岁,其中单纯手(指)背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5例,合并肌腱缺损3例,断指再植时皮肤静脉缺损3例。均为单纯静脉皮瓣。2手术方法对手(指)......

点击显示 收起

    目前,对静脉皮瓣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较多,2年来,我们尝试对成年男性手部皮肤、血管、肌腱缺损病人应用以包皮为皮瓣修复,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1例,年龄分布为17~59岁,其中单纯手(指)背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5例,合并肌腱缺损3例,断指再植时皮肤静脉缺损3例。均为单纯静脉皮瓣。

    1.2  手术方法  对手(指)背部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或肌腱缺损,均臂丛麻醉。如有肌腱缺损,移植掌长肌腱修复。关节部位行克氏针固定。创面远近端血管以血管夹作标记,作为受区血管。包皮术野消毒,在局麻下切取包皮,并根据血管缺损长度有目的地延长游离血管。将包皮内外板展开,将包皮静脉与受区血管远近端顺向以10-0线吻合。包皮以适当张力缝于皮肤缺损处。

    断指再植时皮肤、静脉缺损,患肢臂丛麻醉,清创,克氏针固定。有肌腱缺损移植掌长肌腱,吻合动脉。同时另一组根据静脉缺损长度切取包皮。包皮静脉顺向吻合在受区远近端。包皮修剪后缝于皮损缺损处。术后抗感染、抗凝、抗痉挛治疗。

    2  讨论

    2.1  静脉皮瓣应用的种类  有以下三种:(1)单纯静脉皮瓣;(2)皮瓣内静脉分别与受区动脉静脉吻合;(3)皮瓣内静脉动脉化。本组属第一种类型。一般静脉皮瓣皮下组织较多,所移植静脉皮瓣成活时,一般经过肿胀—暗红—成活—质地变硬、脱皮等过程。包皮静脉皮瓣,皮下组织少,易成活,它的成活过程仅是淤斑—暗红—成活,质地不硬。内外板间的滑膜有很大的移动性,类似腱周滑膜,成活后与肌腱不粘连。显微镜下观察,包皮本身静脉粗大,动脉细小,且静脉数量多于动脉,血液以回心血为主,所以皮肤颜色较深。包皮背两侧两条静脉粗大恒定,切取时可根据受区血管缺损长度有目的地延长游离。包皮松弛,弹性大,正常人切取梭形皮瓣,背侧宽1.0cm斜向系带处,不影响勃起。有的人可切取更大。正因为包皮松弛,弹性大,内外板展开后宽可达3.0cm,可扯成一定形状植于缺损处,可修复3.0cm×5.0cm梭形缺损。

    2.2  包皮静脉皮瓣与其他皮瓣比较  对于手部皮肤缺损肌腱、骨外露或肌腱缺损,可用局部转移皮瓣加植皮法。但外形不如包皮静脉皮瓣移植法。骨间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足背动脉皮瓣操作较复杂。邻指皮瓣需二期断蒂,病人痛苦。对于皮肤、静脉缺损的断指再植时,包皮静脉皮瓣更是理想的方法。

    2.3  包皮静脉皮瓣的缺点  只适用于成年男性,病人思想上有负担,需征得病人同意;皮瓣成活后颜色较深,切取面积中适用于面积缺损在3cm×15.0cm以下的微型皮瓣。但采用包皮静脉皮瓣治疗成年男病人手外伤不失为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作者单位:1 136200 吉林辽源,辽源市中医院

    2 136000 吉林长春,长春市君安医院

    3 136200 吉林辽源,辽源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编辑:李  木) 

作者: 刘波,丛海播,胡艳芝,李强,姜超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